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类型、理论和影响因素

2017-01-10 01:09刘衍玲廖方新黄俊锋
关键词:夫妻间攻击行为代际

刘衍玲,廖方新,郑 凯,黄俊锋,郭 成

(1.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3.民航重庆机场公安局,重庆 401120)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类型、理论和影响因素

刘衍玲1,2,廖方新2,3,郑 凯2,黄俊锋2,郭 成2

(1.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3.民航重庆机场公安局,重庆 401120)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是指在原生家庭中,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攻击行为传递到子代,并在子代成年后的新生家庭中表现出继续侵害或者遭受侵害的现象。家庭暴力代际传递存在不同类型。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社会学习、社会信息加工和依恋理论出发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从人口统计、社会环境、个体心理和生理因素等方面考察了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扩展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内容,深化该效应的研究分类、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进行跨文化考察。

家庭暴力;身体攻击;亲子间暴力;夫妻间暴力;代际传递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愿景,但是家庭暴力的出现却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家庭的绊脚石。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亲子之间。它既表现为身体层面的攻击,也表现为心理层面或与性相关的攻击。本文涉及的家庭暴力形式为身体攻击,其手段包括殴打、折磨(限制人身自由、超强度劳动)、捆绑甚至拘禁和残害[1]。在美国,每年大约有一千多万儿童经历家庭暴力,并有七百万儿童生活在严重家庭暴力环境中[2]。在中国大约每4~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存在暴力行为[3]。研究发现,家庭暴力具有代际传递的倾向,即原生家庭中发生的暴力现象很可能会在新生家庭关系中继续发生[4-5]。对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特点、理论、影响因素、干预等。根据已有研究,本文首先界定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效应,在此基础上从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类型、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评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效应的类型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概念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6]基础上,它是指儿童在目睹其父母的夫妻间暴力行为或遭受来自父母的亲子间暴力行为后会认为暴力在人际交往中是合理的,并在他们成年关系中模仿儿时学到的暴力内容[4]。该定义指出原生家庭的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攻击行为会继续传递到个体子代成年后的家庭关系中。然而,有学者发现同时经历夫妻间暴力和亲子间暴力的儿童更容易在成年后的夫妻间暴力中扮演受害方的角色[5]。可见,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效应不仅表现在攻击方面,也表现在被攻击方面。综上,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效应是指在原生家庭中,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攻击行为传递到子代,并在子代成年后的新生家庭中表现出继续侵害或者遭受侵害的现象。根据暴力对象划分,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效应主要有夫妻间暴力、亲子间暴力和前两种暴力共存的三种类型传递。

(一)夫妻间暴力的代际传递

夫妻间暴力是指夫妻之间的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虐待)。该暴力的代际流向是通过儿童目睹其父母的夫妻间暴力行为而间接传递到成年后新生家庭的夫妻之间。Ernst等[7]研究指出,童年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则成年后也成为施暴者的人数显著高于非施暴者。此外,从家庭三代情况看, Cannon等[8]发现在控制了种族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后,童年期目睹父母有夫妻间暴力的女性,她的子女也更容易在童年期目睹父母发生夫妻间暴力。以上研究显示个体原生家庭的夫妻间暴力具有代际传递效应。

(二)亲子间暴力的代际传递

亲子间暴力是指直接发生在原生家庭亲子之间的攻击行为,通常指父母对子代的直接攻击。该暴力的代际流向是直接通过个体遭受其父母的身体攻击而传递到其成年后家庭的亲子之间。研究显示,儿时遭受父母身体攻击的个体更有可能在成年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身体攻击行为[9]。针对女性的研究显示,女性童年遭受亲子身体攻击的经历可以直接预测她们的子代会继续遭受侵害[10]。可见亲子间暴力也具有代际传递效应。

