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幸福感研究

2017-01-07 03:00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团体主观幸福感

刘 澄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幸福感研究

刘 澄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0)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限制和高校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致使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规模、资金投入、教师素质、政策扶持等方面存在劣势。该类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无论在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市场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部分即将毕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因此出现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症状,幸福感明显降低。据此,研究选取30名主观幸福感较低的民办高校大四学生进行5周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活动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对比,证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幸福感水平。

民办高校;毕业生;幸福感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1]。由于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等问题,其学生在毕业阶段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失眠、心理脆弱、心态失衡等心理症状。近几年来,在北京,广州等地区的高校,也发生过毕业生因为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关注而自杀者,让人扼腕叹息,因此,高校的思政工作者需要及时关注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解决,提升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让他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踏上社会。

一、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民办高校毕业生由于学历名头不响、自身素质稍弱、就业渠道和平台较少等因素影响,在就业市场上跟“985”、“211”等一些名校毕业生的竞争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二)考公考研等考试压力

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因为高考考场失利,想通过考研挽回自己的尊严,也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考公务员也是许多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之一,而考研和考公都带有筛选性质,其竞争性比平时的考试甚至高考都高很多,无形中给考生带来更多的压力。

(三)角色转换的压力

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身份将从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转变为社会新人、职场菜鸟,周围环境由舒适安逸的校园生活过渡到竞争激烈的职场生活,身份突然的转换让许多毕业生无法适应,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不愿独立面对新环境[2]。

(四)情感处理上面临压力

由于现实原因,对于许多校园情侣来说,毕业季意味着分手季。许多毕业生在情感上不能很好地自行处理,因分手带来的痛苦情绪泛化到日常生活中,长久而不能自拔。

(五)对自身的期望压力

许多毕业生因为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对自身定位不准,目标设定过高,认为月薪过万,有车有房才是幸福人生。由于设定的目标一时很难达到,产生落差感和自卑感,一边抱怨社会不公,一边认为努力也没用,对未来失去信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民办高校毕业生中随机选取200名填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问卷[3],并留下联系方式,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5份。从中筛选总平均分低于常模(77.23分)的被试6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进行为期5周、每周1次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二)研究程序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心理学方向之一,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一门教会人类如何提高幸福感知的学科[4]。本次团体辅导选取阳志平编著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中的活动内容,分为自我察觉、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应对挫折、积极成长五部分,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5]。具体内容如下:

表1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安排表

三、测试结果

(一)实验组被试主观幸福感前后测试检验

对实验组参加团体辅导前后测试心理问卷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实验组被试主观幸福感前后测(x±s)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受到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影响,前后测试差异检验中,被试在主观幸福感测试的数据上有显著差异,证明被试通过团体辅导后幸福感有显著提高。

(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试检验

对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前后测试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检验结果(x±s)

由表3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团体辅导训练显著提高了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水平。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经过积极心理学团辅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未被辅导的学生,且辅导前后其主观幸福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幸福感有显著作用。

四、讨论与分析

(一)团辅效果分析

团体辅导结束一个月后,运用自编半结构化访谈问卷对部分团体成员进行追踪访谈,以了解成员团辅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结果显示团辅的效果在团辅结束后一个月内得到较好地保持。团辅效果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团辅收获、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认识自我[6]。

问题:你觉得从团辅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何将收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成员1: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情绪,以前我是悲观主义者,遇到事情总想着最坏的结果。经过辅导后我尝试让自己看到积极的一面,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情绪也好转了很多。

成员2:自己以前有一些社交恐惧,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莫名的紧张烦躁,生怕自己出糗。经过积极心理团辅以后发现大家其实都差不多,人际相处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即可。作为团体的一份子能够轻松自如的和大家待在一起,这种氛围让我放松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这对我以后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成员3: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前读书感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父母,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总感觉很累。现在复习考研其实也不全是自己的意愿,所以前段时间感到十分迷茫,患得患失,吃不好,也睡不好。通过这次团体辅导我觉得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虽然会遇到困难,但自己更快乐,这不正是人生的意义吗!

成员4:我最大的收获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这次团体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团员,也倾听了很多不同的想法,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认识到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不一定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沟通。

(二)团辅有效性原因分析

1.团辅设计合理

团辅内容从相识到认识自己,从认知到情绪和行为的训练,通过暖身游戏带动气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讨论以及放松训练来帮助成员调整认知以及管理情绪和行为,层层递进,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2.团辅带领者

团辅带领者是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毕业班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在每次团辅的目标下,不断鼓励成员发言分享、主动参与,同时还注意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不评判不责备,给予成员很大的信任感。此外,每次团辅结束,和同伴积极讨论,听取成员的反馈,接受导师的督导,适时的修改方案以使成员能够获得更多更好地改变。

3.团辅成员

团辅参与者一共30人,分为三组,每组各设一名组长,可以发现每位组长都很尽职,尽量鼓励组员积极参与,组长本身也能起到带头作用。通过上述的团辅效果分析可以发现,团辅是否对成员有效,很大的因素在于成员的主动参与性,成员主动投入,积极参加团辅内容,可以和团辅带领者有直接的沟通交流,尤其是角色扮演这一环节,能够很好地改善成员的表达能力和体验换位思考。团辅成员能够在团辅带领者的引导下,适当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更易于团辅成员在后期保持团辅效果的持久性。

五、结论

通过以上测试检验说明采用积极心理团体疗法对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有及时性和长效性效果。

[1]李海洋.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必然与风险解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6(1):145-148.

[2]欧阳智超,张徐源.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及其解除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5(24):220.

[3]吉楠,李幼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49-54.

[4]全鑫,张栋科.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9-11.

[5]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61-61.

A Study on the Sense of Happiness of Private College 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LIU Cheng

(Yangguang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0, China)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s of universities,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have disadvantages in the aspects of scale, capital investment, quality of teachers, supported policies and so on. Students who graduated from this kind of schools are in a weak position in both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market. Some students who will graduate from private universities exhibiting th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like anxiety,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and their sense of happiness is reducing significantly. Accordingly, the experts select 30 pr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whose subjective happiness sense is low. And then divided them equally into two groups, one i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is control group. In the 5 week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counseling, there was no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re was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Five weeks later,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and proved that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counse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nse of happiness of private college graduates.

private college; graduates; sense of happiness

(责任编辑 吕玉英)

G44

A

1008—6129(2016)05—0041—04

2016—08—01

刘澄(1987—),女,江苏常州人,阳光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团体主观幸福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幸福感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