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7-01-10 04:06章梁燕吴红斌陈玉林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明尼苏达入院量表

章梁燕,吴红斌,陈玉林

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章梁燕,吴红斌,陈玉林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实施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前后1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0.05);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0.05);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力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健康管理;心力衰竭,慢性;生活质量;满意度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重症类型之一,具有病情重、预后差及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者随访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接近,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威胁生命安全重要病因[1]。药物治疗方案和饮食干预不依从性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再次住院关键原因;而缺乏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与这一问题发生关系密切[2]。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以实施前后1年各选取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6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实施前后1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0例。均符合:(1)《内科学》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入组前合并语言和行动障碍,精神系统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照组男83例,女37例;年龄56~78岁,平均(65.48±5.92)岁;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74例,IV级46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34例。观察组男81例,女39例;年龄58~77岁,平均(65.54± 5.95)岁;心功能分级:III级72例,IV级48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7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3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1)健康宣教培训。入院第1~3天根据患者病情、受教育水平等制定相应健康宣教内容,并由责任护士进行面对面培训,包括日常饮食、排便、用药及症状观察。入院后第4~6天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问卷并通过评分确定掌握程度;入院后第7~9天根据上次评分情况进行再次健康宣教。(2)运动干预示范。入院第1~3天协助患者保持平卧或半卧位,具体运动干预措施包括:①保证机体处于全身放松状态,闭眼深呼吸;②双腿左右摆动,踝关节左右转动,双足跟伸缩;③耸肩,高举上肢,胸式深呼吸,对于IV级者应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被动进行;所有干预均为每次8~10下,3次/d[4]。入院后第4~6天对于无呼吸困难症状者应协助进行床边、站立及病房步行运动,依次进行以下运动:①床边扶栏原地踏步15~20下;②下蹲起身15~20下;③病房内步行20~30 m;入院后第7~9天协助患者于病房外步行150~200 m,上下楼梯1~2层,3次/d。入院后第10~12天协助患者于病房外步行400~500m,上下楼梯3~4层,3次/d[5]。(3)行为监控方法。在患者出院前详细检查其对于健康宣教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要求患者现场演示培训技能,并提问相关健康行为知识;同时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交流,保证患者戒烟戒酒,主动控制钠盐和饮水摄入量;同时认真确定患者有无掌握心力衰竭症状识别方法,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和不合理操作。

1.3 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6],包括症状、情绪、体力限制及社会限制四大项共21个条目,分值0~105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2)运动耐力水平评价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6];(3)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进行,即出院时由患者自行勾选,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6MWT水平比较干预后,观察组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前(均<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3 讨论

维持健康行为方式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8]。本研究一方面通过系统健康行为宣教、相关技能培训及行为管理等全方位干预,提高患者对于心力衰竭病情知识、治疗及预防措施掌握程度,积极纠正不良健康行为,从而促进其可自觉控制诱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建立科学健康日常生活习惯[9-10];同时在提高患者心力衰竭症状识别能力方面作用还有助于早期实施干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加重。另一方面针对患者技能掌握和行为监控方面进行干预,提高患者运动干预执行力度,同时适度有效锻炼可提高骨骼肌代谢和耐受能力,促进外周血液循环及肺功能恢复,从而实现增强日常运动能力的目的;而家属主动加入到健康管理过程中还能够给患者以更大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因疾病带来负面情绪,建立并增强战胜病魔信心[11]。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6MWT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6MWT水平比较m

综上所述,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力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1]李利娜,裴大军,李梅,等.动机性访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79-182.

[2]黄晓莉,秦呈婷,丁飙.心源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76-227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168.

[4]黄素芳.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6,22(1):78-79.

[5]Dickson VV,Buck H,Riegel B.Multiple comorbid conditions challenge heart fail-ure self-care by decreasing self-efficacy[J]. Nurs Res,2013,62(1):2-9.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6]杨明珠,方芳,魏红蕾,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 (8):752-754.

[7]吴丽华,汪小华,卢珏,等.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76-178.

[8]董爱淑,郭文坚,吴敏敏,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10):3379.

[9]田娟.早期循序渐进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6):792-794.

[10]姜翠红,林巧艳,王宁,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健康促进行为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4-6.

[11]Freund T, Gensichen J, Goetz K, et al. Evaluating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ix-itemself-efficacy scale in germany [J].J EvalClin Pract,2013,19(1):39-43.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10

R541.6

A

1671-0800(2016)12-1567-02

2016-06-06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0020杭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章梁燕,Email: zhangliang1203y@163.com

猜你喜欢
明尼苏达入院量表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3M透明胶带和便签纸
哀悼脸:美国歌手Prince的歌迷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