(三)夫妻间暴力和亲子间暴力共存的代际传递

夫妻间暴力和亲子间暴力不仅各自具有代际传递效应,也能相互转换传递。原生家庭到新生家庭的代际流向可以是夫妻间暴力到亲子间暴力,也可以是亲子间暴力到夫妻间暴力,还可以两种暴力共同发生传递。例如,有研究显示儿童遭遇亲子间暴力与成年后成为夫妻间暴力中的施暴者显著相关[11-12]。Straus等[13]最早通过《国际家庭暴力调查》显示个体在儿童期遭受亲子间暴力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在新生家庭中实施亲子间暴力和夫妻间暴力。童年期同时经历过父母的夫妻间暴力和亲子间暴力的个体更容易在成年后的夫妻关系中再次成为受害者[14]。可见暴力共存的代际传递具有复杂性。

二、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相关理论解释

家庭暴力通过什么心理机制传递到下一代呢?根据相关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依恋理论,理论间的差异、优势和局限详见表1。

表1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理论

(一)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y)[15]强调社会文化对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所起的主导作用,当家庭成员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文化具有认同感时容易促进暴力的代际传递。最显而易见的是由于社会习俗和偏见造成的性别不平等状况。如在父权主义的国家中,男性在社会各个层面(如国家决策、工作场所和家庭)都拥有至高地位和对女性支配的权利,而女性则被期望为顺从、温柔及听从管理的形象。为了维持这样的社会秩序,当家庭中产生一些问题的时候,社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男性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文化背景就成为暴力传承的根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男性的施暴者要多于女性。这样的观念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并显示男性多充当施暴者,女性多充当受害者[16]。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男权社会的男女差异以及“男性掌权、女性服从”的观念使得暴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认可从而实现代际传递。这可以解释夫妻间暴力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男性更可能是施暴者的代际传递。

除了父权文化外,父母严厉教育子女的文化可能影响亲子间暴力的代际传递。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除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外,还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家庭等级制观念,父母对待子女的传统观念,也为家庭暴力的传递埋下了祸根。这样的文化观念能够解释亲子间暴力代际传递的现象。

社会文化理论试图从文化这个宏观的视角解释家庭暴力及其代际传递现象的原因。该理论认为,文化就好像基因一样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暴力文化的氛围下,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会受影响,耳濡目染,容易接受暴力信念、形成暴力态度。他们对于挑衅行为非常敏感并容易愤怒,从而对随后的刺激做出暴力行为反应[17]。而女性出于文化中的服从观念,也内化了暴力对其的支配,所以能够将遭受暴力不断持续。

社会文化理论可以解释集体行为模式,但对个体的具体信息加工、行为反应模式缺乏具体阐述。例如,社会文化机制下无法解释男性个体童年期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或遭受亲子暴力后在新生家庭中继续遭受暴力的现象,也无法解释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其成年后产生的夫妻间暴力的代际传递情形。Yamagishi[18]认为个体表达他们文化倾向的方式取决于特定情境,而非一成不变。可见,文化对每个个体的行为并不总具有共同影响力。因此,对暴力行为传递的解读需要同时考察个体内部因素和环境背景因素。

(二)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6]强调子代通过模仿来传递家庭中的信念、价值和行为规范。他们在家庭暴力环境中学习到了父母攻击的行为方式,所以在成年后的关系中再次表现这些行为。然而这个理论没有层次感,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描述夫妻中受害方的学习机制[19]。也即经典社会学习理论可以解释施暴者做出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但对个体再次成为受害者的循环机制却无法解释。

针对经典社会学习理论的缺陷,Akers[20]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其进行了补充。该理论提出了四个关键的因素来预测受害者对暴力的维持行为:第一,模仿(imitation)因素。即受害者对于其原生家庭受害者反应的模仿。当受害者直接观察到其崇拜的榜样对家庭成员做出伤害行为可能会增加其在未来家庭暴力发生时对暴力的维持。例如,受害者童年时看到崇拜的父亲对母亲实施暴力,会在其成年后的家庭中效仿母亲遭受暴力时的反应,从而维持了暴力。第二,定义(definitions)因素。即受害者对暴力的价值观和态度确认。当个体对遭受暴力的行为越认同,他们越容易容忍暴力的侵害,相反,个体对遭受暴力的行为越不容忍,他们越不容易参与其中。第三,差异联结(differential associations)。即受害者对暴力的态度和行为会受其重要关系人物(如家人、朋友)对暴力的态度影响。重要关系人物对个体遭受暴力的态度越积极,受害者越可能维持暴力的延续。第四,差异强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即受害者对暴力行为会有收获-付出的权衡。例如,当他们评估抵抗暴力会比忍受暴力付出更多代价时,就更可能选择忍受暴力。Cochran等[19]对大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显示,仅差异联结和差异强化两个因素可以解释那些童年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受害者是如何在成年后继续扮演受害者角色的。而该理论的模仿和定义两个因素可能更能预测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其中,前者与经典社会学习理论的模仿类似,后者与社会文化理论对暴力认同类似。

