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改变中国的科技战略

2017-01-04 08:17
党史纵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议书高技术邓小平

30年前,宏大的“863”计划开启新中国科技腾飞的历程。这场引爆中国科技革命的宏伟计划是怎样出台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全球科技狂飙下的中国怎么办

1986年3月5日,82岁高龄的邓小平久久凝视着案头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书。建议书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执笔,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合签名。建议书所附亲笔信如是说: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关注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

邓小平,这位早在197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高屋建瓴论断的老人,显然再一次被建议书及信中提到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所触动。

信中提到的“星球大战计划”出台于1983年。当时在白宫总统椅上刚刚坐满三年的里根,为改善美国在同苏联的军备竞赛中的守势,强力推动了该项计划的出台,其实质是以军备发展带动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进而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抢占战略制高点。

美国这个极富野心的大动作一出笼,立即在世界掀起了狂澜。当时的苏联和东欧集团迅速制定了“科技进步综合纲领”与之针锋相对;日本也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基本政策”;西欧17国联合签订了“尤里卡计划”,提出建立“技术欧洲”的口号。还有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如印度发表了“新技术政策声明”,韩国推出了“国家长远发展构想”,南斯拉夫也提出了“联邦科技发展战略”。

各个国家诸多“计划”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全面升级,一个新的全球科技蓝图在召唤。

1986年年初,国防科工委召开国防科技计划会议,就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这一轮新的科技挑战展开了讨论。

这类会议,王大珩参加过许多次了。在中国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这个问题上,专家学者们始终存在很大的分歧。因为意见无法统一,每一次都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方案,所以每参加一次会,王大珩心中都会平添几分焦灼。

与王大珩一样焦灼于共和国科技前途的,还有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陈芳允。在一次会议结束后的寒冷夜晚,陈芳允来到中关村中科院的宿舍楼,敲响了王大珩家的门。两人经过长谈之后,达成共识:中国不能再沉寂下去了!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关乎国家兴废的历史挑战,何去何从,将决定中国在新的世纪能否站稳脚跟,而不被淘汰出局。

如何促成高层决策,启动中国的高科技进程?王大珩激动地说:“干脆直接给邓小平同志写封信吧!”

1986年2月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王大珩怀着对民族不可推卸的责任感拿起了笔。经过反复地修改整理,一个多月后,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终于完成。在对建议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后,4位科学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为了让建议书尽快进入领导人视线,王大珩等人没有通过正式渠道,按部就班地一级一级往上呈报,而是走了生平难得的一个“后门”:请邓小平的女婿,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的助手张宏,将信直接呈交给了邓小平。

二、邓小平的大手笔

许多年后,我们无法准确描述邓小平看到这份建议书后的心情,但可以合理推测的是,这位有着大智慧、大远见、大气魄的世纪伟人当时一定思虑良多。大约是在3月5日的深夜,他拿起笔,在信的天头上做了如下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

在邓小平的指示下,3月8日,国务院便召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建议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议最后决定,由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牵头组织讨论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的具体事宜。

高科技就是高投资,而高投资却不能保证高回报。经费问题,无疑是最棘手的问题。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国务委员张劲夫在约谈王大珩等4位科学家后,终于问到了这个最关键又最敏感的问题。

4位科学家谁都没先做回答。

沉默了许久后,王淦昌才艰难地说了一句:“能省就省吧。我看,一年能给2个亿就行。”

尽管他们都心知肚明,用2个亿去发展高科技,实在杯水车薪,但一想到当时国内的经济条件,再多也难于启齿了。

此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邓小平和中央批的专款竟是100个亿!而中国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约2000亿元。

为了把经费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1986年3月到8月,国务院先后召开7次会议,组织124位专家分成12个小组,进行了反复的探讨与论证。最后,通过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提笔,在纸端留下势如千钧的一句话:

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立即组织实施。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扩大会议,批准了《纲要》,这是中国唯一一个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的科技计划。

1986年11月18日,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之于世。

中国宏伟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这样坚定地开始实施了。因为4位科学家上书的时间和邓小平指示的时间都是1986年3月,所以该计划简称“863”计划。

该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来开始高技术的攀登,1996年又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对此,首任国家“863”计划联合办公室主任马俊如解释说:“领域的选择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要突出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必须为21世纪着想。”在计划执行时,邓小平又提出了“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指导思想。

三、被“863”改变的生活

在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上,从“奥运地铁”,到“人脸识别摄像头”;从生物塑料餐具,到数字对讲系统,其中诸多基于“863”计划成果转化的“中国智造”随处可见。

有人说,“863”计划无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之一。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恢弘,更重要的是,它冲破了中国科研课题“实验室循环”的怪圈,迅速实现了产业化。

1991年3月,“863”计划实施5周年之际,邓小平挥毫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数年间,产业化已成为“863”计划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成果的大量转化,让“高科技”这个概念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渗透进了每一个寻常百姓的生活。如今,我们开着搭载了智能技术的汽车,借着导航去到每一个想去的地方;我们足不出户,通过电脑电视让天下大事了然于心;我们随时用手机查看一周甚至半个月的天气预报,安排生产生活;我们利用互联网购买车票预定酒店,出行一手掌握;我们用扫地机器人代为打扫房间,解放我们的双手;我们在电影院悠然自得地观看3D影片,感受视觉冲击带来的愉悦……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我们的生活已确实都被这些曾经的先进技术改变了。随着产业化的加快,一方面是升级换代的浪潮,另一方面又是降价的风暴。高科技从未像近几十年这样恩泽过中国人,高科技的概念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

(摘自《党史信息报》,莫晓/文)

猜你喜欢
建议书高技术邓小平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
人教版六上第四组“建议书”习作指导评改教程设计
学写建议书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掌握方法写好建议书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中国部分雕塑工作者的联名“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