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调查*
——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2017-01-04 07:52袁中华张玲玲夏佳丽余星月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模式

袁中华,张玲玲,夏佳丽,张 瑶,余星月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0)

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调查*
——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袁中华,张玲玲,夏佳丽,张 瑶,余星月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0)

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包括MOOC)的认知与利用情况,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武汉纺织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认知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时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探索学分认证、发展相关机构与社团等。

网络教学资源;MOOC;认知与利用;大学生

一、引言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是未来教育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过程,网络自主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对大学生的自主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由它所发生的情境构成。[1]网络教学资源虽然在知识性方面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当,但难以比拟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可能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特别是对初步接触网络教学资源的学生来讲,面对浩若烟海的网络教学资源,可能难以适应,也不知如何利用。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目前,中国高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热情有增无减,推行MOOCs、翻转课堂等教改理念深入人心,大多数高校重点关注了系统框架搭建、技术保障等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因素,但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却没有给予同等的重视。实际上,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认识、接受和利用程度,才是衡量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成败的首要标准。

二、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网络学习方式的兴起,网络教学资源对大学生学习的意义及其利用状况等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与作用,李同召(2010)指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有迫切需要或需求。[2]冯莉、胡桂兰(2013)认为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3]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可用性,有调查研究(邢启敏,2013)发现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基本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不高,丰富程度也不够。[4]在资源利用的类型上,大部分学生只是利用图书馆资源中的学术期刊,对其它类型的资源则使用较少,造成现有部分资源的浪费(李同召,2010)。[2]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冯莉、胡桂兰(2013)认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技能有待提高,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不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3]谢华琴(2015)认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主要问题是网络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够高、教师的宣传指导不够。[5]

MOOC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典型代表形式,其意义、认知与利用状况等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伍民友、过敏意(2013)认为MO OC将导致现有教学体系的全面革新,几千年来低效率的课堂教学将在今后若干年内有根本性的改变。[6]杨智(2015)认为学校、教师对MOOC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7]在Zachary、Feinber g(2012)等学者看来,MOOC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接受度;[8]Yvonne Belanger与Jessica Thornton(2013)的研究认为阻碍学生完成MOOC的障碍有缺乏时间、缺乏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技能、不能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跳转。[9]李新平、彭玉嫒(2014)认为扩大或加深对MOOC的认识会提高大学生对MOOC的使用意愿。[10]赵英、杨阁、罗萱(2015)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感知趣味性、促成因素、使用意愿对大学生使用MOOC的行为会产生影响,感知趣味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会受到性别的调节作用。[11]

文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者都认可网络教学资源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但却少有文献对大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也很少有文章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和需求的角度对大学生接受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实际状况给予科学的解释。因此,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认知与利用的实际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接受程度、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对于指导中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使其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实践意义。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大学生网络教学资源认知与利用情况的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匿名抽样调查,调查问卷题目共35道,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整套问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本认知与利用情况、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校内资源利用情况研究和慕课专题。

本调查在武汉纺织大学各学院随机抽取学生,取样时兼顾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分布,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率89%。考虑到武汉纺织大学网络资源的实际建设利用情况,调查对象未包括大四学生。

2.主要调查结果

(1)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的专业性质包括理、工、社、艺四大类,分布比例如图1所示。男女生比例约为2:5,大一学生为136人,占总人数的30.56%,大二学生为223人,占总人数的50.11%,大三学生86人,占总人数的19.33%。

(2)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的比较

有36.62%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枯燥乏味且课堂效率低下,31.87%认为它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且针对性不强,27%认为它无法因材施教。同时,分别有35.34%、32%、29.99%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利于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和学习氛围、师生能够面对面及时互动、便于管理、学习目标明确等优点。

图1 样本的专业性质情况

30%左右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师生之间不能及时面对面双向交流互动沟通、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忽视等缺点。分别有35.64%、32.48%、29.4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学习者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优势、集中优秀教师进行大面积教学等优点。

超过70%的学生认为现代网络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只有37.75%的学生更倾向网络教学模式。

(3)基本认知与利用情况

关于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认知情况,样本中大部分学生(91.24%)听说过网络教学资源(如慕课、公开课、网络图书馆等),通过师生或朋友推荐途径了解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占绝大多数,社交媒体和网络推广等途径所占比重也不可小觑,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一半,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教学资源了解途径