Akers[20]的社会学习理论在传统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增加了认知和关系层面的维度,可以解释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也对受害者遭受暴力代际传递进行了解释。而该理论是建立在夫妻间暴力代际传递的基础上,对亲子间暴力代际传递并没有进行解释。

(三)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21]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决策加工机制实现的,它从人类思维加工的视角划分了攻击性个体社会信息加工阶段并揭示暴力代际传递的机制。该理论认为,认知加工包含两个主要的控制机制:近端和远端控制机制(proximal and distal control mechanisms)。近端控制机制是个体内部的一系列社会信息加工。一旦个体接收到社会线索,信息就会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阶段。这些加工阶段包括编码、信息含义的心理表征、决策、行为反应。而近端控制机制仅是认知加工的一部分,它会受到远端控制机制影响。远端控制机制与个体图式结构(过去事件的潜在记忆)有关。图式结构是通过经历和组织长时记忆而形成的。这些结构会被情景线索信息所激活,尤其是与结构内容相关的信息。

关于暴力循环的机制,Dodge[21]认为这是由于个体在早年暴力环境中形成了社会信息加工偏差的缺陷模式。个体在早期习得攻击行为可以不断获得回报(如通过攻击会使他人顺从)而形成敌意图式结构。形成的敌意图式结构会使社会信息加工模式产生偏差,使个体容易对他人行为进行敌意性归因。该模式可以预测个体未来家庭环境中的攻击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机制可以解释夫妻间的暴力或亲子间的暴力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却无法解释遭受攻击的代际传递。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聚焦在微观分析个体内部的心理加工进程上。该理论对于图式结构是如何获得、维持以及改变具体加工过程并没有得到详细阐述;社会文化如何影响社会信息加工以及所起的作用地位并没有得到整合[17]。由此可以认为,该理论无法全面解释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机制。

(四)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指出,儿童婴儿期与母亲的互动关系会对未来家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强调原生家庭的夫妻间暴力(主要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对母婴互动关系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儿童成年后家庭关系中的行为表现。简单来说,家庭中的夫妻间暴力会影响母亲的照料行为,使得婴儿在无安全感环境下成长[22]。母亲动用防御机制(如投射和投射性认同)会影响母婴互动的养育行为,进而破坏儿童早期依恋系统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表征。儿童可能会内化这些投射并将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带到新生家庭关系中[23]。

母亲由于无法应对夫妻关系中遭受暴力的羞耻感、无助感或恐惧感,可能会将这些无法接受的感受投射给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她们可能对孩子的各种反应知觉为无助。当母亲自己感到无能,也不能为孩子提供保护时(尤其她们早年自身还经历过依恋关系的破坏),她们就可能逃避养育责任,导致对婴儿各方面的忽略。另一方面,她们也可能将夫妻关系模式(对方为施暴者)投射到母婴关系上,并将婴儿的反应觉知为攻击性、敌意性或对她们的拒绝或伤害,进而表现出对婴儿的敌意、冷漠等,甚至对婴儿的虐待[23]。不健康母婴关系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在新生家庭建立不安全成人依恋风格的个体内部工作模型,进而通过暴力或继续遭受暴力的形式维系家庭关系。

