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情味浓 光照后人心

2017-01-05 21:52迟庆荣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丰子恺情怀物质

迟庆荣

少年时,我便很喜欢读书。如今,工作已20几年,数不清读过多少本书,读书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但总体阅读兴趣仍旧没有变化,喜欢文学、哲学类书籍。要说到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当属《丰子恺传》了,这是我20年前读的一本书。应该说,在我思想走向成熟但仍有很多迷惑的青年期,阅读了这本书,尤其是丰子恺的稚子情怀,让我收获良多,至今印象也极为深刻。

丰子恺是极爱儿童的。他有6个孩子,淘气的孩子在很多人眼里是惹人厌的“魔王”,就连朱自清也著文表达孩子带给他的烦扰与苦恼。但丰子恺对孩子有着别样的情味,他写了不少关于儿童的散文,不惜笔墨赞颂儿童的生活,“大有要钻进儿童世界里去的架式”。他在《儿女》一文中说:“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人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他的漫画中有一部分是以儿童为对象,呈现童真童趣,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他甚至请人在自己喜欢的烟嘴上刻上了清代僧人八指头陀黄渎山的小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目睹了尘俗里的虚伪骄矜之状,丰子恺觉得成人大都已失去本性,唯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于是在他的随笔中、漫画中,处处颂扬儿童,以此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

人生世界是有层次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人生层次划分的认识,这种对人生世界的划分源于丰子恺对弘一法师的理解,更源于他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对我亦有极深的点拨作用。

外界在探寻李叔同出家缘由的时候,都将目光聚焦到了丰子恺的身上,而丰子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艺术,灵活生活就是宗教。”在物质生活中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这个生活层面的人最多。知识分子、艺术人士生活在精神生活中。而在精神世界中的一部分人学有余力,渴望在更高处探寻宇宙与人生的奥秘。“在他们看来,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努力,必须追寻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于是一少部分人就会跨入灵魂生活,即宗教的世界。从“物质欲”到“精神欲”再到“人生欲”,“弘一大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由艺术升华到了宗教”。

原来如此!当我将目光远离物质生活,徜徉在精神世界里仍会感到寂寞的时候,我明白了,原来还有一个宗教的世界在高高地屹立着,它让我的认识得到了飞升。

大凡教育名家都是爱儿童的

这份爱既源于善良人的本性,同时又是个人学识与做人修养的升华,往往都带有很浓厚的宗教的意味。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陶行知,都是宗教人士,他们在家国破碎的情况下投身教育,志向宏远而又学识渊博,用知识与人格精神浇灌、辅助、引领学生成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就了自己的灿烂人生,为后人所敬仰和铭记。

我也非常喜欢儿童,喜欢和“天使”们在一起。只要和他们玩到一处,不管自己年龄几何,仿佛又回到了稚气的年龄,思维可以变得单纯,快乐可以变得直接,内心没有污浊与杂质,一切都是鲜嫩而又可爱的。我尤其喜欢丰子恺刻在烟嘴上的那首诗,用“莲花不染尘”来形容纯真的儿童再恰切不过了。每每想起“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这样的句子便禁不住哑然失笑,内心会涌出万般怜爱,这种情怀极大地影响着我作为一个母亲对待自己孩子,以至于对待所有孩子的态度,我的爱是欢快的,也是理性的,但同时也是宠爱和珍惜的。如果说在这个世界有什么是我不能接受的,那就是让孩子遭罪、受苦,而在其间,最让我想用双手捧起的、膜拜的一定就是儿童的那颗纯真、清澈的心灵。

教育人应拥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情怀

宗教可以让人站在更高处俯瞰人生,让人的思维更广博,让人内心的爱有更高远和宽厚的依托。哲学是从宗教中产生的,因此,有一定宗教情怀的人必定会喜欢哲学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应该有一些宗教情怀的,是应该有一些哲学思维的,否则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就难免流于狭隘、肤浅和不稳定,个人的成长也难免会停留在“物质欲”的层面,将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学生的交流也仅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极少会于自觉和不自觉间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引领和生命的召唤。教育是成全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只有简单的、初级的爱心是不够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明白自己为什么爱,如何爱。如能拥有宗教意识和情怀,教育者的爱才会在充分体现生命尊严的基础上具有绵延之力,代代传承之功。

(作者单位: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丰子恺情怀物质
爆炒米花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