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都经济圈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2017-01-09 07:50赵艳霞秦彦杰武爱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济评价集约贡献率

刘 欣,赵艳霞,秦彦杰,武爱彬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

环首都经济圈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刘 欣,赵艳霞,秦彦杰,武爱彬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

选择环首都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集约效率四个子系统选取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集约效率。根据评价结果,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土地经济评价的区域差异及原因,以期能更好的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土地资源;指标体系;经济评价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廊坊和保定四市的13县(市、区)环绕北京、交通便利,区域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该区域区位特殊,是疏解首都经济和城市发展压力的必然载体,同时地处首都辐射圈,亦是首都发展优势的受益区。近年来,北京城市高速发展,“环首都经济圈”受首都辐射,社会经济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研究其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实现13县(市、区)重点突破,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然而,土地经济评价是一个尚处于研讨中的新课题。在不同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各异[1]。综合相关研究[2-6],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城市或农地的经济效益。本文经济评价侧重土地作为一切劳动的自然载体,力求通过评价反映土地这种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1 研究概况

研究区范围包括保定市的涿州市、涞水县,张家口的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承德的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廊坊的广阳区、安次区、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固安县等14个县(市、区),考虑年鉴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将广阳区和安次区合并为廊坊市区。研究区土地总面积30233.93km2,包含了平原、丘陵、山地多种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程在5m-2800m之间,平均高程1016.55m;截止到2013年末,研究区总人口435.00万人,人口密度为143.88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343.3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8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36元。

研究所需的矢量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数据采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提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包括:《河北省统计年鉴(2013)》、《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3)》和外业调查数据。

2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鉴于土地自然—经济综合体的特征,综合考虑研究区地形地貌多样、地域涵盖城乡、土地需求和发展模式差别多样的特点,兼顾资料可获得性,以县域为基本评价单元,本着典型性、实用性、非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集约效率、土地投入强度四个子系统选取17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 因子分析法测算综合指标值

因子分析法是要构造因子模型,将原始观察变量分解为因子的线性组合。即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借助SPSS软件,对研究区2013年数据根据系统要求的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的个数,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进而应用因子模型将各综合性指标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进而从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土地经济评价分析。

2.2.1 土地生产率的计算

土地生产率即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单一产业的产值不能综合反映土地生产率,故本文选用单位土地面积农业产值、单位土地面积林业产值、单位土地面积牧业产值、单位土地面积渔业产值等指标,综合反映土地生产率的大小。应用因子分析模型计算,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FA1和FA2,2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56.83%和26.15%。累计贡献率是82.98%。将这2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做为权重,计算出土地生产率。

表1 环首都经济圈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aij:a11=0.753,a12=-0.028,a13=0.947,a14=0.899

a21=-0.239,a22=0.980,a23=0.157,a24=0.066

bj:b1表示单位面积农业产值,b2表示单位面积林业产值,b3表示单位面积牧业产值,b4表示单位面积渔业产值。

则土地生产率

2.2.2 土地利用程度的计算

土地利用程度选用土地利用指数、林地指数、草地指数、水域指数和建设用地指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FB1和FB2,2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56.13%和32.42%。累计贡献率是88.55%。将这2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做为权重,计算出土地利用程度。

aij:a11=-0.144,a12=0.968,a13=0.947,a14=-0.148,a15=-0.965

a21=0.895,a22=0.091,a23=0.042,a24=-0.890,a25=0.135

bj:b1表示土地利用指数,b2表示林地指数,b3表示草地指数,b4表示水域指数,b5表示建设用地指数。

则土地利用程度

2.2.3 土地投入强度的计算

土地投入强度选用灌溉保证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FC1和FC2,2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78.60%和14.02%。累计贡献率是92.62%。将这2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做为权重,计算出土地投入强度。

aij:a11=0.771,a12=0.939,a13=0.861,a14=0.962

a21=0.617,a22=-0.075,a23=-0.415,a24=-0.050

bj:b1表示灌溉保证率,b2表示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b3表示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b4表示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

