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过程与公民意识塑造

2017-01-03 04:41徐鸿望张飘飘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社会化影响因素

徐鸿望+张飘飘

摘要:从人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启了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个人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也时刻形塑者公民意识。本文主要在简单介绍社会理论、公民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公民意识塑造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出,在具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公民教育、媒体传播和社交圈子影响公民意识。

关键词:社会化;公民意识;影响因素

一、社会化及其理论

我们一般把社会化定义为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从狭义方面来看,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种理解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学研究中比较盛行:从广义来看,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公民意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培养,换言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当然,政治社会化的内容还包括其他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的培养。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正是通过政治途径和社会途径将“主我”和“客我”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有机的整合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来便是政府和社会基于公民的理性选择或是情感需求之下提出的诉求进行有效回应的过程。

二、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从传统理论看来,有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必然是塑造公民意识的内在要求。(黄甫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及其对策学术研究,1997,(4).)

公民意识本质上是公民对待公民社会的态度,体现为公民对公民社会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具体表现在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对公民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对公共领域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公民社会活动的行为意向等四个维度。(王卓、吴迪,公民意识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4),当下,我们谈及公民意识更多地是将视野放在了公民对权利义务的认知以及公民对公共领域的关心程度的视野之下。

塑造公民意识的提前是什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简单来说便是公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先哲亚里斯多德将人分几等,将奴隶的服务看做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这不无道理,我们暂且不谈这种等级制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价值。但我们至少能体会培育公民意识或者说保证公民参与必须保障其无生活的后顾之忧。那么,对此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疑惑,反观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机器人的研制,倘若未来能投入使用,他们是否能充当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的“奴隶”从来解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公民参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对人的塑造意义重大,其中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一定意义上的社会教育等,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存在“人的天性”,正如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肯定了人与生俱来的怜悯心和同情心,然而,卢梭仍然在试图通过社会化的教育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公民。此外,他还强调社会精神对培养公民意识的作用,认为社会精神应该先于社会政治制度。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培养产生重要意义,“政治世家”的称谓正是这一意义的正面回应。在我国,政治课程伴随教育始终,这个我们公民意识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文化环境毫无疑问也会对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并不显而易见,但是却发挥着深层次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更加强调集体主义,往往忽视个人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我们更多地是把个人主义当成了利己主义并产生排斥,实际上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此,要对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加以区别,前者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益为中心,具有自私自利的特点;而后者强调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同等的权利、价值和尊严。它要求每个人都要尊重而且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王卓、吴迪,公民意识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4)对此,《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事实上,严肃的个人主义理论家往往十分注重个人的良心、美德甚至一定的牺牲精神,往往强调个人的活力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个人主义并非等于利己主义,我们应该矫正对个人主义的偏见。

我们强调“集体主义”,但它并非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并不因强调集体而无视或压制个人: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平等权,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中是题中应有之意。本质上,两者并不割裂,都包含着对公共利益的诉求。从政治角度看,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

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1999.)公民意识的觉醒本身就包含了政府和社会对公民个人诉求的回应。

三、社会化过程如何唤醒公民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是促成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命题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和史密斯等人提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现代人具有以下特点:主体性、独立性、向善性、合作性与创造性,以及建立在这五性素质基础之上的社会性。(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在笔者看来,公民意识的觉醒,前提就在于“现代人”的培育,那么,如何培育公民的现代性?如何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公民意识?

(一)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

从广义的教育途径来看,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这里,我们将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上。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体系较成熟。以美国为例,公民教育的历史较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其移民时期,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领域广泛,各学校开设了《美国历史》《美国宪法》《美国公民》《国家管理》等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三个方面(马红,人的社会化视角下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中国成人教育),而我国目前学校的公民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公民教育只是简单地贯穿于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之中。因此要不断改革公民教育模式,突出对公民意识培养,包括:学校的公民教育要加强学生对于民主平等、权利义务理念的灌输,加强对学生公共价值和公共道德的培育。

(二)媒体传播引导公民意识

媒体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功能,它主要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宣传,二是教育,三是娱乐。当下,公众对于媒体的关注为媒体发挥社会政治功能提供了契机,提供给公众获取社会信息和思考乃至参与渠道,但与此同时,很容易使个人丧失运用理性的意志,并且还会影响到他作为一个自由人行动的能力。总的说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人们对某个政治事件的注意,通过媒体报告和宣传,增加他们的关心程度和了解程度,从而引导政治心理的发展方向;二是在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直接的或者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感情、潜移默化的影响公民的政治判断(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62页)。因此,强调媒体的正向引导是必要的,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其实就提供给公众一种理性思考的视角,而公众理性是公民意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三)社交圈子影响公民意识

我们这里所指的社交圈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现实的社交圈子,二是虚拟的社交圈子。前者,在社会学中更多将其看做是群体的影响,群体包含基本群体和次属群体。基本群体是由经常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所形成的具有紧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次属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般说来,次属群体规模比首属群体要大,成员较多。因此我们在肯定基本群体对公民意识产生影响的同时,要重视次属群体的影响,后者的影响面往往更大,更具凝聚力。谈到虚拟社交圈子,很多人想到自媒体,人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主要依托的平台包括博客、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等。自媒体之下,信息的传播是由个人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子”进而辐射式地向外扩散,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为公民参与提供一种可能,在激发公民参与的同时,本身就包含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比如郭美美事件,微笑表哥事件都足以可见自媒体的威力。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社会化影响因素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