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富与穷”的二元结构

2016-12-31 19:40朱尼子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6年1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消费市场富人

文/朱尼子

中国消费市场“富与穷”的二元结构

文/朱尼子

最近,总有新闻说某地又出现投资理财诈骗案,朋友圈也常出现类似惊呼。实体企业不好干,房市股市又不牢靠,手里有点钱的人很是郁闷。日常消费品市场假冒伪劣根子难除,金融产品的质量也让人六神无主。

如果从财富角度把中国人分为富人和穷人——实际上社会也正在向此发展,那么,他们目前也都各有自己的烦心事儿:一个是钱太多无处投放(投资和消费)苦恼,一个是钱不够买什么都纠结。

因此,从消费视角看,中国的消费市场特征渐已明确:

一是贫富差距的日益显现,二是由于消费的畸形理念,目前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已然表现为两种极端:一边是穷奢极欲挥金炫富,一边是为日常消费涨价叫苦连天。贫富差距加大,使中国消费市场呈明显“二元结构”。

一边是出国疯抢“扫货”,到国外购买豪宅,炒作各类天价“收藏品”有钱不知怎么花的富人;一边是为房租和“二斗米折腰”的穷人,贫富差距很明显,“共同富裕”之路似乎越来越遥远。

对于富裕阶层的消费,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单纯从消费的角度讲,你是无话可讲的,因为买什么、如何花钱是他们的自由,无论他们人有多“土”,物有多“洋”,都是人家愿意,尽管富人也有自己的烦恼、焦虑和恐惧。

倒是所谓平民阶层的消费观,挣扎得令人扼腕:即使心有余力不足,却仍要跳着追求富人的理想,徒增压力和烦恼。

自由交易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之一,即在某种程度上讲,“消费是不能被强迫的”,作为“上帝”,消费者有权力对不称心的商品说“不”,然而中国的现实状况却呈现出相反的情景。房子、车子、医疗、教育,这几样花钱最多的消费项目,仔细想想,哪一项是由得了你自己呢?哪一项不是看似主动、实则是被动的消费呢?

这是一种消费惯性,原因一是现实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不断,二是也缘于消费者自己——人人似乎都患上了“消费强迫症”:有个朋友家中已有三套房,但一家三口仍过得十分紧张,两口子每月收入两万多,房供支出一半,因而每天算账,每月紧张,盼着自己的房子再涨涨,但也怨恨什么东西都涨价;他说自己是“伪富人,真穷人”,可是没人相信。

中国消费市场的“二元结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生活方式的裹挟,远不止我们所看得见的这样简单和容易改变,消费畸形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阶层的两极分化。

基于这种现实,对于企业来说,贫富分化,也意味着市场走向两极,这需要有心的企业家认真区别对待。

一方面,无论是高端制造商还是低端制造商,应当珍惜眼前的国内消费潜力,在大的经济环境复杂且下滑的形势下,认清“买方市场“的现实,不能再粗放经营,打击消费者热情,而应真诚树立“品质决定生存发展”的理念,否则就会出现“富人出国扫货,穷人紧捂腰包”。而企业一味降价竞争,最后落个赔本赚吆喝,进入市场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对于有购买力的人群来说,企业不仅要生产好产品,还要提供好的服务,在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下,产品好,服务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消费市场富人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渐富人群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