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进万家”计划,奏响文化创意产业凯歌

2017-01-03 20:27
缤纷家居 2016年7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下中国发展的主题。不管是中央密集发布的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见附录),还是当下的高频热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皆都指向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速增长。

当下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瓶颈,以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带动GDP的发展模式已经式微,支撑过去超高增长的动力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活跃度降低、内需不畅,一边中国消费者到海外抢购,一边则是国内产能过剩,不止如此,各地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资源开发殆尽的局面,雾霾的空气、严重污染的水质,对后续的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出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依赖自然资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性、带动就业能力强,对传统产业提升作用大,且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已被世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已是各国家、各地区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市文化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林增伟介绍,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已经取代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出台政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背景之下,北京朝阳区已经成为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区”。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1216个,然而也有相关数据表明,能够盈利的创意园区比例不到10%。文化创意园固然数量庞大,但没有创意又何来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与产业联合发展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内涵,创意创新为核心。从创意角度来说,艺术是动漫、广告、工业产品、建筑、城市、服装等诸多领域创意的基础,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艺术角度来说,艺术是最好的精神养料,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艺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尊严、道德、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的熏陶与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一旦形成审美能力之后,那么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样式来改进自己的生活。同时督促着创作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更好的作品进而影响国民的生活,提升国民的艺术品位。两者相辅相成,一个民族才能在不断继承、不断超越中,让自身不断革新、创造。

此外,当下正在从一个商品稀缺的时代向商品过剩的时代演化。由于物质相对丰富,满足基本生活物质需要已经不再成为消费者考虑的主要问题,消费者的诉求由“物质满足”向“精神满足”转移。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世博会中国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展览,不朽的梵高感应艺术大展……无一不人流如潮,人们扶老携幼,宁愿忍受数小时的排队之苦,也要享受片刻的精神洗礼。这些展览火爆的背后显示了国民强烈的精神文化诉求,当然也暴露了国人对文化渴求的旺盛与文化供给、文化创意的相对不足形成的巨大反差。消费品方面,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精神与内涵,并只为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东西买单。其实,观察消费市场不难发现,越是非标准化的东西,“文化”的属性已越来越重,特别是服饰行业,未来会更趋近于文化创意行业。因为服饰已经从单纯的蔽体御寒,逐渐过渡到了“文化认同”和“自我表达”的层面。即便是饮料之类的基础、标准消费品,都已非常重视对消费者的文化渗透,以达到让消费者“喜爱”的目标。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向民称“人类已经进入了精神经济时代”。丹麦未来学家蒙尔夫伦森也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以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向精神需要。不管对于精神经济的论述精确于否,毋庸置疑的是,当下人们精神层面的诉求愈来愈强烈了。

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纵观各国经济发展史,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标准后,整个社会将会出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达到了这规模的GDP之后,大众的消费结构,将会出现迅速的升级转型。转型的主要方向就是文化艺术的消费。人们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消费比重将会越来越高,这给了国内文化艺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专家西沐认为。

另一组数据则更直接地显示了国内艺术品消费的热度。2015年,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在城市发展新区中排名首位。大概82家文化创意企业,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广告、会展、旅游,休闲、娱乐领域,这些企业占房山文创企业的六成,但是收入只占总收入不到一成,艺术品交易企业只有一家,收入却占总收入的八成。

由此看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否顺畅,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很重要。艺术产业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GDP,更在于能够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既所谓的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通过文化艺术的注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具有较高品质的精神产品,让文化引领时尚、引领消费、引领市场。使大众在文化消费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起人文素养、审美情趣、道德认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的提升。

那么,如何实现艺术产业化,如何通过艺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15年初,“缤纷天下”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艺术协会、各基金会和百余名艺术家的支持下率先启动了“艺术进万家”项目。该项目凭借旗下《缤纷space》杂志17年发展中积累起来的72000多名设计师资源库和62000名艺术家群体,通过艺术家授权版权的形式,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艺术品原作为基点,联合艺术家,设计师、商业品牌和投资商,建构一个相互交织的知识产权生态圈,开发价格亲民的艺术复制品、衍生品。同时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下和“互联网+”思维的主导下,该项目也为艺术家及其作品打造了个开放、平等的线上平台,让艺术品的真实性有据可查,让大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欣赏、实时消费。以此让优秀的艺术作品,真正成为大众能够消费的精神产品。

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以艺术进万家为切入点,还可以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人才高地、吸引资金流入、释放地产活动、带动制造业发展、促进年轻人就业,甚至为当地带来丰厚的旅游收益,对地区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无处不在的艺术教育,也为艺术界培养了未来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为艺术本身的发展积聚无限潜能,进而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激发创意的永久动力,由此推动创意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

藉此而言,基于“艺术进万家”项目丰富的艺术家资源,站在专业的角度,我们从艺术品授权、产业定位与运营、艺术资源导入等几个方向,提出了通过艺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八点建议。

从方方面面来说,要奏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凯歌,“艺术进万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议一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美术馆在推动艺术整体发展。丰富民众精神层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依托众多的艺术家资源,“艺术进万家”项目将与当地政府起合作,启动美术馆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建立集展示、收藏、研究和教育推广等于身的艺术机构,注重开展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致力于国际国内艺术家、艺术机构和艺术项目等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同时,发挥其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力量,协同带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作发展,树立当地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形象。

