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南区2011-2015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2017-01-10 03:46铮张玉关海滨覃海妍刘静曾定元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柳州市户籍人群

农 铮张 玉关海滨覃海妍刘 静曾定元△

柳州市柳南区2011-2015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农 铮1,2张 玉1,2关海滨1覃海妍1刘 静1曾定元1,2△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5年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南区5年共登记围产儿34814例,监测到出生缺陷儿861例,人群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47.31/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男性(272.82/万)高于女性(217.39/万),本地户籍(283.24/万)高于外地户籍(220.88/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五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74.97/万),多指/趾(29.30/万),睾丸鞘膜积液(16.09/万),外耳其他畸形(15.22/万),隐睾(9.77/万)。结论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一级预防,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基层人员的产前诊断水平,大力实施二级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人群 出生缺陷 监测 分析

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同样影响家庭的和谐发展,影响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健康质量。出生缺陷监测是指系统地、连续地对人群中发生的出生缺陷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过程[1]。国际上通用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分为两种:一种医院监测,以医院为基础从某个地区全部助产机构中抽取一定数量医院的全部围生儿作为监测对象;一种人群监测,以人群为基础对居住在某个地区范围内的孕产妇及其分娩的胎婴儿进行监测。和医院监测相比,人群监测更能反映一个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也更能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提供依据[2]。柳州市柳南区2006年成为国家级人群监测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仅有的两所国家级人群监测区县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柳南区2011-2015年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更准确了解柳南区出生缺陷发生的特征,为下一步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10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五年间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

2.监测方法

根据《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试行)》与《柳州市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要求,柳南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负责收集监测辖区内出生的所有孕满28周分娩的胎婴儿相关信息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利用产后访视对婴儿进行随访至出生后42天,将胎婴儿相关信息整理后填写《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国家妇幼卫生监测直报系统,由市级妇幼保健院对填报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上报。每个季度将《居委会(村)出生缺陷儿登记表》整理后上报给自治区监测管理办公室。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近五年的消长情况,分析其性别、城乡差异,计算柳南区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顺位构成比。

监测结果

1.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010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柳州市柳南区共登记围产儿34814例,监测到出生缺陷儿861例,5年人群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47.31/万。2011年至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略有下降。年度间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04,P<0.001),见表1。

表1 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

2.出生缺陷胎婴儿性别特征

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监测发现的861例出生缺陷儿中男性503例,女性356例,2例性别不明。男性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72.82/万;女性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17.39/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8,P=0.001),见表2。

表2 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儿性别分布特征

3.产妇户籍与出生缺陷

861例出生缺陷儿中418例是本地户籍,占48.55%,本地户籍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83.24/万;外地户籍443例,占缺陷儿的比例为51.45%,外地户籍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20.88/万。本地户籍出生缺陷发生率5年间均高于外地户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29,P=0.000),见表3。

表3 2011-2015年柳南区出生缺陷儿户籍所在地分布特征

4.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主要类型及顺位表

从2011-2015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来看,先天性心脏病是最高发的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74.97/万,发生率逐年上升,2015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达98.61/万。5年间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缺陷的比例达到30.31%。多指/趾位于第二,平均发生率为29.30/万;第三到五位依次是睾丸鞘膜积液(16.09/万),外耳其他畸形(15.22/万)、隐睾(9.77/万),详见表4。

表4 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监测出生缺陷类型及顺位表

5.出生缺陷的确诊时间与转归

861例缺陷儿中807例(93.73%)是在产后确诊,在产前得到诊断的仅6.27%。在监测期限内(42天内)存活的婴儿804例,占所有缺陷儿的93.38%;42天内死亡的23例,占2.67%。

讨 论

1.人群出生缺陷总体发生情况

2011-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在17.68~27.95‰,5年平均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73‰,高于柳州市2009-2013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缺陷发生率(180.7/万)[3]。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广西另一个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点武鸣县的缺陷发生率[4],高于山东省2007-2010年平均水平(11.39‰)[5],高于广东省英德市2010-2012年平均发生率(12.37‰)[6],与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人群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25.31‰)[7]以及北京怀柔区2007-2011年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22.94‰)[8]相近。与文献资料比较提示,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监测结果来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应开展多渠道孕期保健宣传,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孕产妇产前管理质量,大力推广和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尤其是在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做好孕前检查、做好孕早期筛查、产前筛查与诊断等都非常重要。对于出生的新生儿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对出生缺陷儿要做好随访工作,及时进行手术矫正、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2.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特征

2011-2015年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男性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高于女性,与柳州市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一致[3],与广西另一个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点武鸣县相同[4],与全国其他人群出生缺陷部分监测点报道的结果一致[5-6,9],与全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大部分监测点结果一致[10-12]。考虑原因之一是有些缺陷只发生在男性,如隐睾、睾丸鞘膜积液;原因之二系由于男女性别遗传学基础不同,这方面的差异值需进行更深层次的遗传基础学研究。

3.人群出生缺陷的顺位情况

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前5位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睾丸鞘膜积液、外耳其他畸形、隐睾。前两位与本地区医院监测的结果是一致的[3]。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2015年先心发生率高达9.36‰,高于山东省先心发生率(4.11‰)[5],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2‰[13]。因该病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患儿其生存质量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做好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非常重要。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先心病产前诊断的认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先心病产前诊断水平,从而减少严重先心病患儿出生。排名前5位的缺陷中,多指/趾、睾丸鞘膜积液、某些外耳其他畸形、隐睾这4类缺陷对儿童的生命威胁较小,且这4类疾病只有多指/趾在孕期可较好地被诊断出来,但对儿童生命基本无影响,所以孕妇在知晓胎儿有此类缺陷的情况下仍愿意继续妊娠,故此类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说明柳州市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开展较好,随着超声仪器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胎儿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率日益提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得大部分严重缺陷在孕期都得以控制。

小 结

柳州市柳南区从2006年10月1日起开展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结果监测期长,弥补了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造成的偏倚,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监测结果显示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一级预防,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基层人员的产前诊断水平,大力实施二级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1]罗小渝,刘旭春.重庆市北碚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及一级干预模式分析.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2010.

[2]王芳,顾雪,陈功,等.基于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的高发地区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比较.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4):252-257.

[3]刘静,农铮,邱萍,等.柳州地区2009至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6):1062-1065.

[4]曾萼.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5):3587-3588.

[5]周凤荣,张蓬,范媛媛,等.山东省2007-2010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9):740-743.

[6]龙碧娟,吴志群,叶丽华.2010-2012年英德市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136-138.

[7]闫学明,夏宏伟,邵文杰.北京西城区2009年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数据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6):90-92.

[8]周亚玲.北京市怀柔区2007年-2011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与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2):79-80.

[9]黄敏,林青梅,邝丽贞,等.佛山市南海区2007-2009年度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22-3925.

[10]王军,殷里平,张甦.湖州市1999-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思考.中国卫生统计,2010,29(1):63-64,67.

[11]李常惠,田宏,陈艳玲,等.辽宁省2011年度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报告.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410-411.

[12]谭姣,寇嘉宁,胡晓斌,等.1997-2007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趋势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71-273.

[13]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暨年报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36-38.

(责任编辑:邓 妍)

1.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保健信息部(545001)

2.柳州市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曾定元,E-mai:m13607723199_1@163.com

猜你喜欢
柳州市户籍人群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财富焦虑人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征婚信息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