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

2017-01-10 04:07陈天亮丁国军谈天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肌层敏感度符合率

陈天亮,丁国军,谈天

MR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

陈天亮,丁国军,谈天

目的探讨MR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予MR和CT检查,MR检查为观察组,CT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查后T分期(T1~2、T3、T4)和淋巴结转移(N-、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MRI诊断T1~2期、T3期、T4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MR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MR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较高,在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磁共振;CT;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

直肠癌属于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60~70岁阶段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目前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措施,数据显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30%,术前对肿瘤临床分期进行准确诊断对治疗极为关键,直肠癌分期包括T1~2、T3、T4、N-、N+、M0和M1[1],每个分期均具有各期的病理表现和症状。MR和CT检查均是目前临床对直肠癌诊断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均具有无创性等优势,而MR检查可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有较高分辨力[2]。本文就MR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患者52例,均予以MR和CT检查。男36例,女16例;年龄35~69岁,平均(58±11)岁;其中T1~2期12例,T3期23例,T4期17例;N-期29例,N+期23例。纳入标准[3-4]:(1)均有不同程度的血便、便秘及腹痛等临床表现;(2)均符合临床直肠癌TNM分期标准[5];(3)可耐受CT和MR检查且无相关禁忌证;(4)无手术禁忌证;(5)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检查方法行CT检查为对照组,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5 mm,间隔5 mm。于检查前2 d进食少渣食物,检查前晚22:00予以100 ml50%硫酸镁溶液,饮1 500~2 000ml温开水,之后禁食水,灌肠,行CT扫描前10 min予以10 ml山莨菪碱肌注,保持患者仰卧位,按双脚、耻骨联合、髂棘水平顺序进行扫描,嘱患者屏气完成扫描,先进行常规平扫,然后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予以100 ml碘海醇作为对比剂快速注入。行MR检查为观察组,采用GE公司1.5THDXtMRI扫描仪和16通道表面线圈,FOV350mm,矩阵264×208,TR2 400~3 200 ms,TE 100 ms,层厚3 mm,层间隔0 mm,激励次数3次,翻转角90°。选取高压注射器予以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按0.1 mmol/kg以2 ml/s静注,然后即刻行MR扫描,扫描顺序同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后T1~2、T3、T4、N-和N+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MR按直肠壁各层的受侵犯情况进行评价,CT按照直肠壁光滑情况、周围脂肪密度进行分析[6-7]。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分期诊断MR诊断T1~2期、T3期、T4期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9/12)、91.30%(21/23)及88.24%(15/17);特异度分别为92.50%(37/40)、86.21%(25/29)及100.00%(35/35);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46%(46/52)、88.46%(46/52)及96.15%(50/52)。见表1。CT诊断T1~2期、T3期、T4期的敏感度分别为33.33%(4/12)、47.83%(11/23)及52.94%(9/17);特异度分别为80.00%(32/40)、51.72%(15/29)及82.86%(29/35);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23%(36/52)、50.00%(26/52)及73.08%(38/52)。见表2。MRI诊断T1~2期、T3期、T4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193,均<0.05)。

2.2 淋巴结转移诊断MR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89.66%、95.65%及92.31%;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65.52%、56.52%及61.54%;MR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039,均<0.05)。见表3。

3 讨论

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越来越高,5年生存率约为45%[8-9]。临床治疗目前以手术为主,术前明确分期,如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等,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术前诊断多以CT和MR居多,螺旋CT扫描为横断面切割扫描,分辨率高,对肠腔内实质性肿块、肠壁局限性增厚和不对称显示较好,增强CT扫描为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但CT扫描按不同密度对邻近组织进行分辨,而对黏膜层、浆膜层和肌层的判断缺乏准确性,在疾病分期诊断中存在限制[10]。MR扫描T1WI、T2WI具有高信号优势,可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度,对于直肠系膜脂肪旁环绕的直肠系膜筋膜表现为边缘清晰的低信号环,对直肠黏膜层、肌层结构显示更加明确,对切除边缘进行准确诊断[11]。同时,还可以对肿瘤、直肠周围脂肪及器官有很好的显示效果,肌层在T2WI信号中为低信号环,若发生肌层侵犯则该信号显示不完整或中断,若肿瘤侵犯直肠周围脂肪,导致直肠外壁轮廓毛糙、不规则,或信号不均,则可确定癌肿浸润浆膜层。

表1 MR诊断T分期例

表2 CT诊断T分期例

表3 CT和MR诊断淋巴结转移比较例

MR技术扫描利用相控阵线圈系统进行大扫描野影像和高空间分辨扫描,为直肠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提供更好的影像基础。本文结果显示,MR扫描后的T1~2、T3、T4分期及淋巴结阳性(N+)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检查,可见MR扫描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MR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较高,在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1]马立恒,孙灿辉,王春泉.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23(3):205-210.

[2]吴琼,高阳,牛广明,等.TMR对直肠癌诊断、分期及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24-28.

[3]袁维军,李平,王燕梅,等.MRI减影技术结合DW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 (6):1001-1009.

[4]肖晓娟,余深平,李子平.MR灌注成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现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8(2):138-142.

[5] Dunst J, Debus J, Rudat V, et al. Neoadjuvantcapecitabinecombinedwithstandardradiotherapyinpatientswith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J].Strahlenther Onkol, 2008, 184(9):450-456.

[6]高玲,沈广澍,程大文,等.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 (12):1613-1614.

[7]王俊峰,姜业红,高朝前,等.螺旋CT进行直肠癌术前肿瘤和淋巴结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620-624.

[8]任斌,李平,段全红.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对直肠癌局部切除的评估[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5): 377-379.

[9]万碧箫.MR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4,34(7):94-95.

[10]崔书发,王锡山.术前应用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价值[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5):29-36.

[11] HunerbeinM, PegiosW, RauB, etal.Prospectivecomparison of endorectal ultrasound,threedimensionalendorectal ultrasound,and endorectalMRI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rectaltumors: preliminary results[J].Surg Endosc,2000,14(11):1005-1009.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56

R816.5

A

1671-0800(2016)12-1645-03

2016-06-18

(本文编辑:陈志翔)

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

陈天亮,Email:chentianliang0730@163.com

猜你喜欢
肌层敏感度符合率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