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MRI在鼻咽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2017-01-10 04:07叶华富李勇葛小琴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鼻咽鼻咽癌放化疗

叶华富,李勇,葛小琴

3.0TMRI在鼻咽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叶华富,李勇,葛小琴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鼻咽癌放化疗后复查的患者,均行鼻咽部MRI检查,并对患者的鼻咽壁增厚、局部残存肿块、骨质破坏处及翼外肌进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结果肿瘤残留组和复发组ADC值低于翼外肌ADC值,无残留组和无复发组ADC值高于翼外肌ADC值(均<0.05)。结论MRI对鼻咽癌放化疗后的改变能够很好的显示,并通过对ADC值测量,能够反应肿瘤存活的情况,从而为鼻咽癌放化疗后癌残留、复发及纤维瘢痕的诊断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提高了鉴别准确性。

磁共振;鼻咽癌;疗效评估

鼻咽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及地域差异,且与遗传因素相关。鼻咽癌由于大部分是低分化癌,一般对放化疗敏感程度比较高,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手段为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引起局部进展的原因既包括局部复发和放疗后病灶残存。所以如何能够及早发现癌残留和复发,对于治疗该病十分重要。MRI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临床上诊断疾病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DWI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测量,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个更加敏感的指标。本研究观察MRI检查在鼻咽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6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58例鼻咽癌放化疗后复查的患者,均行MRI检查。治疗后6个月以内的患者分为肿瘤残留和无残留组,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肿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1~75岁,平均(54±20.1)岁。放化疗后6个月以内36例,低分化鳞癌27例,中分化鳞癌6例,高分化鳞癌3例;6个月以上22例,低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7例。

1.2 残留与复发评定标准

1.2.1 局部残留放疗后半年内,MRI检查鼻咽部肿块无消退或消退未达治愈标准,DWI为不均一稍高信号,其ADC值低于周围的正常组织,或ADC值逐渐降低。残留物经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

1.2.2 局部无残留放疗后每月复查1次MRI,鼻咽部肿物逐渐缩小或消失。或肿物无变化,但DWI上无明显异常高信号,且ADC值与正常组织接近。

1.2.3 局部复发放疗结束半年后,MRI检查在鼻咽部出现新的肿块或邻近组织被破坏;鼻咽部MRI检查所见与临床症状均加重;新生物经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

1.2.4 局部无复发采用MRI检查随访1年以上,鼻咽部形态上无变化或肿物逐渐缩小或消失;无新生物出现及周围组织无结构破坏或浸润征象。

1.3 检查方法采用超导型MRI扫描仪(3.0 T Philips Achieva,荷兰飞利浦公司),所有患者行平扫轴位T1WI、T2WI、冠状位T2WI和轴位DWI。T1WI参数设定:TR 650 ms,TE 8 ms;T2WI:TR 3 600ms,TE 88 ms。层厚/层距:3.0mm/ 1.0 mm,矩阵384×256。DWI扫描参数:TE75ms;TR5600ms;FOV20cm×20 cm;层厚/层距=3.0 mm/1.0 mm;矩阵:160×160;扫描范围从鞍上池上缘至颈2椎体下缘水平。因鼻咽部及颈部结构不规则,且颈根部骨骼结构复杂,DWI图像上容易产生伪影,在患者颈部下方应加垫油枕,使局部磁场均匀性增加,减少图像变形。所有数据均由同一名医师独立完成。测量时,结合常规图像,病灶有坏死时尽量避开坏死区,尽可能位于肿块中心。采用翼外肌两侧的均值作为参考值,如果一侧翼外肌受侵犯,则选对侧作为参考值。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局部无残留组MRI及DWI表现

本组32例患者,其中鼻咽组织正常10例,鼻咽腔变形25例,鼻咽壁增厚患者26例,其中有2例患者伴咽旁的软组织增厚。鼻咽壁及咽旁软组织增厚者在DWI上呈正常信号或略高信号,通过与常规图像的融合进行兴趣区ADC值测量,其均值明显高于患者翼外肌的ADC值(<0.05)。见表1。