建议二

■与国内知名艺术院校,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等进行合作,为知名、新锐等各个层次的艺术家群体提供个资源聚集、共享的平台,以学术展览、市场活动等为切入点,为其提供创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契机。

■同时,大力挖掘潜在的艺术群体,形成未来艺术力量的孵化平台,为其提供后续发展所需的资源支持,呈现本地艺术未来的多元景象,打造具有发展前景的艺术基地,激发本地的文化创造力和学术氛围。

建议三

■甄选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为其提供具有期限的工作室来进行驻地创作,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所需的一切帮助,包括推进个人展览或者群展、发出订制的需求、推进作品的买卖、发行出版刊物、为艺术家提供讲座机会等;鼓励他们在自由环境中进行创作的同时,艺术家驻地创作可以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与生机,以此实现艺术引领城市,艺术激活城市的发展目标。

■成功的驻地创作项目离不开国家公共资源的投入、地方政府的推进、私人基金会的扶持、民间的介入和媒体的宣传等。而这些力量的互相作用和大力驱动,将会让支持驻地创作项目的文化机构和当地政府获得广泛的关注,在定的程度上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建议四

■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发展中,在各国大力倡导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如何让知识产权发生实际效应,也成了社会各界人士不断思考的议题。不管是传统的文化艺术遗产还是新兴的文化艺术成果,附在其上的知识产权,只要运用得当,将会发挥出十分巨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授权的前提条件,对于艺术授权来说也是如此。通过与艺术家签订合理完善的授权合同并将版权授权给遵纪守法的、有优秀制作能力的手工艺者和制造企业等,有利于大规模地解决人力配置的社会问题,有利于在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体系之下制作生产出大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生活用品,有利于在降低产品价格,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从源头上解决市场上屡禁不止的盗版和侵权的行为,有利于发扬,传承中国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和制造技术。

建议五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并举,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艺术贸易促进功能,打造核心的服务功能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非贸易壁垒和进出口贸易中的实际困难;确定平台的功能定位,同时打造系列的配套基础设施,如艺术产品网上交易平台,艺术产品进出口基地、艺术贸易品牌企业集聚地、艺术贸易金融政策试验基地、艺术产品展览展示推介基地。艺术经营贸易人才培训基地等等。

■定期举办和参与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艺术会议和艺术活动,组织中国艺术机构和产品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交流活动,有效促成艺术企业和项目实现国际交易;针对文化艺术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实际操作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平台积极加强与海关,商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寻求政策的创新与突破。

建议六

■紧抓当前文化旅游的社会热点,与当地的旅游局、高校的旅游院校甚至资质较高,有公信力的旅游公司共同开发出切实可行,寓教于乐的艺术旅行项目。将旅游产业和艺术产业进行巧妙结合,将传统旅行中中规中矩的风景之旅升华为更完美的艺术之旅、文化之旅、心路之旅。同时也会为本地带来经济价值、社会效应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多重优势。

■以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自2000年正式举办第一届开始,每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创作。到目前为止,国际艺术家草问弥生、日比野克彦、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伊利亚与艾米利亚-卡巴科夫,以及中国艺术家蔡国强、邱志杰、荣荣&映里、刘建华、管怀宾等都在这里进行过创作。他们秉持“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理念,将水坝、遮雪棚等日常物品、设备。地点,经艺术家改造,成为启发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作品。可以说,艺术节的创立与发展,对于越后妻有这片原本与艺术和现代化无关的乡野区域来说,不管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建议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在国内众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由于其拥有巨大的投资与优良的制作水准,最重要的是因为该纪录片它并不单纯讲述食材、美食的制作,而是通过美食这一媒介,找到与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等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与电视台合作《艺术进万家》的纪录片,通过电视这样一种与普罗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让艺术不再仅限于是专业人士的讨论,而逐渐变成人们生活中可以探讨的谈资话题;以通俗易懂的话言为广大民众普及“艺术“这在以往传统中远离人们生活的、所谓的小众学科,让人们在了解艺术历史、观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领会到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社会、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建议八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上升,全国31省区市的“十三五”规划均直接或问接部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中陕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以国家当前大力倡导文创产业为契机,以艺术授权产业为切入点,带动艺术产业上下游的联动发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获得艺术授权,增加艺术衍生品研发、制作、生产和销售的能力,完善丰富艺术衍生品的产业链条,将周边区域划入艺术产业发展的格局之中。

■同时,扩展艺术衍生与其他行业(如商业、科技、房地产业等)的合作范围、加深艺术衍生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深度,让艺术衍生行业借助当下文化市场中大热的IP概念,与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等文化类型一起,共同构建一个良性的文化发展生态圈。

附录

2007年12月29日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

2009年7月22日

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0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这一命题,“鼓励文化电子商务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

2011年10月25日

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2年11月8日

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要推动文化产业陕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3年11月9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等众多重要论述。

2013年12月

规模200亿元的“国家艺术基金”成立。

2013年12月30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014年3月

《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创新符合文化发展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这一要求。

2014年3月

文化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开发艺术衍生品和艺术授权品”。

2014年5月1日

《国家艺术基金章程(试行)》颁布。

2014年4月

文化部、央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不仅比四年前的“《意见》”,更落地、更具体,措施更详细,最为关键的是,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2015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