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之海外纵览篇

2017-01-04 02:09
纺织机械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纺织企业

年终盘点之海外纵览篇

中国在全球业界的地位与日俱增,由此,如何深入中国本土迎合中国纺企需求是海外设备制造商的重要战略举措。他们从技术入手,把握环保、高效等特点,不断深耕中国市场。

外企访谈

多尼尔:着眼产业用织物

尽管近年来中国织机制造商的实力不断增强,但似乎并未对多尼尔造成太大的冲击,原因在于多尼尔将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用领域。

对纺织业而言,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和原材料是当前的重要议题。多尼尔A1喷气织机提高了机器的可持续性,在相同的能耗下,产生的热量最少,速度可提升10%,有效延长了开口装置以及织机的使用寿命,此外,轻柔的纱线处理则可保证织物最佳的功能性和可靠的品质。

桑德森瑞玛:顶尖技术引领潮流

桑德森瑞玛集团历来重视前沿技术的研发,目前正在和一家美国公司共同开发“纳米染整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在海外市场客户开始试运行,根据数据分析,使用该技术可以给染整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不可估量,废水可以减少45%,水消耗可节约70%,节能90%。桑德森瑞玛集团一向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不论是集团旗下哪个品牌的设备,关键部件和电气部件均由全球顶尖供应商提供。企业每一台设备装配完成后,都要先在车间内试运行一段时间,再发到客户手中,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可靠。

贝宁格:纺织后整理“生态化”大有可为

在贝宁格集团的运作理念中,始终认为目前以及今后的各种创新举措和客户关系都是以过去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企业自身的发展历程远比其他任何事物重要得多。贝宁格公司始终关注中国市场,尤其近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始终在主导推动纺织产业的“绿色”生产。贝宁格最广泛的应用是利用水/水热交换器进行废水的热回收,这正好响应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BMSvision:为纺织业健康发展护航

近年来,BMSvision同中国纺织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许多家中国纺织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该公司的MES系统专为纺织行业设计,协助纺织工厂的制造和物流环节更加有序,使生产效率最高化和产品质量最优化。

在BMSvision公司看来,能量检测是纺织企业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能源价格飙升、环境立法加强,所以对于一个盈利性企业来说有效的能源管理已经变成至关重要的成功因素。

村田机械:聆听使用者心声

业发展环境或将继续恶化,但是对村田机械来说可能是机会。村田机械提供的设备充分考虑了中国纺织企业转型的需求,可以为客户带来附加的额外利润。

当前的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到了顶点,与其他国家一样迎来了转型时期。未来的3~5年,自动化、差别化、高品质化将是一个趋势,企业做不到这几点,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村田机械把服务中国客户转型升级作为了自己的使命,并早已在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人机交互、数据化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Mimaki:产品与服务并行

最近,日本御牧对意大利传统数码印花纺织印刷机制造商La Meccanica Costruzione Tessilli的收购工作完成,此次收购御牧将丰富产品线,扩大其在纺织品印刷市场的影响力。

当然,在借助外力“强身”之外,御牧自己也很给力。在今年开发了很多新的纺织行业产品解决方案。“其中,8色模式,即:四原色+4个专色(大红、宝蓝、灰色、橙色);荧光模式即:四原色+浅红、浅青、荧光黄、荧光红,这些解决方案都很有特色,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Bianco:深耕中国市场

Bianco公司近些年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完善设备功能,以满足市场上日益变化的各种特殊功能需要。该公司的销售市场主要针对中国有实力的针织企业,这些企业对于产品档次及要求都近乎苛刻。

Bianco受到客户青睐的原因在于其自主研发能力,从设备细节上的把握到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等等。对于国内同行的竞争,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从减少资源消耗到缩短工艺流程,都不在不断推进产品创新,且服务范畴除了设备供应,还可以在原有系统上稍加改动升级,从容应对市场各种特殊要求。

