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选择

2017-01-06 01:01于国庆
投资北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一带战略

于国庆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其战略思维体现了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层面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思考与战略部署。在这个大背景下,北京应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创新、跨国服务业、国际交往等资源优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疏解,加快优势富余产业转移。同时,通过优势吸引,加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经贸往来,在重点领域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将北京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转化,为北京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探索新的方式和路径。

资本输出战略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向全球输出多少资本,并通过这些资本影响全球的经济规则和贸易格局,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也是如此。北京地区金融资源丰富,企业总部数量众多,人均GDP超过17000美元,资本处于相对过剩的阶段,资本输出优势突出。北京对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战略,资本输出应当作为核心战略。北京要支持区域内的央企、国企、民营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以投资建厂、参股、并购的方式实现资本输出。通过资本输出,既可以带动商品输出,促进商品出口,还可以转移过剩产能,可以获取投资的收益,同时还能直接或间接控制部分区域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

资本输出战略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一是对外投资能否有相应的创新或支持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走出去;二是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防范对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相关风险,尽量保证企业投资的安全。

金融支持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同时也是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需要监管部门放松相关管制政策,简化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及并购的审批核准手续,鼓励支持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布局。对于证券机构来说,新“国九条”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应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证券金融机构走出去,设立、收购金融机构,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应设立离岸证券交易市场,加快沿线国家实体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直接对接。对于保险机构来说,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可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应进一步支持保险业尤其是大型保险金融集团走出去,支持中资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资金境外运用的范围和形式,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产业对接战略

北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管理和节能环保压力凸显。首都功能定位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求必须加快产业转移。北京目前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部分产业可以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北京可以以“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对接“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西部省市或国外重点园区,将非首都功能相关产业进行转移。产业对接与转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采取总部+生产基地的方式,将企业的研发、销售、设计、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留在北京总部,将生产部门、生产环节转移或外包;二是可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区域外其它地区建立生产企业,通过建立分公司或控股的方式将收入纳入北京地区。三是可以采取产业园区共建的方式,协调共建产业集聚区,推进园区间产业转移与对接。

服务贸易战略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北京地区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对外开放新战略的重要抓手。从重点行业来看,北京地区运输、旅游、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咨询等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未来,北京要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着重发展旅游、建筑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重点培育运输、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研发设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领域发展;大力促进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服务出口;加强中医药、体育、餐饮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推动服务业现代化,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使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的重要实践。北京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和“营改增”改革等政策,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支持各类商会、协会和贸易促进机构开展服务贸易促进活动。

能源安全战略

北京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市,同时也是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本地能源自给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北京100%的原油和天然气、98%的煤炭、70%的电力、40%的成品油都要靠外部供给,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北京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中,能源安全战略必须作为战略重点。一是要加强能源通道建设。通过与西部省份的合作,重点建设电力和油气输送管道,加强西电东送通道建设和供气管道建设。二是设立“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在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产业的建设与开发,在投融资、技术研发、勘探、开采、运输等领域进行合作,建立稳定的海外油气生产和供给基地。三是支持和推动在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市场换资源”、“基础设施换资源”。四是积极推动北京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进行现货与期货交易,推动能源交易、金融创新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相结合,建设中国顶尖、国际知名的能源交易中心功能区。

智慧北京战略

实施智慧北京战略。一是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优势,创新贸易方式,结合“信息化”发展,打造一个21世纪的“网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网上丝绸之路”目标设定为建设一个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商品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北京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机构、企业,沿线省市相关机构、企业、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重大项目和相关信息整理发布,为北京地区相关机构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信息服务与项目对接平台,并将相关金融机构纳入平台建设,为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

人文交流战略

人文交流是建构国家间关系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北京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旅游等各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教育、旅游、华人华侨、民间外交、青年交流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文化交流与合作。除了文艺展演、影视交流、新闻出版合作等传统文化领域外,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二是教育交流与合作。同沿线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人文合作机制,扩大对外教育交流的力度,增加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数量,鼓励中国学生走出去,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和联合科研,共建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三是旅游交流与互动。北京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众多名胜古迹,可以与沿线国家开展旅游交流与互动,让旅游合作和互联互通相互促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合作交流机制。四是加强民间交流。鼓励和加强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支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人士通过访问、座谈、参观等各种形式开展民间外交,促进相互理解与沟通。五是建立完善相关机制,重点是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领导定期会晤和磋商机制。

对接“京津冀协同”

发展战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是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率先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时代要求,是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和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大举措,也是北京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迈向新目标的根本途径。

作为新时期的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很多领域可以有效对接。一是基础设施领域可以与协同发展中的交通一体化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区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二是支持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重点转移到津冀地区。支持中关村产业园区与津冀地区园区进行对接。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北京的资本、人才、信息资源部分转移至津冀地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四是积极推进京津冀金融、旅游、通关、人才、技术、产权等市场一体化建设。

(作者单位: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部)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一带战略
北京地区常见宿根花卉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北京地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人才培养分析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歌华发布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基于技术输送与合同类型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