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2017-01-03 10:11潘燕飞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本化教职工管理者

潘燕飞

【摘要】在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只有教师以热情、主动负责的态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时,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高效运行。本文阐述了“人本化”的管理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本化 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 学校 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57-02

“以人为本”是当今教育的主题。这一主题一改传统教育管理的特点,把人的因素放到了中心的位置。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创设“人本化”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支观念先进、作风优良、素质过硬、能力出众、运行高效的团队,是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当教师以热情、主动、负责的态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时,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高效运行,教师的价值观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创设“人本化”的管理模式,遵循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善于运用激励、赏识、信任等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潜能。

一、以激励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一)目标激励

一个科学而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能集中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方向,因此,会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并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标一旦确立,全校师生就能朝着既定的目标,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努力去完成。即使条件有限,他们往往也会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尽力为实现目标服务。同时,当一个个目标逐渐变为现实时,又会给人极大的鼓舞。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制定明确的、为师生理解支持并愿意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以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目标预设应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的目标,会导致教师产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的不良印象,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反之,目标过低,就无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谈不上让教师产生工作战斗力。因此,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既有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还要有长远和近期目标。例如,我校就发展目标的指定划分了详细的可操作类型,总体目标是《学校章程》,包括校纪、校风目标,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学校教研目标及学校设施建设目标等。个人目标是要求每位教师都制定自己的《个人专业化发展目标》。学校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出台了《学校2010年至2020年十年发展规划》《学校2010年至2015年五年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指明了学校最近五年和十年的远景目标,还出台了每个学年的年级教学质量目标。这样教师既看到光明美好的未来,也明确当下的奋斗方向,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二)奖励激励

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他们具有文化素质高、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强的特点,他们在业务上渴望有新成就,心理上盼望得到领导重视、学生尊重、社会推崇。从某种意义上说,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较其物质需要更为重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奖励来激励广大教师。例如,可以采取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对于工作脚踏实地、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黄牛”式的教师,不吝溢美之词,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于教学能力突出、教研成果显著、教学质量优秀的“精英”教师,立为大家的榜样,并可以优先享受评先评优、晋职晋升等,使其能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满足,进而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没差别,干优干庸没异样”的不良现象,在物质奖励上充分利用奖励性绩效工资这个经济杠杆,使教师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让优秀者更优、庸劣者受到鞭策。

(三)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实际上是对教师充分的理解、足够的尊重和无微的关怀。情感激励对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者实施起来较为艰难和重要的手段。恰当的情感激励会使人行动起来心甘情愿,还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刁难、卡制会让人消极甚至逆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尽力挖掘情感因素,充分用好情感激励。

1. 打造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在学校,建立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客观地认识、了解教师们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生活状况等。对教师的认知正确和全面与否,影响到干群间关系是否良好,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校管理者对人有偏见,就会把人看扁了、看错了。学校管理者只有了解本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才能确定各部门、各个工作岗位的合适人选,做到用人所长,用当其时,也就是所谓的“知人才能善位”。

2. 学校管理者还要做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校的真正主人。只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赋予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的权力,教师才会有主人翁感,进而勤奋学习、勤勉工作,为学校献计献策。同时,学校管理者还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阔达的气度,对待各种教育现象,要宽容个性风格、过错失败、爱好追求的差异,不断激励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关系,在公务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在非公务上,应该是友好平等的同志、同事关系。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具有权威性,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要想有较强的感召力,还需要建立起友好平等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彼此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大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最终促进学校发展。

3. 学校管理者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这样教师在工作的时候才会尽心尽力,力争做到最好。在教职工有困难的时候是最能体现学校管理者关怀的,学校管理者最好能与教师建立起感情共同体,使教师能对学校管理产生认同感和向心力。例如,我校门卫蒙工,为学校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其爱人李某无业。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蒙工宝贵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留下孤苦无依的妻子和尚未成年的小孩。他们一家本来就非常困难,都是靠蒙工微薄的工资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如今更是面临着住房问题和吃饭问题。了解情况后,学校的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商讨此事,最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该教职工的遗属继续住在非常紧缺的学校宿舍内,并且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今年,学校的旧宿舍需要拆除重建,这家人再次面临露宿街头的困境,我们再一次给他们开启了方便之门,在学校用房相当紧缺的情况下给了他们一处安身之所。对此,教师们不但理解,而且非常支持,纷纷为学校管理者这一充满人情味的举动称赞。

(四)制度激励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确保学校工作上情下达、反应快,运作协调、效率高,必须建立健全且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常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制度管理工作,对事不对人,惩罚有章,奖励有据,从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例如,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各个岗位的工作制度、教职工出勤登记制度、教研制度、评先评模制度、教职工年度考核制度等。制度出台后,学校领导先起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同时还主动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这样,职工逐渐养成时时处处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事事按规章制度去办的良好习惯。

二、巧用赏识管理,做教师的知心人

获得赏识,得到肯定不仅仅是未成年人的专利,成年人也不例外。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赏识管理的巨大作用,并且做到赏识教师要以“真、诚、情”为原则。一要付以真。赏识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夸饰,不溢美。二要示以诚。诚动于中而形于外,学校管理者要杜绝虚伪的恭敬、廉价的客套等现象,让受赏者感受到的是真诚的认可。三要注以情。赏识时要饱含激情,开启被赏识者的心扉,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例如,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笔者想方设法给教师表扬激励,对教师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知名度,使教师随时随地看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付出的收获,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了工作潜能。

三、信任为上,健全管理机制

美国开国元老杰斐逊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管得最好的政府。”他的基本信念是相信人民、相信民主。在学校管理中也可以这样认为,管理得少的学校,才是管理最好的学校。学校管理者如何才能“管得最少”,根本的做法就是信任教师,在做好教师“勤务员”的同时,让教师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学校管理者,需要领导于无形,善用众人之智,活用众人之力,在用人上坚持用人不疑、充分信任的原则,到什么程度就用到什么程度,用到什么程度就信任到什么程度。例如,我校有一位因年龄关系而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笔者很赏识他管理学校的策略,学校工作中很多制度的制定、工作检查都邀请他参加,有些重要的决策都和他交流,征求并尊重他的建议。尽管他不在学校管理层,但是对于他擅长的管理工作,笔者都放手让他去做,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工作、毕业班的管理工作都放手让他抓。在笔者的信任和支持下,他很乐意去接受,并且竭尽全力去完成,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

我校年轻教师较多,很多年轻教师既精力旺盛,又对工作充满热忱。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笔者充分信任他们,在了解清楚他们的潜在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积极扶持,委以重任。例如,某老师工作负责,肯钻研教材,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因此笔者安排她教授高年级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刚开始她有些顾虑,担心无法做好工作,但当她听到笔者“相信你会干得好的”的鼓励时特别激动,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通过几年的努力,她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连年荣获“文明班级”称号,教学成绩也很突出,并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和县级“优秀教师”。正是有了学校管理者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支持,一批批有潜力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校的师资队伍始终充满活力。

总之,学校管理的实效性在于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的高效性在于以人为本,实行“人本化”管理。实践证明:只要从教职工的内心需求出发,尽可能满足教职工的物质、精神需要,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达到学校管理的整体最优化的目标。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人本化教职工管理者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