爱普生:机遇与突破共存

虽说今年印染行业的大环境不乐观,但爱普生上半年的整个经营情况很不错。

爱普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对产品的期望做了新产品线研发和市场规划。就大幅面打印机来讲,在印染行业已有超过1500台的装机量,从整体的用户反馈情况来说,爱普生的产品符合一些高端客户较高的色彩需求,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国内同类型企业相比,爱普生是有能力把自己自主研发的喷墨技术应用到不同行业企业的。特别是在喷头的技术上,爱普生的喷头对于这个行业的贡献很大,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数码印花喷头都是来自于爱普生。

力克:给你专属的玩转时尚“锦囊”

“续航力”来自于设备、软件和服务的有机结合,这是力克价值主张的体现,也是力克做所有事情都离不开的关键要素。

过去十年,力克创造的1.85亿欧元营业额中,有9%用于产品研发。力克服务一直都是其显著大特色,成立专门机构给予全球客户更为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时尚行业也要适应“工业4.0”所带来的变革,重构整个产业链。“工业4.0”将所有信息都纳入统一的网络当中,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能见度和透明度。通过这些技术,服装生产销售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发现新的发展趋势,制造商能够无中间环节地直接面向消费者,甚至实现市场从大众化到“客制化”的顺利转变。未来的5~10年对力克至关重要,力克将分析各项发展要素,助力时尚行业发展。

市场扫描

投资非洲的区域选择与策略

未来3年,中非将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中方将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非洲或将成为又一个纺织产业转移投资的热土。

目前东非部分国家可能是比较好的投资转移区域,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非常适合棉纺、针织、毛纺和服装项目投资。理由有三:首先,中国与东非国家的友谊深厚;第二,有中国政府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证;第三,人才储备已经完成。

非洲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中国则拥有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中非产能合作历史性对接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我们要重点做好非洲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和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建议中国政府或者投资者与非洲国家合作新建或升级一批工业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进入和运营打好基础。

美国纺织业呈现“回岸生产”趋势

据Boston咨询集团在2012年4月的调查显示,美国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制造企业中有37%正考虑把生产设施从中国搬回美国或“靠岸生产”。这些沿海岸国家的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制造企业占了48%。最近的例子是Keer集团和JN纤维,在南卡罗来纳州分别投资21800万美元和4500万美元建立新的纱线工厂。

在当前背景下,相对于国内传统纺织制造的增长,美国技术纺织品需求将加速发展,未来几年美国制造的技术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出口将迎来很大的机遇。

墨西哥地理优势帮了纺织业“大忙”

墨西哥纺织服装产业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约占该国所有制造雇佣人数的20%。该产业依靠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和便捷的地理优势,采用将美国企业的纺织品和纤维运送至可获得优惠金融和贸易协议的美墨联合工厂的方式进行加工。墨西哥原有的美国市场份额流失到发展中国家后,通过向其他纺织市场扩展以弥补其流失的市场。预计在10年内墨西哥会成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最大经济体。

巴西:纺织虽热,成本却高

巴西是全球第五大纺织制造国、第四大服装产业国、第二大牛仔布生产国,其棉花生产自给自足,每年生产55亿件服装。

但是巴西对包括纺织业在内的许多产业收取高额税收,包括联邦和洲政府双重税收。这使得产品进口至该国的成本翻倍。在巴西生产纺织品成本高还体现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同时该国的国家官僚主义对纺织品的进出口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哥伦比亚:“合纵”搞活产业

过去几年,哥伦比亚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同包括墨西哥、秘鲁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了新的贸易联盟。2012年哥伦比亚和美国签订贸易促进条例(CTPA)和自有贸易条例(FTA),2013年哥伦比亚和欧盟开启了免税贸易的新产品品类。

哥伦比亚的纺织服装产业约70亿美元,占了该国经济的2%,产生110000个直接工作岗位和超过200000个间接工作岗位,占了整个国家制造总体的20%。

全球无纺布装备技术将加快升级

近年,非织造行业的丙纶纺粘和熔纺织物制造商充分利用了该技术的市场价值,发展势头十足。阿根廷的无纺布公司Scalter宣布从一家中国公司收购了一条年产量8000吨的丙纶纺粘生产线。韩国Toray公司在中国南通的第四条纺粘生产线都是为了满足一次性婴儿纸尿裤的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建。据预测,由于中国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提升,该产品的需求在2020年有望达到每年380亿条。

