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不画画了

2017-01-05 21:53杜中华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轩轩画画绘画

杜中华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承担,但家长仍然是孩子教育的最主要影响者。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有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观念大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轩轩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孩子,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拿起画笔画个不停,因此他也成了我班美工区的“常客”,在那里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可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连好几天轩轩都没有参加美工区活动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今天在我班区域活动时,轩轩仍没有选择美工区,于是我便来到他身边说:“轩轩,慧慧和莹莹他们几个正在画画呢,你也一起画吧!”轩轩回头看了看美工区,犹豫地告诉我:“还是不去了,妈妈说再画画就打我屁股。”听起来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便没有再问什么。下午离园的时候,我从轩轩妈妈那里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上个星期天,轩轩去妈妈单位玩,把妈妈刚做完的几张报表画得乱七八糟。轩轩妈妈非常生气,认为轩轩太淘气了,便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原来是这样,轩轩是被妈妈打怕了,所以连正常的绘画活动都不敢参加了!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却不知她这一举动很可能扼杀了一个“未来的艺术家”,大大阻碍了孩子在美术方面的潜能发展。我认为轩轩并不知道这几张报表对妈妈的重要性,只是把它们当作画纸而已,不是故意将其画得乱七八糟。幼儿在物体上随心所欲地画画,是每一个孩子在这个年龄段(3~4岁)发展的必经阶段,轩轩将妈妈的报表弄坏,是由其年龄特点决定的,并不是他的故意行为,而这对于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就更不足为奇了!面对此种情况,可用如下对策解决。

了解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大胆表达自己

作为教师,在幼儿园中提供宽松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幼儿绘画的需要。在美工区区域活动中,可以准备好纸张、蜡笔等操作工具让幼儿自由地绘画。在美术活动中,将游戏与绘画紧密结合,以此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操作、课件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里,幼儿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家长在家中可以利用阳台、卧室、卫生间等地方设置“涂鸦墙”,给予幼儿绘画空间上的支持,让他们在这些地方随时可以满足创作的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积极的指导

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创作的激励。教师与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绘画的闪光点,对孩子的作品要多给予赞扬、启发,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比如,在幼儿完成作品之后称赞道:“真好,你画的这个地方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你真会动脑筋!”“真棒啊!让我们把它贴在展板上吧!”“太美了!送给我,好吗?”或者可以问问他们:“这是什么啊?”进一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要表达的情感。这样,不管是教师或是家长、同伴都能与孩子一起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热情。

向家长宣传科学幼儿教育观念,介绍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存在着个体差异,幼儿美术教育中,家园配合,教师与家长商讨、运用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及个体差异的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根深蒂固的。教师只能抓住机会,将教育理论与事实结合,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用自己的教育行为影响家长。在对幼儿美术能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并且获得更多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家长一起沟通和商讨在美术教育中的合适的教育策略,以做到家园一致。

本案例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知识,让一些家长尽快了解自己的孩子,向他们介绍一些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把家长这个“障碍角色”转变为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有利的支持者和教师教育行为积极的合作者。让家长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产生合力,让家长学会解析孩子的行为,透过幼儿的行为发现他们内心的本质,从而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轩轩画画绘画
金玉良言
解救轩轩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