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68.54%的学生利用过网络教学资源,其利用时长分布不一,如图2所示。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渠道方面,调查显示,通过公开课网站与学校网站渠道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分别占29.36% 和26.25%。

图2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时长

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目的及效果,71.92%的学生会利用网络进行专业与综合学习,其中有37.57%会进行专业学习,19.17%学习技能类知识。86.29%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自己有帮助,74.61%对网络教学资源有兴趣。接近40%的学生与亲朋分享过网络教学资源。

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障碍方面,45.04%的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甄别存在问题。另外,27.94%的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不强,20.89%的学生遇到了网络访问速度慢的问题。

(4)对校内资源认知与利用情况

低于一半的学生听说并利用过武汉纺织大学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其质量与形式不满意,超过85%的学生认为其互动性(特别是师生互动)不强,超过7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丰富而且形式单一。

(5)对慕课的认知与利用情况

调查显示,有31.35%的学生听说过慕课(MOOC),了解途径包括师生或朋友推荐、学校推广、网络推广等,分别占40%、27.63%、26.97%。超过36%的学生知道中国大学MOOC平台,超过26%的学生知道Coursera,30%的学生知道edX和Udacity,7%左右的学生还知道其它平台,而利用过MOOC的学生有40%。其中,超过60%的学生喜欢慕课平台的学习方式,超过一半的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知道的慕课平台与慕课课程,超过70%的学生对证书有兴趣。他们对MOOC学习体验的印象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轻松自由、学习氛围强、课程资源丰富等,同时也有接近30%的学生认为部分慕课课程只是传统课堂的网络化,存在诸如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慕课课程评分方式存在争议(特别是对同伴互评有争议)、部分慕课课程知识体系不完善、教师安排欠妥当等问题,需要改进。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1.网络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信息消费产品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网络学习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学生作为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品的消费比例已经不可忽视。从机会成本角度看,学生放弃部分休闲时间而参与网络学习的机会成本并不高。这是网络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之一。

2.大学生了解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有待改善

从信息传播路径角度看,网络教学资源的传播路径主要是社交媒体与网络推广。而大学生了解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师生或朋友推荐(43.80%),这是一种口碑式的传播路径,大学生自主通过社交媒体与网络推广等途径了解网络教学资源尚不明显。但是,相对于口碑式的获取途径,其它途径所占比重也不小,只是不明显。所以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如何自主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方法,了解信息传播路径等相关知识以增强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

3.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息检索,面对数量众多且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何进行信息检索与资源甄别是许多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时遇到的重要问题。可见,大学生的信息检索及甄别能力并不强。所以,大学生有必要学习信息检索方面的知识,增强信息筛选与甄别能力,进而提高学习与科研能力。

大学生筛选信息多是借助搜索引擎或是口碑,而它们具有协同过滤的特征。这一方面对学生检索到需要的信息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学生只关注需要的信息,强化固有的观念与意识。

研究表明,在使用互联网搜索之后,人们可能会产生“掌握知识”的错觉,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过高的估计。[12]也有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上的信息检索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记住的只是找到信息的方法,而对知识本身的记忆则随之减少。[13]这也提醒学生,在选择网络教学资源时不要过分依赖搜索引擎,以免因路径依赖导致选择面窄,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4.大学生的资源分享意识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接近40%的大学生与亲朋分享过网络教学资源,说明学生分享力度不够,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网络学习资源与网上学习体验的交流内容不多,不利于构建网上学习良性循环。

学生的网络教学资源与网上学习体验分享有助于网络教学资源与网上学习方式的推广,而网络教学资源一般是免费且易得的,网上学习对于终身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学生的资源分享意识不高,不利于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学生应该提高分享意识。

5.大部分学生喜欢网上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自己有帮助,超过74%的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有兴趣。网络教学资源形式丰富,类型多样。互联网为知识生产提供了一个无限且富有趣味的平台,它让及时交流成为可能,有利于知识火花的碰撞与燃烧。这是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自己有帮助并且喜欢网上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6.学生对网络教学模式的接受倾向不明显

