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超激光及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47例

2017-01-10 19:43赵联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赵联伟

针灸结合超激光及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47例

赵联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最佳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4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超激光照射及药物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率51.06%,显效率31.92%,好转率17.02%,总有效率100%。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超激光照射及药物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可有效避免单一用药治疗周期长,手术治疗创伤大等弊端,其特点为操作简便,康复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可全面调节,标本兼治,是目前保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

针灸;超激光;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常见的脑神经疾患,无明确病因,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我国的患病率达52.2/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发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历时数秒或数分钟,一般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三叉神经痛长期以来被医学界称为最严重的疼痛综合征,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单一药物、单一途径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较大[2]。2012年3月起,笔者采用针灸、超激光照射及药物卡马西平治疗该类患者4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3—2017-03来我院门诊的4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35~72岁,平均53.5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约3个月;其中左侧21例,右侧26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等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3 治疗方法

1.3.1 针灸治疗 取风池、翳风、内庭、合谷穴。眼支患者加攒竹、阳白、鱼腰、太阳,上颌支患者加四白、巨、迎香、下关,下颌支患者加承浆、颊车、地仓、下关。风邪上扰者加外关、听会,肝阳偏亢者加太冲、侠溪,胃热炽盛者加三间、解溪,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关元。均留针20 min,1次/d,15 d为1个疗程。

1.3.2 超激光照射(SGB) ①半月神经节,也称三叉神经半月节,为最大的脑神经节,其体表投射点在颧弓下缘中点,定位相当于眼眶外缘与外耳道距离的中点。②星状神经节(由第6、7颈交感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方,照射头应对准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或第7颈椎基底部)。其体表定位一般是在胸锁关节上2.5 cm,正中线外侧1.5 cm处。应用日本产HA-2200型激光疼痛治疗仪,分别将SG型透镜对准患侧其体表定位点,紧贴患者皮肤照射7~10 min(照射3 s,间歇2 s),输出功率为80%。注意面部照射时需保护眼部。1次/d,15 d为1个疗程。

1.3.3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首次剂量100 mg/次,2次/d,每日增加100 mg,至疼痛控制为止,最大剂量不超过1 000 mg/d。以有效剂量维持治疗2~3周后,逐渐减量至最小有效剂量,再服用数月。

1.4 疗效评定 根据《疗养技术常规》拟定[4]。治愈:疼痛发作消失;显效: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好转: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全部病例均在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2 结果

其中治疗1个疗程者19例,治疗2个疗程者28例。临床治愈24例,占51.06%;显效:15例,占31.92%;好转8例,占17.02%。总有效率100%,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风邪侵袭、阳明火盛、肝阳亢逆、气血运行失于通畅有关。其病变部位,在面部经络,与肝脾相关[5]。西医学认为TN可能的发病机制为:神经受到轻微机械性、炎症性刺激或微血管压迫等造成脱髓鞘和轴索结构改变,使神经兴奋阈异常,出现发作性疼痛;也有人认为发作性疼痛的发生类似于局灶性癫痫,它可能来自于三叉神经核的异常放电。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继发于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病变[6]。

风池属足少阳胆经穴,能疏泄风邪,清脑开窍;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穴,能疏风通络,善治面痛。二穴合用,可平息肝胆之风火。内庭系足阳明胃经荥穴,合谷系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二穴清胃泻火,长于治头面痛。三叉神经各分支疼痛所取诸穴,皆采用分部近取或循经近取之法,以治疗其局部疼痛。针灸治疗可疏导患部之经气,“通则不痛”,也可通过调节神经-体液系统,使机体痛阈提高,内部稳定性增加,从而达到镇痛效果;针灸治疗亦可促进神经髓鞘脂蛋白的形成,保持中枢神经和外周髓鞘神经纤维的功能完整,促进三叉神经髓鞘的修复,保持其功能的完整性[7]。

超激光为一种直线偏振近红外线,主要通过光和辐射热的作用,促进体内活性物质的产生,抑制神经兴奋,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资料显示,SGB治疗可达到与神经阻滞疗法相同的治疗效果[8]。此外,直线偏光还可调节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9]。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是国内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有效率可达70%~80%[10]。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而产生镇痛效应,并与调节Na+通道和部分Ca2+通道有关,从而降低了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但用药期间需注意其副作用并定期监测血象。

上述方法有效避免了单一用药治疗周期长、耐受性差甚至无效,而手术治疗又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甚至有死亡风险等弊端,患者常难于接受。本方法的特点为操作简便,康复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可全面调节,标本兼治,是目前保守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晓宏,赵伟成,杨承祥.替扎尼定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197-199.

[2]翟志超,刘金锋.三叉神经痛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9):641-644.

[3]刘冬梅.针灸推拿配合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5):584-585.

[4]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87-388.

[5]孙国杰.针灸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69-872.

[6]陈生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示范案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81-82.

[7]杨洪伟,高维滨.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4):10-11.

[8]金泽,冯雪,王玉琳.电针配合刺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19-720.

[9]赵联伟,唐晨.手法加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肩周炎87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1):998-999.

[10]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8-339.

1005-619X(2017)12-1254-02

10.13517/j.cnki.ccm.2017.12.009

264001 解放军烟台疗养院

2017-08-30)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用久了,别忘检查血常规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合理用药分析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