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骨髓细胞的影响

2017-01-10 04:06范峥王甜甜沙科娅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甲氨蝶呤白血病

范峥,王甜甜,沙科娅

两种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骨髓细胞的影响

范峥,王甜甜,沙科娅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骨髓细胞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浓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HB、PLT及GFR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血浓度小于对照组(<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骨髓细胞影响较大。

甲氨蝶呤;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骨髓细胞

白血病细胞在急性淋巴白血病中会快速的分裂并且取代正常的造血细胞,正常的骨髓细胞被取代后,就会失去造血功能[1]。若骨髓的正常造血细胞数目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感染。辐射、染色体异常、毒素和物理化学因素是引发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病因。有研究表明,甲氨蝶呤是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运用较多,但甲氨蝶呤毒性较高,过量的使用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其中最多的是骨髓抑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改善患者的病况,同时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探讨两种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骨髓细胞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宁波大学附属鄞州医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40例,均符合:(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3];(2)肝、肾功能正常;(3)血、尿常规经检查正常。排除有其他并发症,精神疾病及甲氨蝶呤过敏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规格:2ml︰50 mg;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827)治疗,甲氨蝶呤5 g/m2,六分之一作为突击量,30 min内使用快速静脉滴入;剩余在24 h内匀速滴入。快速静脉滴注2 h内给予患者三联销注射1次,包括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和阿糖疱苷,滴注甲氨蝶呤36h后用甲酰四氢叶酸解救,每次15 mg/m2,每6小时一次,共6次。观察组给予标准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3g/m2,六分之一30min内快速静脉滴入,剩余在24 h内匀速滴入,每次不超过500 mg。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浓度及不良反应情况。静脉滴注48h后开始检查血浓度,每24小时采集1次,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生产厂家:美国Abbott公司,批号:20140317)进行检测,当血清浓度<0.11 mol/L即可停止监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4]治愈:WBC、HB、PLT、GFR、血浓度到达正常水平;有效:WBC、HB、PLT、GFR、血浓度有改善但未达正常标准;无效:WBC、HB、PLT、GFR、血浓度无变化且不良反应大。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WBC、HB、PLT、GFR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2。

2.3 两组血浓度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浓度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2.4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71%,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安全性评价观察组骨髓抑制1例,感染2例,肝损害1例,黏膜损害2例,心脏损害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7例,感染5例,肝损害3例,黏膜损害2例,心脏损害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43,<0.05)。治疗后,检测血浓度的含量未出现异常现象。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化疗前后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浓度对比mol/L

表4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叶酸代谢药,能够发挥抗肿瘤作用,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很重要的方法,其能够改善患者的病况,不受病毒干扰,并且有治愈的可能[5]。但是甲氨蝶呤毒性较高,在治疗时,如果过量使用,会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应严格按照说明对患者进行治疗[6-8]。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时候,不仅会杀死有害细胞,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影响,因此,会使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以骨髓抑制居多,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白细胞和中粒性细胞出现减少,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由血红蛋白降低,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或内脏出血。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免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有研究表明,标准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大剂量甲氨蝶呤低,且对白细胞和中粒性细胞的影响较大剂量甲氨蝶呤小[10]。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WBC、HB、PLT及GFR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血浓度小于对照组(<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提示标准剂量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对骨髓细胞中的白细胞和中粒性细胞影响较小,且能改善患者病况,提高生活质量。

[1]王平,李艳玲,曹志新.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 (5):527-529.

[2]刘小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2):34-35.

[3]刘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规范化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4):1106-1110.

[4]吴亮,徐傅能,陈璐,等.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的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1):80-82.

[5]程金敏,周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71-73.

[6]李园,王迎,林冬,等.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代谢研究[J].癌症进展,2015,13(1):100-104.

[7]Vieira L, Silva NA, Medeiros MD, et al.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 presenting with bilateralserous macular detachment[J].Arq Bras Oftalmol,2015,78(6):382-384.

[8]李晓屏,谢洪英,黄平.护理干预配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 22(9):1142-1144.

[9]DeAngelo DJ. The use of novel monoclonalantibod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J].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Educ Program,2015(1):400-405.

[10]陈列光,陆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时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4):5-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08

R733.7

A

1671-0800(2016)12-1563-03

2016-07-20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5040宁波,宁波大学附属鄞州医院

范峥,Email:175627098@ qq.com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甲氨蝶呤白血病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