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换一种育人方式

2017-01-03 04:00吴增强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育人物理同学

吴增强

做班主任的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班里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成绩不好并且还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代课老师心烦,班主任头痛。我们又无权开除他们,当然本着育人的原则也不能这样做。于是,日复一日的与他们斗智斗勇,软硬兼施,但效果总是不佳。转化后进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但他们只能考到二三十分,甚至个位数,初中阶段基础恐怕还只是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再回到小学重新学习几乎不可能,要使他们转化成优等生也基本不太现实。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对于这些在智育方面严重缺失的孩子,我们能做的绝不是等他们毕业或中途辍学,教育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弟子三千其贤者也不过七十二人,不是只有上大学才算教育的成功。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不妨换一种育人方式,此路不通,换一条路,育人不也一样吗?

朱小明是我班的一位同学,本学期从外地转学过来,他的家人告诉我说成绩不好,我当时自信满怀的说,成绩不是问题,慢慢来,会有提高的。就这样,朱小明来到我班。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他学习习惯特不好,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不做作业,老师逼急了就抄教材全解,我于是下决心进行转化他。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些习惯的确有了好转,但在课堂上总感觉他的眼神迷茫。第一次月考,数学考了9分,我看了一下试卷,对了3题选择,解答题一题没做,其他各科除政治历史六七十分外,均在二三十分左右。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出了几道小学三年级很基础的数学题,结果不会,我傻眼了,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从小学到现在一直都是二三十分的基础,转学时找了几所学校,经过简单的测试后,没有一所学校要他,最后才回到家,来到现在的学校。

试问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专家,有谁敢肯定的说,这个孩子交给我,我保证可以让他成绩优秀。单从成绩的角度来看,朱小明同学的确不算好孩子,但我们的评价方式决不能如此单一。我们经常遇到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后来成了包工头,腰缠万贯;我们认为最没出息,平常考试都不及格的学生毕业后学了某项技术,成为技术模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我们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只是当前的教育要求我们千方百计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努力努力再努力,提高提高再提高。当我们眼里只有成绩的时候,孩子的其他优点总是让我们视而不见。

在我意识到要单独培养这部分“特殊”的孩子后,我开始去观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朱小明同学善良,自尊心强,喜欢摆弄玩具,爱自己制作一些小玩具等。于是我适时的表扬他的一些善举,让同学们不疏远他,不因为他的学习成绩而嘲讽他,让他充分感受同学们的关爱和帮助。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我要让他去寻找自己的自信点。我从他的爱好入手,请物理老师帮忙指导,去制作一些小科学玩具,恰巧,物理中学到能的转化,他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万能充电器、手机电池和小电机风扇等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风力船”。当物理老师拿着他的作品当教具在各班展示时,朱小明异常兴奋,他似乎找到了继续学下去的理由,他像变个人似的,迷上了物理,迷上了小制作。我这个时候及时的对他进行理想教育,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们虽然无从预知朱小明的未来,但从这个个案上可以看出,粗暴地打骂教育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毁掉孩子的一生;谆谆善诱的思想教育在这部分孩子身上犹如对牛弹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针对他的爱好,投其所好,加之科学的引导,才会使他们不误入歧途,成就美好未来。

教育,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大胆尝试。我们应该给不同情况的学生指明不同的成功方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因为自己的疏忽毁掉孩子的梦想,换一种教育的方式,或许就挽救了一批孩子!

猜你喜欢
育人物理同学
只因是物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不是教物理的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