依恋理论从不安全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性别差异上解释暴力循环机制。不安全依恋风格的男性在日后对妻子使用暴力,很大程度源于早年担心被照料者抛弃的焦虑感[24],这种不安全依恋被称为依恋焦虑。由于担心被抛弃,男性会对妻子动用暴力来防止妻子弃他而去。还有一种依恋回避与男性实施暴力有关。Silverman[25]认为,依恋回避为了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男性儿时受照料者的虐待从而采取攻击来防止妻子对其相似的潜在伤害。有研究显示,男性儿童遭受虐待经历能够预测成年夫妻关系中成为施暴者[26]。二是男性在母婴关系时经历的恐惧、愤怒等情绪在妻子身上得以调节和发泄。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女性却有着与男性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型。女性婴儿期经历父母虐待会形成受到攻击是不可避免的错误预期。当女性建立成年亲密关系后,就可能再次进入受害者的角色。她们将内在形成对其虐待的父母投射给丈夫,该投射与抑郁等情绪症状会诱发丈夫的攻击性,使丈夫更容易维持暴力行为。

依恋理论能够解释夫妻间暴力和亲子间暴力攻击和遭受攻击的代际传递机制。但该理论过于强调男性作为攻击方,女性作为被攻击方,没有对角色互换的情况进行解释,也没有解释为何男女会出现不同内部模型。此外,依恋理论聚焦在母婴关系的互动在暴力代际传递中的作用,缺少阐述父亲与婴儿互动的机制。最后,该理论过于强调依恋关系,忽略了文化、学习等机制的相互影响。

三、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统计因素

1.性别

性别差异可带来暴力代际传递的不同。对于新生家庭的男性,Eriksson和Mazerolle[27]研究显示,童年期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无论是丈夫单方面或夫妻双方实施暴力都可以预测其在新生家庭中成为夫妻暴力的施暴者;而妻子单方面实施暴力和童年直接遭受亲子暴力却不能预测。对于新生家庭的女性,Moretti等[28]研究显示,童年期目睹父母在夫妻间暴力中仅妻子单方面实施暴力可以预测其在成年后的夫妻间暴力中成为攻击者,其中女性对于被拒绝的敏感性在攻击行为循环中起中介作用。这能解释少数女性做出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可见,性别会影响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

2.年龄

家庭暴力发生在子代的不同年龄段也会对代际传递产生影响。依恋机制提到,个体在婴儿期(6个月左右)形成不安全依恋与其成年后家庭暴力相关[29]。对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研究显示,个体在童年期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会预测其成年后的夫妻间暴力行为[7]。除此之外,青少年时期个体目睹严重的夫妻暴力也可以预测他们成年早期(21~23岁)发生夫妻暴力,并且成年早期的夫妻暴力还在青少年时期目睹暴力和成年后期(29~31岁)发生夫妻暴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0]。从婴儿早期到成年,个体暴力的代际传递都可能一直在受到影响。有所不同的是婴儿早期是通过和母亲建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而青少年和成年期是目睹父母的夫妻间暴力来影响代际传递的。

3.收入和受教育水平

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都可能是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预测因素。有研究显示,亲子暴力和夫妻暴力都与家庭低收入水平有很大的联系[31-32]。研究还显示,家庭暴力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3]。可以推断收入水平不高的原生家庭如果伴随家庭暴力,新生家庭更可能继续发生家庭暴力。教育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呈正相关[34],受教育水平低的个体家庭可能更贫穷,其家庭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更低。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更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做出暴力行为[35]。那么,也可推测原生家庭存在暴力,若伴随家庭子代受教育程度低,更可能在成年家庭关系中继续表现暴力行为。收入和受教育水平是否作为暴力代际传递的中介或调节变量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规范

社会文化机制阐述了人们接受有关暴力的社会文化规范的态度会影响暴力的代际传递。Markowitz[36]研究显示经历亲子暴力的子代易对暴力文化规范持积极态度,该积极态度会在早年遭受亲子暴力和成年后的夫妻暴力间起中介作用。另一项研究显示家庭周边的邻居对年轻人攻击行为的文化规范持容忍态度可以预测成年的家庭暴力[37]。可见,在接受暴力文化规范的情况下会促进暴力的循环。

2.社会孤立

缺少社会支持意味着社会孤立。Capaldi等[38]总结相关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可以对攻击者或受害者提供保护,父母支持也可以对青少年提供保护,所以如果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受害者缺乏社会支持可能更容易在成年家庭关系中实施或遭受暴力。所以,社会孤立可能会增强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效应。社会孤立是否作为暴力代际传递的中介或调节变量也有待深入研究。

