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

2017-01-07 01:41王婷婷宁先达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涵培养

王婷婷+宁先达

摘 要 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就是其中的一项。基于这一重大举措,系统地培养卓越小学教师能为基础教育输出大量优秀人才。卓越小学教师应当具有丰厚的知识,热爱自己的学生,深刻地了解教育理念,精于教学技术,善于主动思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是促成师范生入职后成为卓越小学教师的有效培养途径。构建卓越教师评价指标,逐步完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小学基地“三位一体”的维护体系是确保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坚强后盾。

关键词 卓越小学教师 内涵 共同特征 培养 保障与维护

一、卓越小学教师的内涵审视

1.卓越小学教师的缘起

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遵循这一指示,教育部在2010年联合行业协会实施了以培养创新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并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分别推行“卓越医师”“卓越律师”和“卓教教师”三大计划。“卓越小学教师”正是基于“卓越教师”计划应运而生的产物。

2.卓越小学教师的界定

“卓越”(excellence),根据《新华字典》(第11版),解释为“高明、高超、杰出、不平凡”[2]。

援引权威资料,笔者将“卓越”一词修饰限定于“小学教师”之前,所谓“卓越小学教师”,居于“新手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位列之上,卓越小学教师不论是在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还是在班级管理等领域都应出类拔萃、成绩斐然。

就“卓越小学教师的发展进程”而言,首先是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入职的新手教师,这类教师处于刚入职的适应探索期,他们努力完成从师范生向职业教师的角色过渡,并按照教学常规推进教育教学活动,但在班级管理、组织教学等方面却相对迷惑,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上述新手教师经过五年左右教育教学工作的磨练期逐渐趋于成熟,处于这一时段的教师已转化角色,从新手教师迈向合格教师行列,基本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够满足教师岗位的要求。他们虽然已经摆脱了刚入职时的不适应状态,但却要面临着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这个过程中教师需不断砥砺自我,努力从经历中萃取经验,实现突破,向更高职业阶段——优秀教师跃迁。优秀教师已相对成熟,他们倚仗业已积淀的工作经历、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逐渐从所处群体中脱颖而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进入到了事业发展的平台期,高原现象使这一阶段的教师再度迷茫,找不到事业突破口。因此,这些教师一方面因其骨干示范作用,荣膺美誉;另一方面也因其无从突破,身陷瓶颈发展之中。笔者认为,卓越教师正是因此孕育而生,是优秀教师厚积薄发、向上迈进的华丽转型。卓越教师应具有相对博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较长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在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他们不仅能够发挥模范作用,也有能力成为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专家型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自我实现),将自己的探索成果与人分享,并为处于前几阶段的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卓越小学教师的共同特征

1.知识丰厚

首先,卓越教师要有丰厚的通识知识,既要通晓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常识,又要与时俱进,通晓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课程标准倡导“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就可以不断充实教材,促使小学课程能符合学情,变得既丰富又富有特色。其次,卓越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并对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熟于心,以使其教育教学能遵循科学规律,顺应学生发展。最后,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经验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教师的实践经验是卓越小学教师在应对课堂生境时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出色超然之处。

2.热爱学生

(1)尊重每一位学生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要做到“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3]。作为一名卓越小学教师,他们更需要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笔者认为,在对学生的尊重上要做到无一例外,真正把学生当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来进行呵护和教育。

(2)理解每一位学生

成人与学生在知识能力、经验体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疏离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如果教师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分歧。因此,卓越小学教师要理解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言行要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绝不能生硬照搬、武断行事。

(3)欣赏每一位学生

卓越小学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通过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孩子的特有才华,发现、欣赏并由衷赞美他们,是建立并激发学生内在自信心的最好手段之一。

3.领悟教育

(1)熟知教育理论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小学教师,必须熟知教育理论,但也绝不能止于“熟知”。卓越小学教师要在熟知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观。每一位从师范院校踏入到教师行列的师范生,都具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前提条件。在未来,要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观,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名卓越的小学教师。