技术进步是催生纺粘和熔纺丙纶无纺布增长的重要原因,将来无纺布产品的单位重量会持续减轻,该领域的技术持续稳定地推进了设备的更新,使更多轻量无纺布能够更快速地生产出来。

泰国纺织打造高附加值产业

目前,为了应对来自于全球纺织业的挑战,泰国正推动高科技纺织产业链的形成,追求区域内的贸易优势。

据悉,拥有先进技术的日本纺织企业将在泰国寻找合作伙伴,投资特殊服装和医卫用纺织品的生产。现在,泰国政府正在推动一项新的集群投资政策,希望将泰国纺织业提升到新的高度,专注附加值。眼下,泰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需要逃离竞争激烈的低端市场,转向创新型产品能够帮助服装行业进入优质市场,提高附加值,以避开同孟加拉、越南、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的竞争。

埃及纺织业的困局

埃及纺织行业的情况可谓错综复杂,事实上,该国在棉花生产方面的核心实力未能充分得以利用。埃及高品质生产商选择将棉花卖给出价高的海外纺织企业,而不是国内纺企。这就迫使埃及成衣出口商和相关的纺纱厂进口劣质棉花。除了棉花和纺纱是关系到行业未来的关键问题,埃及织造领域也需要振兴。事实上,埃及应该关注有需求的小众市场,引导消费者购买价格虽高但是拥有品质和附加值的棉花产品。出口格局已经有所改变,传统领域的投资商都已在考虑投资其他领域,比如说非织造。

印度本土纺机业发展乏力

印度纺织机械协会称,由于长丝工业整体不振,合成纤维纺织品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影响了投资以及纺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印度棉纺企业对纱线在质量和数量以及产能上都有较高需求,因此棉纺机械领域发展较好,占纺织机械生产的50%。同时,织造、针织、非织造和纤维处理等机械领域发展迟缓。

总结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仅仅依靠技术模仿,缺少持续的研发投入才使得印度本土纺织机械行业发展落后,尤其是对于需求量很大的纺纱领域而言。现在,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纺织品领域中所使用的设备也多是从欧盟和中国进口,为了避免这两个领域重蹈覆辙,印度业内人士建议从现在开始实施产业提升计划。

伊朗期待与中国纺织业深入合作

随着伊朗国际贸易关系的改善,土耳其以及欧洲、美国企业对伊朗的市场投资都在加速。

据悉,中国目前向伊朗出口的纺织机械占该国进口总量的比例很小,大型成套机械进入伊朗市场的就更少,中国纺织机械产品基本符合伊朗国情,但由于伊朗大部分纺织企业对我国的产品不甚了解,比较崇拜西方技术,国内企业还需不断扩大宣传,使其相信中国纺织装备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抓住伊朗纺织工业改造的时机,不断将中国纺织设备成套出口到伊朗。随着伊朗的国际制裁被取消,伊朗市场纺机出口业务特别是化纤、染整后处理等设备有望迎来转机。

孟加拉欲成全球第三大牛仔生产国

近年来,孟加拉已经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在孟加拉上涨的出口额中,牛仔布的出口额占据了较大比重,该国意欲在2021年成为继美国和意大利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牛仔布出口国。企业家们已经投资了8.34亿美元改造26个牛仔布工厂,并且新建了10多家新的牛仔布工厂,以扩张产能。

据悉,该国出口的服装产品在全球服装市场占据了10%的份额,服装行业为孟加拉GDP贡献了16%的份额。不过,基础设备建设也阻碍着该国牛仔面料行业的发展。一些牛仔面料生产商称,他们现在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其中包括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品缺乏多样化、技术创新不足和燃气供应不便等问题。