则土地投入强度

2.2.4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计算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选用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区域开发指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FD1和FD2,2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52.26%和34.43%。累计贡献率是86.69%。将这2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做为权重,计算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aij:a11=0.679,a12=-0.803,a13=0.359,a14=0.925

a21=-0.657,a22=0.155,a23=0.925,a24=0.257

bj:b1表示人口密度,b2表示人均耕地面积,b3表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b4表示区域开发指数。

表2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土地经济评价综合指标值

则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经计算,4个子系统综合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2。

3 土地经济评价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土地生产率评价分析

土地利用生产率最高的县是滦平县;土地利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是大厂县、三河市、涿州市和香河县;土地利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依次是涞水县、怀来县、赤城县、固安县和丰宁县;土地利用生产率最低的是廊坊市区,其次是涿鹿县、兴隆县。分析对比得知,整体来看,地处平原区的县(市、区)土地生产率高于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县(市、区)。

3.2 土地利用程度评价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的县是兴隆县,其次是涿鹿县和赤城县;相对较高的是滦平县、涞水县、廊坊市区和三河市;利用程度相对较低的是固安县、香河县和丰宁县;土地利用程度最低的两个县是怀来县和涿州市。土地利用程度较好的兴隆县、涿鹿县和赤城县三县是因为其林地和草地比重较高,最低的涿州市是因为其建设用地比重过大。

图1 研究区13个县(市、区)土地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图

3.3 土地利用投入强度评价分析

土地利用投入强度最大的县是大厂县,主要是其灌溉保证率和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高于其他县。其次是三河市、固安县、香河县和涿州市。土地利用投入强度相对较低的县依次是廊坊市区、怀来县、兴隆县、滦平县、涞水县和涿鹿县;土地利用投入强度最低的县是赤城县,其次是丰宁县。赤城县最低是因为其灌溉保证率远低于其他县,同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和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3.4 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分析

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县是大厂县,主要是其区域开发指数高于其他县。其次是香河县、三河市、固安县和涿州市,此4县的区域开发指数相对较高,均高于90%。土地利用集约度相对较低的县依次是怀来县、丰宁县、涿鹿县、赤城县、涞水县、滦平县和兴隆县;土地利用集约度最低的县是廊坊市区,虽然其区域开发指数高于90%,导致其土地利用集约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其人口密度最高,远高于其他县、市。

4 讨论

综合上述土地经济评价结果(见图1),可见研究区13个县(市、区)的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基于此四个子系统构建的土地资源经济评价,较适用于环首都经济圈多行政区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环绕北京,由13个县(市、区)组成,地貌类型的多样造就了各区域存在空间优势和功能定位的差异。如研究区西北部山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地貌类型以山区和山地平原过渡带为主,在土地利用中,重点以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结果为主线,按其空间分布调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以其他三个子系统评价结果为辅助,按其空间分布一致性再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由此可见,土地经济评价的四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在制定土地规划时,根据具体功能定位,以某个子系统为主体,其他三个字系统用以辅助分析,能更好的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续图1研究区13个县(市、区)土地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图

[1]张正华.泥河沟流域土地生态经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届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2]李佩瑾,肖莉,张伟娜.湖南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07,6(2):23-26.

[3]宋戈,高楠.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28(2):185-188.

[4]李丽岩,王红梅.基于SPSS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J].机化研究,2007(1):28-30.

[5]宫继萍,石培基,等.基于DEA方法的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163-166.

[6]阿拉腾图雅,宝音,乌兰图雅.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85-187.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economic circle area ring capital

LIU Xin et al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The paper chose the economic circle area ring ca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ing on the land productivity,land use degree,land input intensity and land intensive selection efficiency four subsystem to build econom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he land productivity,land use degree,land input intensity and efficiency of land consolidation were calculate respectively with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by SPSS software.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land were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respectively.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land resources better.

Land resources;Index system;Economic evaluation

F062.1

A

刘欣(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从事土地、生态相关研究。

(2016-10-28收稿刘晓佳编辑)

1003-7853(2016)06-0021-04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4302007);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457672D);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YJ064)

猜你喜欢
经济评价集约贡献率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营改增”对项目投资经济评价的影响
对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现状的思考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电信项目经济评价非整年计算期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