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0 04:07戴慧余蔡婵纯杨双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成功率

戴慧余,蔡婵纯,杨双燕

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戴慧余,蔡婵纯,杨双燕

整体性护理;抢救;成功率;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急诊患者人数及危重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受急诊周转速率制约,急诊入院救治难问题越发严重[1]。同时随着现代急诊护理学专业化发展,急诊科被细分为分诊、抢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规诊断及观察等多个部门,但缺乏合理管理模式干预,各个组成部分运作松散且效率低下,远远满足不了临床实际工作需要[2]。寻找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以有效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住院部床位资源利用度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整体性护理干预前后1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临床满意度评分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于2015年4月开始针对危重患者抢救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分别选取实施前后1年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98例,女52例;年龄37~72岁,平均(56.48±7.92)岁。观察组男95例,女55例;年龄38~74岁,平均(56.63±7.9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整体护理管理小组,成员由较强沟通能力的高年资急诊护士和医师组成,制定急诊入院管理流程及相关实施细则;由信息科协助建立病床管理软件,针对住院患者进行分级管理。(2)符合急诊入院指征且病情危重者应优先安排挂号、住院及抢救,缩短急救准备时间[2];符合急诊入院指征但病情尚稳定则归入病床管理系统,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安排入院;诊断尚未明确或各项检查结果未完善者则继续由急诊科护理人员分诊进行继续诊断,待明确诊断后再归入病床管理系统,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安排入院。

1.3 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抢救成功例数,计算百分比;(2)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101点数字评分法进行[3],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分别发放问卷,分值0~100分,分值越大提示满意度越佳。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137例,成功率91.33%;对照组抢救成功117例,成功率78.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11.29,<0.05)。

2.2 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临床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医护人员临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8、2.56,均<0.05)。见表1。

3 讨论

整体性护理管理干预模式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具有以下优势:(1)建立医护联合管理小组,有效增强急诊入院指征判定准确度,提高相互间入院联系顺畅程度和效率,避免传统急诊入院管理松散问题[4]。(2)急诊科不同功能分区运作独立,在多个部分同时存在患者住院科室需要情况下,可能因电话联系时间不同出现早就诊患者收治住院延迟现象,导致部分患者及家属对于医院收治公平性产生怀疑,临床总体满意度不高[5-6];而急诊病床管理软件建立能够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降低医护人员需面对非工作压力,从而有效改善急诊医疗护理质量。(3)以往急诊科医护人员未安排患者住院需长时间与住院部联系,导致日常工作时间被大量占用,不利于急诊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7-8];而住院部同样需将床位空置信息传达给多个急诊部门,较多工作时间浪费,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由专门软件对患者收治住院进行统一管理,间接节省临床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为进一步提高日常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基础[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临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

综上所述,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救治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1]李敏玲,郑雪梅.护理岗位动态调度法在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061-2064.

表1 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临床满意度评分比较

[2]李金梅.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 (8):837-838.

[3]饶泽珍,张军,李梅,等.护患危机预警干预体系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103-105.

[4]昌子艳,刘红,符美芳,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2):65-67.

[5]党珍,林兴凤,李秋娥,等.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38(3):198-201.

[6]肖坤.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安全隐患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4, 12(21):1996-1998.

[7]丁玉兰,孙静,饶春梅.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220-221.

[8]叶磊,李红,刘司寰.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A):3552-3553.

[9]董飞,邹海兵.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骨关节炎病人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B):960-962.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76

R473

B

1671-0800(2016)12-1678-02

2016-08-03

(本文编辑:孙海儿)

325000浙江省温州,温州市中心医院

戴慧余,Email:huiyu2dai@163.com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成功率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