(2)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的本质理解上形成的先进教育观念。卓越小学教师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用合体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理念去深化教材、细化文本、优化教案,这也是卓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4.精于业务

(1)全面地洞晓教材

卓越小学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极强的理解能力。新课程要求小学教师改变以往的教材观,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4],卓越教师之所以教学水平比一般教师要高超,与他们能够精准地把握教材是分不开的。尽管教材是由课程专家编制的,但它有可能因地域差异而不符合学情、班情或校情,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智慧取舍,融会贯通。

(2)娴熟的教学技能

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离不开教师优秀的教学技能,卓越小学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在课堂上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确保学生在三维教学目标上得到发展。也正是这些科学灵活的教学技能,才能突显卓越教师的卓尔不群。

(3)有效的课堂管理

卓越小学教师只有具备有关课堂管理的技巧和能力,才能使自己与课堂客观环境和学生三者关系处于和谐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能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卓越教师的能力表现形式之一。

5.善于思考

(1)善于课前思考,合理运用多媒体

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卓越小学教师能否在互联网中整理资料并获得信息,能否利用多媒体为教学助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结合起来,将抽象理论形象呈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并提升授课效率。

(2)善于课后反思,勇于创新

新课程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反思者和研究者,卓越小学教师应善于思考研究,并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还应乐于研究,通过研究更好地理解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此外,卓越教师应具有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奋进精神。卓越教师应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的嵌入,将之嫁接、融合、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师—学生—文本”间形成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实现“裂变巨变式”的融合与创新。

三、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启示

1.课程体系的集约化

课程培养是实现卓越教师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要根据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构建全面化的课程体系,全面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精选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流程严格把关,提高质量。重视开设能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课程,精选主题、精进业务,为师范生毕业后成为可以胜任岗位的“卓越型”小学教师提供支持。

2.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的工作能力不能只靠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能力要依赖于教师本身的实践智慧(对当下教育情境的合理感知、辨别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深入顿悟)。故而,为了培养师范院校学生的实践智慧,观摩实践类的课程应该贯穿于学业的全过程,确定各阶段实践学习目标,制定规章制度,确保有效性。做到实践前有周全部署,实践中有教师指导,实践后能形成深刻反思。

3.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师范院校的教师与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共同培养在校学生的一种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师范院校学生的培养。师范院校教师与基地学校教师构建师范教育师资队伍联合体,互利互惠、双赢发展。鼓励师范院校教师到小学去观摩学习,与基地校教师交流切磋,共同研究培养方案和培养举措。

四、卓越小学教师的保障与维护

1.构建教师评价指标

逐步构建卓越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科学合理的指标组成是保证评估客观准确的核心要件之一。从微观着眼,聚焦小学教师的某一节课;从宏观定夺,符合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普遍理想状况的认识与追求。此外,就评价指标的选定形式而言,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如何评”的问题,即“因类(各种学校类型)制宜”。以适切的形式开展卓越小学教师评价,渐进确立评价保障体系。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如区别不同的评估对象(教师个人)、地区(辐射全国各地)、学校类型(基于办学条件、办学单位、招收对象等划分)等,或者准入的不同侧重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2.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基地学校三位一体维护体系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5]。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是连接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地学校的纽带,高等院校应该积极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地小学合作交流,形成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地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基地学校,应建立三位一体互信互利体系。三方协同创新,联手推进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顺利进行。由高等院校主导,通过变革培养方式、优化课程配置、完善评价体制等途径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成为卓越小学教师的潜能。此间,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元沟通,逐步深化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意义。此外,基地学校要发挥协同配合作用,携手高校共同制定实习见习计划,优化培养方案,做好学生指导工作。

总之,卓越教师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各方密切配合,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辛勤努力,以此形成合力,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率,进而促进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国网门户网站.部委通知(2010-3-1)[2015-11-07].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审室.新华字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谢国忠.卓越小学教师:内涵、特征与职前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4).

[4] 祁海英,任丹.小学教师处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4-08-19)[2015-1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408/t20140819_174307.html.

[作者:王婷婷(199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宁先达(1987-),男,辽宁抚顺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美林小学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内涵培养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