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肠炎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0 04:06邱奕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肠炎阿奇霉素

邱奕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肠炎临床效果分析

邱奕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注射液对急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急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止吐、补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症状消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对照组为76.74%(3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1例有胃肠胀气;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轻微腹痛2例。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肠炎见效快,有效率高,患者症状体征恢复快,且不良反应也很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肠炎;阿奇霉素;培氟沙星

急性肠炎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患者通常以腹痛、腹泻及浑身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常伴随发热症状以及身体酸痛的症状[1-2],其主要是致病微生物感染肠道引起。急性肠炎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需及时治疗,否则会引起患者身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衡,出现脱水甚至休克[3]。阿奇霉素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广谱抗菌疗效显著[4]。本文拟观察急性肠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2月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86例,均符合急性肠炎的诊断标准[5],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16~69岁;按照病情程度分型[5]为轻度50例,中度27例,重度9例。患者均发病迅速,排便次数≥3次/d,病情持续3 d以上,大便性状稀薄,带有脓血,出现深黄色或者绿色,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度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对患者的粪便进行培养检查均发现致病细菌,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白细胞及脓细胞含量升高。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1.3±6.7)岁;病情分型为轻度27例,中度12例,重度4例;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0.7±6.8)岁;病情分型为轻度23例,中度15例,重度5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止吐治疗、补液治疗以及纠正紊乱电解质水平。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00056)治疗,0.5g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缓慢滴注,静滴时间≥60min,1次/d,连续治疗3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商品名称:芙琦星,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20342)治疗,0.5 g阿奇霉素注射液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缓慢滴注,静滴时间≥60min,1次/d,连续治疗3 d。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大便次数及性状,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患者的饮食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2)比较两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72 h内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与性质均恢复正常,达到基本康复;有效,患者治疗后72 h内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同时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质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的72h内精神状态未见明显改善,大便次数与性状无改变,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有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症状消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经治疗,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41/43);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4%(33/4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19,<0.05)。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1例有胃肠胀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轻微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0.0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肠炎属于常见的一类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高峰期,患者通常是因误食不洁食物而出现,具有暴发性流行性,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具有异常现象或表现正常。其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嗜盐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患者大便次数显著增多,≥3次/d,且粪便含水量高,部分表现为脓血便,且往往合并肢体疼痛与体温升高等症状[6]。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需要及时治疗;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易于引发脱水、休克等不良状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在临床中该疾病往往予以综合治疗方法,予以二乙基抗生素微生态制剂补液治疗且对胃黏膜进行合理保护。对于粪便性状呈现黏液便或脓血便,且存在发热症状者,往往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但大部分患者就诊前往往已自行应用大量抗生素进行治疗,导致实际实验室检测时并无较高阳性率,粪便培养无法获得有效价值[7]。所以,临床医师需对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观察其病史、药物应用、饮食习惯、大便次数、性质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并依据此情况选取适宜抗生素治疗,制定最佳应用方案。

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好且起效快,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予以有效阻碍,同时还有独特吞噬细胞传递作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8]:(1)能抑制多种病菌,有较广范围的抗菌性能,但相应的也会对有益菌有一定的影响;(2)主要以大小便完成代谢,不良反应少,对肝肾等器官的损害作用小;(3)半衰期和消退期比较长,能直达患者发炎部位,发挥较长时间的药效。用药1次/d即可达到长效控制的效果。

本研究对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症状消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1例有胃肠胀气;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轻微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肠炎见效快,有效率高,患者症状体征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烨,杜广胜.炎性肠病肠道微生态改变及益生菌的治疗价值[J].中华胃肠外杂志,2011,14(3):165-167.

[2]牛文元,张镁硒,赵青,等.感染性腹泻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儿IL-17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58-59.

[3]王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236-237.

[4]朱梅芬.急性肠炎治疗中阿奇霉素合理应用的临床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754-756.

[5]李英伟.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631-632.

[6]张利霞.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14(5):217.

[7]黄瑛.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间与胃肠道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房, 2010,7(36):3398-3399.

[8]杨世展.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7(19):107-108.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43

R574

A

1671-0800(2016)12-1625-02

2016-05-16

(本文编辑:钟美春)

315200宁波,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

邱奕,Email:122569463@ qq.com

猜你喜欢
肠炎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肠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