(三)个体心理因素

1.精神病理学因素

精神疾病作为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Gowin等[39]发现精神疾病(包括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能够增强儿童期遭受的亲子暴力对成年后攻击行为的影响。另外,Daisy和Hien[40]发现女性的分离症状(dissociation)在童年遭受亲子暴力和成年夫妻暴力中成为施暴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因此,精神疾病作为代际循环的预测作用也不可忽视。

2.认知

社会信息加工中攻击性反应偏差和归因偏差为代际传递重要影响因素。在亲子暴力代际传递中,攻击性反应偏差(aggressive response biases)在女性儿时遭遇亲子暴力和成年对其子代做出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10]。在夫妻暴力代际传递中,当目睹暴力的儿童将该行为归因为施暴者不能控制好情绪以及稳定的人格特质,而受害者出于挑衅才遭到攻击时,就会增加儿童在未来夫妻暴力中施暴的可能[41]。

3.情绪

除了认知加工的偏差,情绪管理的失调很可能也是影响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情绪就是愤怒。Reyes[42]等研究显示愤怒管理失调在亲子暴力与个体成年后的约会暴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约会暴力是还未结婚成家的伴侣间发生的暴力,所以借此推测他们成家后会受愤怒情绪影响而发生夫妻暴力。

4.交往技巧

当儿童将在暴力家庭中学到的一些不良交流和互动模式运用到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缺乏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无法解决人际冲突,所以容易招到遵守社会准则的同龄人拒绝。而这些儿童就容易与和他们相似的同伴成为朋友,从而强化了攻击倾向,最终和同类人成为伴侣并结婚[43]。这可以解释代际传递中夫妻相互攻击的双向暴力类型。所以,人际交往技巧的缺失可能部分预测家庭暴力代际传递。

5.近期事件导致的心理压力

近期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压力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Roberts等[44]研究显示,在童年经历高水平负性事件(包括夫妻暴力或亲子暴力)的男性在过去一年的心理压力事件经历会增加8.8%的夫妻暴力施暴风险,童年经历低水平负性事件的男性只会增加2.3%。而在童年经历高水平负性事件的女性在过去一年的心理压力事件经历会增加14.3%的夫妻暴力施暴风险,童年经历低水平负性事件的女性只会增加2.5%。可见,近期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是个体童年遭受家庭暴力和成年夫妻暴力施暴方的调节变量。

(四)个体生理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研究从神经递质角度发现基因编码的神经递质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MAOA)对虐待具有调节作用,童年遭受虐待并具有高活性MAOA的男性比相似情况但具有低活性MAOA的男性更少出现暴力行为[45]。这在一定程度暗示了基因对暴力产生的影响。Weder等[46]也发现,受虐待儿童的攻击行为受MAOA基因型的调节,但仅仅可以调节遭受中等水平的创伤。另一项实验用动物模型来避开文化因素的影响,发现对配对雌鼠非常具有攻击性的成年雄鼠,其子代雄鼠也表现出对雌鼠的攻击性[47],这又暗示夫妻暴力代际传递的生物基础。此外,COMT 基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也成为攻击行为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基因之一。多数研究表明COMT 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48]。这些生物因素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学习和社会文化理论都有着冲击和动摇。

四、总结与展望

家庭暴力可以发生在夫妻或亲子之间,本文暴力形式限定为身体攻击。暴力通过子代继续传递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不仅是攻击行为的传递,遭受攻击也能进行传递。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及依恋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机制进行了解释。具体来看,在人口统计、社会环境、个人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影响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因素。尽管目前对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显示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机制非常复杂,还有待学者进一步进行以下探究。

(一)细化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类型及交互作用研究

本文考察的家庭暴力形式是身体攻击。而心理攻击和性侵犯也是家庭暴力存在的形式。研究显示也存在心理攻击和性侵犯的代际传递效应[49]。心理攻击和性侵的代际传递机制是否与身体攻击代际传递机制相同?如何在理论层面进行解释?哪些因素可以预测代际传递?这些问题需要未来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另外,本文并未对子代对长辈的攻击、同性家庭暴力及家庭其他成员暴力等纳入代际传递的研究中,这类攻击行为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有助于对家庭暴力及代际传递现象获得更深的理解。