斯里兰卡的纺织业机会

目前,在斯里兰卡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动力达到50万人,出口纺织品占到了该国出口商品的44%。得益于斯里兰卡从设计到交付的全供应链模式,以往,斯里兰卡从产品设计到交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制造商接到来自美国的订单之后,从生产到货运至店在14天内就可以完成。尽管如此,在“普惠制+”的地位被撤销之后,斯里兰卡对其最大服装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额由2005~2010年的13%~14%下降至7%。

斯里兰不仅采取了在国内实施“设计到交付”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寻求合作伙伴。与此同时,斯里兰卡还投资印花、水洗等客户需要的一切领域。

非洲服装和时尚业迎来新契机

过去几十年中,劳动密集且技能要求不高的服装行业可谓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不过亚洲各大服装制造国的发展逐渐低迷,这一机会的出现连同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AGOA)、基础建设的改善以及廉价的劳动力,都是肯尼亚服装行业迎来发展的潜在因素。

肯尼亚2030愿景指出,纺织服装行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的主要的潜在驱动力。目前,就纺织服装领域来说,在肯尼亚的出口加工区有22家大型的外企,170家重型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从纤维到时尚的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肯尼亚工业部正在试图打造新型的经济特区,来取代运行不是特别理想的出口加工区。卢旺达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政策,吸引企业前来投资。该国拥有非洲最具竞争力的经济环境,也是促进商业发展改革力度最大的非洲国家。

海外同盟

取经德国纺机业

目前,德国纺织机械在华市场的占有率始终处于进口设备的前列。加之在华德国企业的销售数量,德国无疑是中国纺织机械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

德国纺织机械企业的特点是中小型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贪图规模化的扩张,而是稳步、有条地循序发展,因此,企业的根基很实。另一个特点是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始终把最新的技术融入到纺织机械的发展中。

基于德国在工业4.0方面的不断努力,未来,德国纺织机械企业将不断推进“工业4.0”的发展,推动新型纺织技术的进步,而与德国纺织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使中国纺织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Swissmem:全力加速企业创新

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突出瑞士制造商原厂产品和创新性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的额外附加值,强调瑞士产品和服务的过硬品质,Swissmem发起了“Factor+”活动。包括“质量+持久价值”、“创造性+成功”、“实力+合作伙伴关系”、“高科技+可靠性”、“效益+可持续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瑞士纺机协会于两年前发起了一项支持会员企业创新流程的项目,雇佣外部顾问,为会员企业分析创新流程和产品系列。在这一项目的支持下,瑞士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将概念转变为市场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除此之外,瑞士纺机协会还发起了“增材制造技术”项目,意在鼓励会员企业了解这一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利用这一技术设计和生产高品质零部件。

CEMATEX:欧洲制造优势更加凸显

欧洲纺机制造商面临着来自于低成本同类产品的挑战。作为发达经济体,欧洲在劳动力和交通方面的成本都比较高,再加上强劲货币的影响,欧洲纺机同价格较低的亚洲纺机相比,略显劣势。

不过欧洲制造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欧洲制造商一直引领尖端技术,并且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专注尖端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绿色和高附加值的制造技术领域。此外,欧洲制造商在质量、服务和灵活性方面也为业界所称道。

随着亚洲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以高度自动化和效率最优化著称的欧洲设备将会吸引更多意欲在国际舞台竞争的用户。很多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也在亚洲国家设立子公司,或者同该区域的公司合资,以便更好地巩固和开拓亚洲市场。

TMAS:细分领域谋最佳发展

瑞典纺机企业以提升效益、改善产品品质为目标,不断更新技术。TMAS的会员企业面向行业内的多个领域提供服务。同时,瑞典纺机企业在自动化和远程控制领域,以及用户界面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目前全球纺机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市场地缘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这对市场认知度和灵活性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因此,缩短生产周期变得更加重要,不过好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成本。快速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是一个挑战。瑞典纺机制造商很清楚的意识到目前的局面,作为在细分市场求生存的企业,只有灵活多变,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猜你喜欢
纺织企业
企业
中国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RX-润轩纺织办公室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