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民生新供给中小企业指数解读

2016-12-31 04:29
中国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商务活动订单月份

2016年6月民生新供给中小企业指数解读

核心观点

●6月份民生新供给中小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指数双双下降。6月份民生新供给制造业综合指数为43.2%,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2.6%,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

●制造业指数回落,表明在前期需求刺激政策作用下的短期回暖不可持续。新订单与出口订单指数显著下降,企业收缩生产与投资活动,但去库存效果不明显。随着新增贷款回落,制造业企业融资环境并未改善,资金周转和盈利空间均有所下降。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未能延续上月小幅回升态势,但回落幅度小于制造业。订单指数回落,企业为应对需求回落而减少存货、收缩投资;融资情况未显著改善,盈利能力和对未来预期有所回落。

●宏观层面来看,一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实,前期需求刺激的效果有一定回落,实体企业难免将经历一定的“改革阵痛”;二是信贷增速出现放缓,有限的银行贷款多流向居民部门,企业在融资层面的压力有所加大;三是各项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预示近期通胀压力较为温和。四是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但换来的是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政策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高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是合理的。同时,在英国退欧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应做好准备,留出政策空间,及时应对可能的外部风险冲击;二是货币政策在更注重“稳健”的同时,应关注M1增速较快、居民部门贷款占比较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三是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着力为企业“降成本”,推进落实营改增及结构性减税,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提高实体经济的市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6月份民生新供给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指数双双下降

6月份民生新供给制造业综合指数为43.2%,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且降幅高于上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2.6%,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民新指数双双下降反映出当前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景气程度有所下降。

本月制造业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制造业在前期需求刺激政策作用下的短期回暖不可持续。新订单与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下降5.5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表明需求不足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受此影响,企业收缩生产与投资活动,但库存指数仅小幅下降,去库存效果不明显。此外,随着新增贷款回落,制造业企业融资环境并未改善,资金周转和盈利空间均有所下降。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未能延续上月小幅回升态势,但回落幅度小于制造业。下游需求有所回落,新订单与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下降1.9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企业为应对需求回落而减少存货,并收缩投资;企业融资情况未显著改善,但融资成本指数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情况略好于制造业;此外,非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对未来预期也有所回落。

目前,实体企业正在经历前期需求刺激政策逐步转向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阵痛期”,同时6月份雨季对运输及制造业生产形成季节性不利影响,因此对本月民新指数的下降不必太过悲观。预计未来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实体企业经营活动将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表现

短期回暖未持续,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下降。6月份,制造业企业总体经营指数为39.5%,较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42.9%,较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指数为45.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3.5%,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在经历3月份和4月份的回升后,5月份和6月份制造业企业各项经营出现回落,表明在需求刺激政策作用下短期回暖难以持续。

受下游需求市场疲软影响,企业收缩生产活动。6月份,制造业企业新订单指数为39.9%,较上月下降5.5个百分点;出口新订单指数为42.1%,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企业订单指数的双重下降表明需求不足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受此影响,企业主动降低库存,但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原材料存货指数为40.9%,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为43.6%,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企业上下游价格同时回落,供应商交货时间延长。在政策预期、主动减产、前期超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制造业产品价格明显下降。6月份制造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指数为46.3%,较上月下降4.9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总体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上升。6月份,制造业企业总体融资情况指数为42.7%,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银行贷款获得情况指数为42%,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总体融资成本指数为51.5%,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在楼市回暖的背景下,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中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过高,对公贷款投放相对不足,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民企)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上升。

资金周转速度放缓,经营现金流状况不及上月。6月份,制造业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43.5%,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结束了前三个月持续回升态势;企业经营现金流指数为47.5%,较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在需求不足、盈利空间下降和融资环境未改善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现金流状况有所恶化。

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偏弱,生产经营预期回落。受需求不足影响,企业收缩生产与投资活动,6月份制造业企业盈利指数为46%,较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47.4%,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指数为46%,较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企业未来投资意愿仍偏弱;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3%,较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预期不甚乐观。

三、非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表现

非制造业企业商务活动指数出现下滑。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42.6%,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微型企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8.4%,下跌幅度显著高于大、中、小型企业;分区域看,中部企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8%,回落幅度明显高于东部企业和西部企业;分类型看,民营企业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下游需求进一步放缓,企业存货持续下降。6月份,非制造业两大订单指数出现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0.3%,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出口新订单指数为38.9%,较上月降低2.2个百分点。需求放缓使企业减少了备货,存货指数为43.7%,较上月降低1.6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和一线员工工作时间指数小幅回落。从业人员指数为44.4%,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一线员工工作小时指数为51.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价格持续下跌,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指数为49.8%,较上月降低1.2个百分点;投入价格指数为46.4%,较上月降低1.4个百分点,下游需求的持续放缓导致销售价格由升转降。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为53.3%,较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表明物流配送速度有所放缓。

融资难度转为上升,融资成本小幅下降。6月份,非制造业企业总体融资情况指数为44.6%,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贷款获得情况指数为43.6%,较上月大幅降低2.3个百分点。上述两项指标均结束了自今年1月以来连续5个月稳步提升的势头。融资成本指数为52.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显示出非制造业企业“融资贵”现象略有缓解;但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为49.5%,较上月大幅上升2.3个百分点。

资金周转持续趋紧,经营现金流有所减少。6月份,非制造业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45.2%,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指数为47.8%,较上月降低0.8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有所加大。随着新增贷款的回落以及订单减少导致销售回款下降,非制造业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均有所减弱。

盈利水平有所回落,生产和投资预期持续下降。6月份,非制造业企业盈利指数为45.9%,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47.4%,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活动均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指数为46.3%,商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7.5%,两项指标均较上月大幅下降2.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在“改革阵痛”下对未来投资与经营活动预期均有所下降。

四、宏观层面结论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实,前期需求刺激的效果有一定回落。在前期需求刺激政策的保驾护航下,3月份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以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市场复苏等手段推动的短期周期性复苏。二季度以来,随着“权威人士”的发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推进,前期需求刺激的效果有一定回落,实体企业难免将经历一定的“改革阵痛”。

二季度信贷增速出现放缓,企业在融资层面的压力有所加大。随着楼市回暖,有限的银行贷款也多流向居民部门,不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融资情况均未出现改善,制造业的融资成本也有所上升。

各项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各项价格指数均出现回落,表明此前短期回补库存带来的需求增加告一段落,近期通胀压力将较为温和。

从二季度实体经济表现来看,GDP增速可能较一季度小幅回落。二季度经济增长更加偏向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增速的下降换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再加上去年较高的基数,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可能小幅回落。

五、政策建议

(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是合理的。同时,在英国退欧、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应做好准备,留出政策空间,及时应对可能的外部风险冲击。

(二)货币政策在更注重保持“稳健”的同时,应关注M1增速较快、居民部门贷款占比较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需加快金融改革,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

(三)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着力为企业“降成本”,推进落实营改增及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负担,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提高实体经济的市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商务活动订单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技巧的相关探究
电子商务发展的民商法保障初探
衬衫潮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