针对身体攻击概念进行具体分类研究。国外研究对于身体攻击相关概念有physical aggression、physical violence、maltreatment、physical abuse等,这些概念含义相似但可能存在程度或形式上的差异。相关的研究和综述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导致研究可能存在不一致结果。所以研究应该从攻击行为程度和类型入手考察不同家庭暴力代际传递差异。另外,夫妻暴力和亲子暴力混合的代际传递仍需要具体考察。

(二)强化理论解释和整合

第一,更具体地探讨各理论间的关系。本文总结了4种理论解释,也归纳了各自能够解释和不能解释的现象,它们各有侧重和局限。侯娟等[50]对夫妻暴力的代际传递研究发现起中介作用的因素可能是认知归因而非社会学习。Kim[17]总结三种理论发现文化在不同理论中的作用地位不同。那么各机制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或补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理论与影响因素之间联系不够。从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诸如社会孤立、物质使用障碍、近期压力事件、生物因素等代际传递的中介或调节变量都不能纳入到4个理论机制之中。Corvo和Johnson[51]认为应遵循奥卡姆剃刀简单有效原理,理论焦点该放在心理和神经心理这样的近端发生机制上,而不是远端(如文化)很难得到实证证据的机制上。所以,未来理论丰富的重点可能会放在心理与神经心理机制上。

第三,遭受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机制受到忽略。虽然社会文化、社会学习及依恋理论都对遭受攻击的传递机制进行了解释,但多从性别层面进行差异论述无法了解男性个体遭受攻击的代际传递现象。未来机制研究方向应该聚焦引发遭受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的情景和个体变量以及其具体的加工过程。

第四,缺少整合性的理论。每个理论都无法囊括和解释所有形式和类型的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现象,未来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来解释不同表现形式攻击行为的家庭暴力代际传递。

(三)深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暴力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和深化。第一,深入生理机制研究。基因的作用往往受到忽视,研究显示基因可以解释54%代际传递中伤害伴侣的行为[52]。此外,研究者也揭示了特定基因(如:MAOA、DRD2、DRD4)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53],这也在某种程度预测家庭暴力的传递。但基因在不同表现形式的家庭暴力传递中解释的程度还没有相关的研究。例如亲子间暴力和夫妻间暴力代际传递的生理基础是否存在差异?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代际传递的生理基础是否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深入生理机制的研究并考察不同基因对于代际传递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进行影响因素程度研究。如文化因素一直被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为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主要原因,父权社会文化的男性拥有更高地位可能引起家庭中夫妻间暴力;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教育权威的社会文化又可能引起家庭中亲子间暴力;而这些文化因素在预测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时所起的作用的重要程度如何?是占了相当的比例,还是起到的影响甚微?这需要未来研究的深入考察。

第三,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影响因素部分已揭示家庭暴力代际传递会受很多中介或调节变量的作用。那么各因素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代际传递,目前还缺少实证研究支撑。

第四,加强对遭受攻击的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本文总结的影响因素基本都是预测攻击行为的代际传递。除了与性别有关之外,可能还与原生家庭中攻击行为的类型、频率和强度有关[54]。因此,未来焦点可更多放在遭受攻击的代际传递上。

(四)加强本土化研究

关于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中国的家庭结构往往会更为复杂,存在三代或四代同堂,除父母、子女外,亲兄弟、外公外婆、婆媳关系等在代际传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促进还是阻碍代际传递的作用?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期,需要研究弥补。中国人主要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除了男尊女卑的思想、父母教育权威的观念外,还具有把不幸(如:家庭暴力)归咎于命运的宿命论观点[55]。此外,好面子、孝顺和尊重长辈、家丑不外扬等文化观念也可能增加了家庭暴力的隐秘性并削弱受害者向外求助的动机。这些中国特有文化观念可能会助长了暴力的不断传递。本土化文化因素研究还十分缺乏,有必要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研究。

[1]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4(5): 385-387.