2.2 局部残留组MRI及DWI表现本组4例患者,鼻咽壁增厚2例,咽旁残留肿块2例,其中有1例伴蝶骨体骨质破坏,有1例伴斜坡骨质破坏。其ADC低于患者的翼外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3 局部无复发组MRI及DWI表现本组19例患者,鼻咽腔组织正常8例;鼻咽腔变形12例,鼻咽壁增厚14例,伴颅底破坏缺损2例,其ADC均值高于患者翼外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2.4局部复发组MRI及DWI表现本组3例患者,鼻咽壁增厚2例,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1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2例,合并颅底及蝶骨体质破坏1例,其ADC均值低于翼外肌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3 讨论

鼻咽癌在临床上多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在放疗结束后人体组织常出现炎性反应,导致组织出现增厚、纤维化或瘢痕组织形成[1],从而常需要与残留、复发进行鉴别。近年来,PET/CT对检测鼻咽癌的原发灶、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研究较多,认为是当前鼻咽癌临床分期的最佳方式,但因其费用昂贵、存在放射性辐射及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受到了很大限制。MRI成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和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对于鼻咽癌放疗后纤维斑块与复发的鉴别有重要价值。同时由于MRI检查具有无创、易操作、无辐射及对比剂过敏等优势,已成为临床上在对于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2-4]。

表1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组、无残留组与翼外肌组ADC值比较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放疗后鼻咽局部仍残存肿块和鼻咽壁增厚患者中,放疗后无残留和无复发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患者正常翼外肌的ADC值,而无残留与无复发组间的ADC值则比较接近。其主要原因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使肿瘤细胞膜破裂、细胞发生坏死和溶解,导致水分子扩散增加,从而使ADC值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放射线的作用,导致鼻咽腔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表现为咽壁软组织增厚、咽旁间隙变窄或消失等。放疗结束后,如果肿瘤细胞基本消失,坏死和溶解渐止,较小的肿瘤可完全消退,鼻咽腔可恢复正常[5-6];对于较大的肿瘤组织,因放射线损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血管有较大的损伤,组织在修复时以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式进行修复,纤维瘢痕形成过程中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后期,随着炎症反应的减轻,少数患者的鼻咽形态上可恢复正常,但是多数患者由于放疗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可以形成咽壁僵直、咽隐窝变浅或消失等改变[7-8]。本组患者的残留组和复发组ADC值低于翼外肌ADC值,无残留组和无复发组ADC值高于翼外肌ADC值,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与刘侃等[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MRI T1WI及T2WI能够比较准确的了解鼻咽癌局部的形态学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ADC值的测量,可反应肿瘤存活情况,从而为鼻咽癌放疗后癌残留、纤维瘢痕和早期复发的正确诊断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提高了鉴别的准确性。

表2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无复发组与翼外肌组ADC值比较

[1]李娟,莫浩元,麦海强.基于磁共振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肿瘤学杂志,2011,17(1):12-15.

[2]龚晓昌,李金高.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复发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4):395-397.

[3]康巍,苏丹柯,刘丽东.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117-120.

[4]周迅.3.0T磁共振扩散加权和扩散张量成像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5):45-47.

[5]刘念龙,张兰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颅底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3,41(11):821-824.

[6]徐继飞,王凡,孔令玲,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放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4):343-346.

[7]何承诚,司勇锋,马隆佰.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触诊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0):922-925.

[8]肖友平,陈韵彬,潘建基.磁共振全身成像在初诊鼻咽癌远处转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2,29(12):849-852.

[9]刘侃,欧阳汉,周纯武,等.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2):200-204.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66

R816.96

A

1671-0800(2016)12-1662-02

2016-05-21

(本文编辑:陈志翔)

318000浙江省台州,台州市立医院(叶华富、李勇);宁波市第一医院(葛小琴)

叶华富,Email:89392459@ qq.com

猜你喜欢
鼻咽鼻咽癌放化疗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谢萍教授辨证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