悠闲而执着 泥土变珍宝
——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杨希文

2016-12-30 04:38闫盛霆郗文娇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瓷厂淄博青瓷

闫盛霆 郗文娇

悠闲而执着 泥土变珍宝
——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杨希文

闫盛霆 郗文娇

杨希文大师正在创作。 闫盛霆 摄

走进杨希文大师的工作室,如果不是旁边人介绍,笔者怎么都不会把眼前这位高大、威猛、粗犷的汉子和晶莹剔透、朗润光华的瓷器联系起来。当他穿起满是泥巴的围裙,坐在方桌前细细端详即将送进窑炉里的鲁青瓷作品《金鸡报晓》时,那双粗犷的手、那张粗犷的脸突然变得细腻而柔和,这时,一个陶醉在陶瓷世界中30多年的大师形象才在我眼前鲜活起来。

杨希文大师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1986年,他从原山东轻工美术学校陶瓷美术专业毕业,分配至烟台瓷厂,后调入原淄博瓷厂负责日用陶瓷设计,同时也对广告设计、市场、技术多有涉猎。在淄博瓷厂破产之后,他先后至太原、潮州、河南等地瓷厂工作,也得以吸取百家之长。

2005年,他在淄川区昆仑陶瓷城创办杨希文青瓷艺术中心,潜心研究淄博鲁青瓷的创新与发展。众所周知,鲁青瓷是于1973年在淄博瓷厂烧制成功,技艺才得以恢复、传承的。而由个人工作室烧制鲁青瓷,杨希文是第一人,这也是鲁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由他来担当的重要原因。通过多年来对鲁青瓷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杨大师对鲁青瓷技艺的钻研获得了独到的心得。他的最大突破在烧成工艺上,通过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他把鲁青瓷成品率由原来50% 提高到60%-70%。

在工作室一角,即将开始烧制的窑炉里,已经塞满了花瓶、金鸡、猕猴祝寿等半成品。另一房间的展览架上,既有庄重而古朴的古代佛像,也有充满灵性的动物及孩童造型,还有充满自然气息的泥塑作品,各种风格迥异的作品摆放在一起,让人真切感受到古今、中外相互碰撞的艺术美感。列入《2013中国陶瓷艺术年鉴》的作品《莲花仙子》,一个盘着发髻的古典美女坐在青色的莲花底座上,整个作品散发着清冷、孤傲而又妩媚的光芒,给人一种神奇的美感。《青春之歌》是一个花瓶的造型,瓶身是窈窕的女性形象,瓶颈是女性细长、柔美的脖颈,整个瓶子到女性的颈部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遐想。陶瓷雕塑作品《苏武牧羊》中,苏武塑像高0.8米,身披长袍,怀抱节杖,目光刚毅,炯炯有神,三只乳羊伴随其后,有三阳开泰之寓意。各类作品构思不同、寓意不同,但相同的是,从杨大师手里出来的这些鲁青瓷作品,即使在光线不强的时候,也浑身上下泛着清莹之光,无处不体现着赵朴初先生笔下“光华朗润鲁青瓷,疑有天人捧玉卮,雪沫乳花浮午盏,静参禅味吃茶时”的意境。

杨希文曾用“静止的舞蹈”来形容陶艺作品,他认为,造型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艺术家在造型上需强调自我风格的体现,在观念性的表现中要有明确的意向性,实用陶瓷作品的造型与釉色的微妙变化是个人特色与情感的集中体现,可以说陶瓷造型的美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要肯动脑,巧动手,一块泥巴与一件艺术品的距离并不远。”杨希文表示。

三十多年来在陶瓷艺术的道路上,杨希文大师辛勤耕耘探索,广泛吸收来自不同的艺术精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多样的陶瓷艺术风格。他擅长的陶瓷、雕塑、日用瓷设计中,既有传统文化根基也包含现代文化理念,其作品被淄博中国陶瓷馆、英国珍宝博物馆等收藏。

而他的为人很是随性,自称“悠闲而执着”。低调、憨实的他,默默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从不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艺术品格。他可以一年的时间停止创作,把时间用在到处游历上,车开到哪儿就在哪儿落脚,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名山大川。在我们看来,一年不搞创作,手艺岂不是会退步?而在他看来,艺术本无定法,思维可以天马行空,他的“停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更会在游历间带来艺术理念的碰撞。也许,这种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反而延长了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使其“历久而弥鲜”。

问起他最大的成就,杨希文深情的说,“任何一件事,能坚持30年,已经是最大的成就了。尽管陶瓷创作的过程是孤独的、痛苦的,但当作品烧制成功的那一刹那,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猜你喜欢
瓷厂淄博青瓷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山东淄博:“三云”活动助力复工复产
淄博少儿美术中心作品展示
龙泉青瓷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青瓷出越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