[2]MCDONALD R, JOURILES E N .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American children living in partner-violent familie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6, 20(1): 137.

[3]张亚林, 曹玉萍, 杨世昌, 等. 湖南省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与初步结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5): 326-328.

[4]EGELAND B. A history of abuse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abusing the next generation[J]. Current controversies on family violence, 1993: 197-208.

[5]FRANKLIN C A, MENAKER T A, KERCHER G A. Risk and resiliency factors that mediate the effect of family-of-origin violence on adult intimate partner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J]. Victims & Offenders, 2012, 7(2): 121-142.

[6]BANDURA A.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M]. Prentice-Hall, 1973.

[7]ERNST A A, WEISS S J. Adul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erpetrator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witnesse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s a child than nonperpetrator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9, 27(6): 641-650.

[8]CANNON E A, BONOMI A E.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witnessing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J].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2009, 163(8): 706-708.

[9]LUNKENHEIMER E S.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punishment: Differing mechanisms in mothers’ and fathers’ endorsement?[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06, 21(8): 509-519.

[10]BERLIN L J, APPLEYARD K, DODGE K A.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in child maltreatment: Mediating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J]. Child development, 2011, 82(1): 162-176.

[11]FERGUSSON D M, BODEN J M, HORWOOD L J.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of interpartner violence in a New Zealand birth cohort[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08, 23(8): 737-753.

[12] MCKINNEY C M, CAETANO R. Childhood family violence and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couples[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2009, 19(1): 25-32.

[13]STRAUS M A. Behind closed doors: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M].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1981.

[14]JIRAPRAMUKPITAK T. Family violence and its ‘adversity package’: A community survey of family violence and adverse mental outcomes among young people[J].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1, 46(9): 825-831.

[15]NISBETT R E. Violence and US regional cultur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 48(4): 441.

[16]TJADEN P, THOENNES N.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male-to-female and female-to-male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s measured by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J]. Violence against women, 2000, 6(2): 142-161.

[17]KIM K.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heories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violence[J].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2012, 17(4): 395-405.

[18]YAMAGISHI T. The provision of a sanctioning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8: 265-271.

[19]COCHRAN J K, SELLERS C S. Repetitive intimate partner victimization: An exploratory applic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J]. Deviant Behavior, 2011, 32(9): 790-817.

[20]AKERS R L, KROHN M D. Social learning and deviant behavior: 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9: 636-655.

[21]DODGE K A, BATES J E, PETTIT G S. Mechanisms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J]. Science, 1990, 250(4988): 1678-1683.

[22]LEVENDOSKY A A, LEAHY K L. Domestic violence, maternal parenting,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nd infa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6, 20(4): 544.

[23]LEVENDOSKY A A, LANNERT B, YALCH M. The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on women and child survivor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J].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2012, 40(3): 397-433.

[24]ZEANAH C H.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0, 178(1): 62.

[25]SILVERMAN D K. A clinical case of an avoidant attachment[J].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011, 28(2): 293.

[27]ERIKSSON L, MAZEROLLE P. A cycle of violence? Examining family-of-origin violence, attitudes,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erpetration[J].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14(30):945-964.

[28]MORETTI M M, BARTOLO T. Gender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olescent girls exposed to maternal versus paternal interparental violence[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4, 24(1): 80-92.

[29]HENDERSON A J Z, BARTHOLOMEW K. When loving means hurting: An exploration of attachment and intimate abuse in a community sample[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05, 20(4): 219-230.

[30]SMITH C A, IRELAND T O.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two-gener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J].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11: 26(18), 3720-3752

[31]KRUG E G, MERCY J A. The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J]. The lancet, 2002, 360(9339): 1083-1088.

[32]ERNST A A, WEISS S J. Witnessing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s a child does no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ecoming an adul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victim[J].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2007, 14(5): 411-418.

[33]GARCIA-MORENO C, JANSEN H A F M. Prevalence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indings from the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J]. The Lancet, 2006, 368(9543): 1260-1269.

[34]BLANDEN J, GREGG P. Family incom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evidence for Britain[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4, 20(2): 245-263.

[35]SPRIGGS A L, HALPERN C T. Family and school 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9, 68(11): 1956-1965.