网络教学模式虽然具有学习者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网络优势来集中优秀教师进行大面积教学、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但是学生对其接受程度还不明显。前面已经提到,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甄别与检索能力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上学习方式的推广。

目前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是一个以“内容为主体”的弱互动平台。在以“内容为主体”的弱互动平台中,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多是出于兴趣,虽然兴趣对学习很重要,但是由于没有强关系给予的约束,学生不容易坚持下来。这可能是目前大学生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倾向不明显的一个原因。

7.学生对校内资源认知与利用有待提高

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可知,学生对校内资源的认知与利用的体验并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学生的认知与利用能力。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力度还不够好,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以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可及性;还在于学校的新生网络教学资源使用培训与信息检索课程学习效果不是太佳,需要及时保证效果。另一方面,还在于学生未能很好地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所以,学生需要提高对校内资源的认知与利用能力。

五、相关政策建议

2015年5月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已经开始从制度层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认知与利用程度的必要性已无需赘述,但本文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认知与利用状况并不容乐观,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障碍。高校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供给方,应当在资源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资源优化和管理改进,以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1.积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优化

学校应响应教育部意见,积极建设与优化网络教学资源,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可及性。具体措施可包括: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与教学平台,积极扩充资源,增加专业学术类与应试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积极建设学校网站和App,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优秀资源能够及时被师生享用;积极引导并推广网络教学;[7]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鼓励师生创新,鼓励教师建设开发自己的精品课程,特别是MOOC课程,提高内容与授课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积极上传课程讲义或课件。[11]

2.开设信息检索类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教育,加强新生网络教学资源使用培训,积极开设信息检索类课程或讲座,提高学生信息与科研素养;[14]加强图书馆在信息检索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多途径获取知识,提升自主构建学习体系的能力;[15]积极普及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积极探索MOOC学分认证,鼓励学生网上学习

武汉纺织大学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已经将智慧树平台的5门慕课课程作为校公选课,初步进行慕课课程学分认证的尝试。学校应继续努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校内或校际慕课学分认证,加强从慕课通识类课程学分认证,到慕课专业类课程学分认证,以制度激励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4.成立专门的学习和知识研究与管理机构

学校可以考虑建立学习研究中心、知识管理中心或在线教育办公室等机构,专门从事大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学习效果研究与在线教育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相关性研究。

5.积极培育社团组织促进MOOC的发展与传播

学校应积极培育社团和组织,鼓励慕课社团和网络学习组织等的发展与创新,给予慕课社团和网络学习组织等资金支持和学分鼓励,以此推动慕课的发展传播和其它类型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

6.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环境

学生建立基于Web2.0与App的网络学习环境,有利于其网络学习资源的搜集、管理、利用、交流与共享。因此学校可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让每个大学生都建立起基于个人知识库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16]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6-59.

[2]李同召.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涂州师范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3]冯莉,胡桂兰.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12):45-46.

[4]邢启敏.高校大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的调查分析——以琼州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5):123-124.

[5]谢华琴.基于大学生对网上教学系统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学刊,2015(2):49-50.

[6]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20):5-8.

[7]杨智.高校学生利用MOOC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5(2):185-186.

[8]Feinberg,Zachary.How MOOCs can strengthen democracy[J].2012.

[9]Yvonne Belanger,Jessica Thornton.Bioelectricity:A Quantitative Approach--Duke University’s First MOOC [J].Inorganic Materials,2013,38(2):522-526.

[10]李新平,彭玉嫒.大学生对MOOC的了解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6):66-69.

[11]赵英,杨阁,罗萱.大学生对MOOC接受与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8):37-44.

[12]M Fisher,MK Goddu,FC Keil.Searching for Explanations:How the Internet Inflates Estimates of Internal Know ledge[J].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5,144(3):674-687.

[13]S Betsy,L Jenny,DM Wegner.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Science,2011,333(6043):776-778.

[14]杨学玉.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5-8.

[15]张爱萍,任欣,叶倩.当代大学生网络公开课认知现状研究[J].时代教育,2015(3):189-190.

[16]李春艳,崔海涛.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2(10):34-35.

(编辑:王天鹏)

G64

:A

:1673-8454(2016)15-0035-05

2014年度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调查研究”(2014CXCY153)。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模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