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校企联合培养英语类人才模式的现状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调查

2017-01-07 03:23丁剑仪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外语类外语一带

丁剑仪 明 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校企联合培养英语类人才模式的现状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调查

丁剑仪 明 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本文从英语类专业学生的角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英语类人才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外语类人才的模式是以实践带动教学,推动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理想教育模式,能持续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故值得推广和重视。但当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英语类人才的模式仍比较单一,资金问题、师资问题、实习内容及指导等问题悬而未决,需要校方、企业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

一带一路;五通三同;校企联合培养

1.“一带一路”战略

继2013 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之后, 2015 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开始全面推进“一带一路”这一战略。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五通三同”。 “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三同”即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要想实现“五通”,首先需要语言互通(付荣文、李青2016)。“一带一路”,语言铺路(李宇明2015),语言是交际工具,任何基础建设、经贸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沟通(赵世举2015)。辞不达意不仅容易滋生误解,更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工作的进度;同时,作为文化载体,语言不仅能通中外思想,推动文明创新,还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根本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沈骑2015)。“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外语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是外语教育的新契机。令人不安的是,自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首次公布以来,英语本科专业连续五年都被列进就业红牌警告榜单;而《2015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本科黄牌专业中,英语专业赫然在列(王婷婷2016)。明明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但英语就业市场仍然岌岌可危。究其原因,国内大部分高校以“语言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对应用型语言人才的需求,更难以胜任“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2.校企联合培养外语类人才的现状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不仅能共享资源,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检验所学,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素养,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颁布以来,高等院校众多理工科专业在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成绩斐然,但英语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则收效甚微。制约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效率,真正做到以实践带动教学,培养复合型外语类人才?带着这些问题,本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来自北京、贵州、山东、天津、安徽、四川、浙江、湖南、陕西、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的高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质性和量化分析。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1)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

(2)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实践活动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

(3)对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实践活动的建议。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来自北京、贵州、山东、天津、安徽、四川、浙江、湖南、陕西、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82所高校的英语类专业学生,其中北京高校21所。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互联网平台,对来自82所高校的学生的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情况展开调查。

由于并非参与调查的所有高校都设有校企实习基地,因此调查问卷分为A、B卷,A卷为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适用于设有校企实习基地的高校师生,B卷为校企合作实践征集意见调查问卷,适用于还未成立校企实习基地的高校师生。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9 份,其中有过实习经历的28人,未参加过实习的101人。

4.结果与讨论

4.1 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

英语类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中主要从事翻译、实习单位核心业务、文秘工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其中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最多,占53.64%,参与单位核心业务工作的学生占21.29%,说明外语类实习基地的导向明确。学生们有锻炼其专业能力的机会,如果表现出色,也有机会参与实习基地单位的核心工作,在工作中进一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文秘、后勤等工作,这些学生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反而会让学生荒废学业,耽误时间。

4.2 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实践活动对英语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外语类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如参与过实习的28名受访对象中,有11人次反映实习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所有欠缺,16人次感觉到其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另有8人次和12次反映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有所欠缺,12人次反映感到自己的实际应变能力不足。这些对自我的批判性认识是无法从普通的外语课堂上获得的。普通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对学生某门课程的考评,并不能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考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来自实践的检验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意识地针对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而后续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调查的28名学生中,无论是在专业知识(12人次),实际应用能力(14人次),人际关系处理能力(14人次),应变处理能力(13人次)还是工作态度(12人次)和职业规划(6人次)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提高。

4.3 对英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实践活动的建议

4.3.1 树立正确的英语类专业培养目标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类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掌握的基本语言能力,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听力和口语能力仍然是外语类学生最重视的语言能力,但学生对阅读和写作能力则重视不够。如图1和表1所示,在语言技能重要性排序中,口语平均排名1.82,听力2.29,阅读3.32,写作3.82,翻译3.68。对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 “语言技能”英语培养目标的长期影响外,校企合作实践活动工作内容单一,与其他专业脱节,任务难度低,读、写、译任务偏少等因素也是导致学生重听、说,轻读、写、译的原因。

作为外语类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外语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理应齐头并进,不可或缺。只重视听、说,忽视读、写、译这一做法必然会导致外语能力发展不完全,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实习基地承担翻译之类的工作时觉得自己专业知识欠缺,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重视听说、忽视课后阅读,必然导致阅读量不够,知识面不够丰富,遇到涉及各种背景知识的文献时必然会觉得困难重重,翻译和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从一开始都要树立正确的外语能力培养目标:选择“英语+业务”有机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地实践平台,使学生尽早接触不同文化和专业知识,在听、说、读、写、译齐头并进的基础上为积累底蕴,为 “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图1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平均排名听力35.71%32.14%10.71%10.71%10.71%2.29口语42.86%32.14%17.86%7.14%0.00%1.89阅读能力10.71%10.71%32.14%28.57%17.86%3.32写作能力0.00%17.86%10.71%42.86%28.57%3.82翻译技能10.71%7.14%28.57%10.71%42.86%3.68

4.3.2 改进校企实习培养模式

外语类实习基地,作为以实践带动教学、检验课堂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最佳平台,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资金短缺,实习时间较短、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带队老师、学生缺乏针对性指导、教学内容和实习内容脱节等。参与调查的实习学生中,有34%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校外实习的观念不够重视,缺乏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带队老师,而且实习时间太短,收获有限,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有39%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实习投入的资金有限,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有22%的学生认为实习基地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无论是资金问题、师资问题还是实习内容指导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校方对校外实习基地重视程度不够,实习规划不够科学和系统,与实习基地沟通不到位,导致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指导有限,教学内容和实习内容不匹配,从而影响校外实习基地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教学作用的发挥,而且还会因为教学内容和实习内容脱节,致使学生滋生课堂教学无用的情绪,妨碍正常的课堂教学。

结束语

“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外语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是外语教育的新契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外语类人才的模式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课堂教学与校外合作基地有机结合是以实践带动教学、推动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育模式,能持续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值得推广和重视。但当前不少高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英语类人才的模式仍比较单一,资金问题、师资问题、实习内容及指导问题悬而未决,需要校方、企业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

付荣文、李青. 2016.“一带一路”背景下医学院校 ESP 现状调查与策略分析[J]. 语文学刊(2).

李宇明.2015.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 人民日报(09-22).

沈骑. 2015.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王婷婷. 2016. “一带一路”背景下就业导向型英语人才培养初探[J]. 语文学刊(6).

赵世举. 2015.“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2016-07-07

本研究得到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4-ms189)、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2014JG20)和高教研究项目(2015GJZD01)的资助。

猜你喜欢
外语类外语一带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
建立高校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