[36]MARKOWITZ F E. Attitudes and family violence: Linking intergenera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01, 16(2): 205-218.

[37]WRIGHT E M, FAGAN A A.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context: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neighborhood disadvantage and cultural norms[J]. Criminology, 2013, 51(2): 217-249.

[38]CAPALDI D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J]. Partner abuse, 2012, 3(2): 231.

[39]GOWIN J L. The role of cortisol and psychopathy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J]. Psychopharmacology, 2013, 227(4): 661-672.

[40]DAISY N V. The role of dissociation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14, 29(2): 99-107.

[41]DEBOARD-LUCAS R L, GRYCH J H.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ping[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11, 26(5): 343-354.

[42]REYES H, FOSHEE V A. longitudinal mediators of 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violence and adolescent dating aggression perpetration[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15.

[43]KNIGHT K E. Assortative mating and partner influence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cross the life course[J].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2011, 3(3): 198-219.

[44]ROBERTS A L, MCLAUGHLIN K A. Adulthood stressors, history of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risk of perpetration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40(2): 128-138.

[45]CASPI A.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J]. Science, 2002, 297(5582): 851-854.

[46]WEDER N, YANG B Z. MAO. A genotype, maltreatment,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changing impact of genotype at varying levels of trauma[J].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9, 65(5): 417-424.

[47]CORDERO M I, POIRIER G L. Evidence for biological roots in the 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J].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12, 2(4): e106.

[48]王美萍, 张文新. COMT 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8): 1256-1262.

[49]刘莉, 王美芳. 父母心理攻击: 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3): 328-335.

[50]侯娟, 喻莉, 方晓义. 夫妻暴力的代际传递: 社会学习过程还是认知中介作用?[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 90 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51]CORVO K, JOHNSON P. Sharpening Ockham’s Razor: The role of psychopathology and neuropsychopathology in the perpetr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13, 18(1): 175-182.

[52]BARNES J C. Indicators of domestic/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re structured by genetic and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3, 47(3): 371-376.

[53]CHARNE D G, BEVERSDORF W D. Improving microspore culture as a rapeseed breeding tool: the use of auxins and cytokinins in an induction medium[J].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1988, 66(8): 1671-1675.

[54]MCFARLANE J, SYMES L. Maternal-child dyads of function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impact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n children[J].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2014, 18(9): 2236-2243.

[55]SHEN A C T. Long-term effects of interparental violence and child physical maltreatment experiences on PTSD and behavior problems: A national survey of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09, 33(3): 148-160.

(责任编辑 彭建国)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amily violence

LIU Yanling1,2,LIAO Fangxin2,3,ZHENG Kai2,HUANG Junfeng2,GUO Cheng2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Chengdu611731,P.R.China;2.FacultyofPsychology,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P.R.China;3.AirportBranchofChongqingMunicipalPublicSecurityBureau,Chonging401120,P.R.China)

In this review,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amily violence(ITFV) is defined a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purposively an earlier generation psychologically influences family aggress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 including abusing and abused of either the rest of the family or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the pattern will get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e existing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ffect in different kinds of family violence is well-documented. Previous studies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of ITFV from sociocultural, social learning,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ttaching perspectives. The current review also explored different predictors(e.g. demographic variables, social environment, psychopath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matters) of ITFV. The further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the different types mechanisms, physiological bases of violent transmission,as well as dynamical system models. Following research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Chinese context.

family violence; physical aggression; child abuse;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10.11835/j.issn.1008-5831.2016.06.026

Format: LIU Yanling,LIAO Fangxin,ZHENG Kai,HUANG Junfeng,GUO Che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amily violenc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6(6):201-209.

2016-07-11 作者简介:刘衍玲,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郭成,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研究。

DF552

A

1008-5831(2016)06-0201-09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刘衍玲,廖方新,郑凯,黄俊锋,郭成.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类型、理论和影响因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201-209.

猜你喜欢
夫妻间攻击行为代际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论夫妻间的赠与行为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夫妻间赠与的法律适用文献综述
夫妻间财产赠与和撤销问题研究
夫妻间财产赠与法律适用探析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