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建筑·发展

2017-01-03 09:57吴比刘森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环境

吴比 刘森

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建筑的时代特色。文章回顾了自有记载人类出现以来,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环境对建筑,城市和建筑艺术的重要作用。在过往的建筑基础结构上,作者呼唤建筑师勇于结合时代特色,建造有特色的建筑。

关键词:环境;建筑发展;人类的生活

前言

人类的生活从远古时代就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和城市与环境也密不可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与大自然产生了微妙的关系,从最初的敬畏到人定胜天,直至今日的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的演变,这都是人们对自然地认识的结果。人类与自然融洽共存是建筑师、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进程

1.1创始阶段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地理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以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为主;而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因为地面潮湿,天气多雨的自然环境因素,多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在商代,出现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地位建造了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商代末年,商纣王大兴土木。周朝的建筑较之殷商更为发达,尤其技术进步很大,开始用瓦盖屋顶。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其屋顶如翼,木柱架构,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则。人类从穴居到茅屋再到宫室,从原始本能的遮风避雨到崇尚表现的观念,艺术的进步也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1.2成型阶段

这一阶段是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其中春秋、战国是这一阶段的序曲;秦、汉是主题,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棋。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三国、两晋是在这一高峰上的延续;南北朝是下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经定型。在构造上,各式建筑形式相继确立了自身体系,并成了日后2000多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在类型上,城市的格局、宫殿建筑和礼制建筑的形制、佛塔、石窟寺、住宅、门阙、望楼等都已齐备。

1.3成熟阶段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间建筑第二次大融合的年代。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隋唐经济繁荣,国力富强,疆域远拓,因此建筑气势雄伟、粗犷简洁、色彩朴实;而以两宋为代表的建筑风格趋于精巧华丽,细腻纤巧。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式》。颁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筑的管理。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建筑技术上又有新发展并趋于成熟——组合梁柱的运用,材分模数制的确立,铺作层的形成。由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到高潮。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

2.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

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追求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渐渐躲至角落,险些被人遗忘。但是随着人们理性的回归,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角也逐渐回归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便是反映我国的民族特点,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去其糟粕地吸收外来文化。弥补本国文化的不足之处,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和特色,基于我国人们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进行设计,才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民族根基。否则,环境艺术设计便成为无水之木、无根之源。

2.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最重要的便是适应本土人民的生活方式,过多的注入外来物质的建筑始终不能达到本土人民的居住要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更加注重从传统的东西,注重自己的独特性,注重融人当地地区的文化内容,不可过多的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地域的文化纳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反映文化的地域陛。这是一种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提出文化的地域陛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建筑是不断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建筑只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按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但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要舍弃旧的都要新事物,要将两者完美融合,需要设计人员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摸索,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使中国的新时代建筑换发新的光彩。

猜你喜欢
环境
听见环境看见文化
是谁破坏了环境?
环境清洁工
环境视点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雕塑和自然风景、环境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访欧归来谈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