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心电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变程度的临床研究

2017-01-10 04:06刘群英陈炎姚任雯樊梁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右心室心肌病心动图

刘群英,陈炎,姚任雯,樊梁军

评估心电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变程度的临床研究

刘群英,陈炎,姚任雯,樊梁军

目的探讨心电图表现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依照病变侵犯部位将59例ARVC患者分为双心室组、弥漫病变组和局部病变组,比较3组病变累及部位、临床症状、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局部病变组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多见,弥漫性病变组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游离壁多见,双心室组患者病变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游离壁多见。3组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均>0.05)。3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17例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无不良事件,均出现心悸表现;42例患者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其中9例昏厥,3例猝死。超声心动图检查:17例提示累及右心室心肌病。结论ARVC临床症状与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导联位置能够判断病变程度和范围。

心律失常;心肌病,右心室;病变程度;心电图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病变主要累及右心室,重度患者双心室可见纤维组织,病情进展快,发病隐匿,可能出现猝死,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1]。心电图是ARVC诊断常用影像学技术,尤其是心动过速后,心电图异常表现明显[2]。24 h动态心电图能够提供次要标准,为分析心电图表现与ARVC病变程度关系。本文回顾性分析59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ARVC患者59例,均符合欧洲心脏学会制定ARVC诊断标准[3],排除外科手术史患者。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23~60岁;病程3个月至2年。

1.2 方法(1)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昏厥、心肌、胸闷及心动过速等。(2)记录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记录参数包括正常比例、Epsilon波、ST段抬高、病理性Q波、24 h内室性期前收缩>1000次等。依照Steriotis分类将病变侵犯部位分为双心室组18例、弥漫病变组22例和局部病变组19例。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变累及部位分析局部病变组心脏MRI诊断未见明显病变5例,其中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多见。弥漫性病变组有14例2处病变,3例3处病变,2例4处病变;其中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游离壁多见。双心室组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游离壁多见。见表1。

2.2 临床表现3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及心动过速等,3组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 心电图表现3组患者均存在心电图异常表现,Epsilon波发生率为35.6%。双心室组Epsilon波、V1~V3 QRS波时限≥110 ms、病理性Q波T波倒置、V1T波倒置及超过V3 T波倒置比例均高于其他两组(均<0.05);双心室组V1~V3S波升支≥55 ms比例、病理性Q波T波倒置及超过V3 T波倒置均高于弥漫病变组(均<0.05);双心室组V1~V3 S波升支≥55 ms比例高于局部病变组(<0.05)。见表3。

2.4 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表现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17例,无不良事件,均出现心悸表现;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42例,其中9例昏厥,3例猝死。超声心动图检查:17例提示累及右心室心肌病,能够发现室壁变薄,右心功能下降,右心室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之比变大。

3 讨论

ARVC易误诊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4],当前主要依靠心电图对疑似ARVC患者进行诊断,在心肌去极化异常时[5],心电图可见QRS波复极波。

表1 3组病变累及部位分析例(%)

表2 3组临床表现分析例(%)

表3 3组心电图表现分析例(%)

ARVC易反复发作,甚至出现猝死,不同病情患者临床表现各异[6]。在心肌损伤后,QRS波末与T波出现复极波。华晶等[7]发现ARVC心电图诊断Epsilon波发生率较高。本组患者发生率35.6%。心电图检查发现,多数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表现,如仅依靠观察Epsilon波可能出现漏诊情况。V1~V3 QRS波时限≥110 ms在心电图中普遍存在,提示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延迟激动增强。在心电图检查中,多数患者出现T波倒置情况[8]。本组患者同样观察到这一点,而且随着病情严重,T波倒置情况开始向V3导联扩散,提示心电图T波倒置扩散到下壁导联,可出现左心室受累。ARVC患者心电图普遍存在Epsilon波、S波升支≥55 ms[9],这是因为病情累及左心室时,右心室延迟激动升高。右心室延迟激动指标比例较低[10],如果将ST段抬高作为敏感指标诊断ARVC,还需要与Brugada综合征区别[11]。

综上所述,ARVC临床症状与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导联位置能够判断病变程度和范围。参考文献:

[1]黄静涵,孙兴国,赵世华,等.比较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成像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特征及诊断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330-333.

[2]赵英杰,贾玉和,关立克,等.心电图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8):734-738.

[3]Frank I, Marcus WJ, McKenna DS, et a1.Diagnosis of arr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dysplasia:Proposed Modificationof the Task Force Criteria [J].EurHeart J,2010,3h :806-814.

[4]杨旭丽,高虹.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3(13): 5777-5780.

[5]刘欣,刘文玲,胡大一,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PKP2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2): 1001-1006.

[6]孔令秋,王芳,唐红,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大面积心腔内附壁血栓一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16(6): 458-459.

[7]华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08-409.

[8]刘岚.食管电生理检查联合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晕厥患者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38-939.

[9]郭华,薛军.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评价[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6):528-530.

[10]王倩英.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9): 70-72.

[11]张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3 (1):10-14.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16

R540.4+1;R541.7;R542.2

A

1671-0800(2016)12-1577-03

2016-05-28

(本文编辑:孙海儿)

323000浙江省丽水,丽水市人民医院(刘群英、姚任雯、樊梁军);丽水市新侨诊所(陈炎)

刘群英,Email:516048958@qq.com

猜你喜欢
右心室心肌病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心肌梗死:左右大不同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