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移研究进展述评

2017-01-10 17:35张传意张杰徐振宇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文献综述服务业

张传意+张杰++徐振宇

◆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出现区域间转移的趋势,但国内很多产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尚未出现大规模转移迹象。本文围绕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动因、障碍、政策建议等方面,对我国产业转移(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文献梳理,为今后我国产业转移的深入探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产业转移 制造业 服务业 农业 转移动因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传统理论认为,产业转移一般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资源能源约束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比较优势的变化。在现象层次,产业转移往往表现为产业空间分布的重新布局,尤其表现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将部分产业或部分职能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当然也不乏相反的情形,即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比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近些年来也全面加大了对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了产业的“逆向”转移,其涉足的领域除广受关注的采矿业外,还广泛涉及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多种行业。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1078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26.5亿美元),2015年达1456.7亿美元,该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直接投资来源国,且我国对外投资首超吸引外资,开始步入资本净输出阶段,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特点:伴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诸多方面营商环境的改良,部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力度在加大,并呈现出集群式、组团式、产业链式甚至整体性的产业转移,大型企业集团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带动相关上、中、下游各阶段的产业转移,也相对比较容易撬动采购、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甚至研发、财务管理等相关职能的产业转移,从而带动和引导“配套”行业的批量投资,形成“龙头”企业与“配套”行业之间的正反馈机制。另外,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进程中,外资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由2009年的13.93%上升至2013年的19.47%,其中安徽省占全国比重从2.52%提升到了4.15%;地处西部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由2009年的4.95%上升至2012年的8.37%。产业转移步伐的加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差距,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以上新现象、新特征,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产业转移,也不同于我国以往的产业转移,在理论、实践和政策层面,都有必要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相关理论概述

经济学对产业转移问题的关注,至少可追溯到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上半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现代意义上的产业转移理论,源于日本学者赤松要1935年发表的论文《我国(日本)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和1956年发表的《我国(日本)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基于日本经验提出的“雁行模式”理论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车维汉,2004;冯福根、刘志勇、蒋文定,2010)。基于“雁行模式”理论,小岛清将FDI整合到该理论中,提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投资国与东道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均得以加强,不仅比较成本差扩大了,且双方都得以提升其产业结构(蒋殿春,1995)。此外,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都促进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新经济地理学(NEG)则使得理论与现实更加贴合,并在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框架下对产业转移给予了独特解释(丁建军,2011)。

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动因、障碍、政策建议等方面,对我国产业转移(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文献梳理,为今后我国产业转移的深入探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我国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趋势

总体而言,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且趋势逐渐强化。叶琪(2014)基于2006-201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已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入的规模越来越大。贺曲夫、刘友金(2012)研究发现,2000-2005年东部地区半数以上产业比重是增长的,而中、西部地区这些产业的比重在下降;2005-2010年间,东部地区发生转移的数量和规模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另有研究还发现,不仅存在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东部内部的产业转移,刘红光、王云平(2014)研究发现,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存在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孙久文、彭薇(2012)发现,1997-2007年期间,东部的规模优势产业已发生了转移,但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如纺织业、造纸业等行业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转移。

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关于国内制造业是否发生大规模的区域间产业转移,国内学界存在一定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区域间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就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而言,1994年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59.6%,到2005年上升到70.6%。制造业重心在1994-2005年的十余年间向东部而不是向中西部转移(参见罗云毅、周汉麒,2010)。类似地,孙久文、彭薇(2012)的研究发现制造业空间分布向沿海区域集中。且至少在2004年前,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着促进产业向东部集聚的作用(曲、蔡,2013)。2004年后,产业集聚效应有所变化,表现为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趋势(罗云毅、周汉麒,2010;曲、蔡,2013)。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尚未在整体上出现大规模区域间产业转移,虽然制造业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了明显的梯度转移,但仅表现为东部向中部转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东部内部(张国胜、杨怡爽,2014)。第三种观点认为制造业大规模区域间产业转移已经发生(胡安俊、孙久文,2014)。

农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关于农业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产业转移方面,对蔬菜、水果等园艺农业以及畜牧业的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较少。程叶青、张平宇(2005)利用1992-200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由东部向中部转移,华北、东北以及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邓宗兵、封永刚(2014)基于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显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显著;中部粮食生产重要性凸显;东北和中部部分省份粮食生产能力逐渐加强,而东南沿海区域部分省份粮食生产逐渐缩减。陆文聪、梅燕(2007)基于1978-2005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作为传统粮食主产区的省份的粮食生产格局变动更为显著,而其他非粮食主产区的省份则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国内部分文献研究了园艺型农业的产业转移现象。刘天军、范英(2012)基于1978-2009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渤海湾地区苹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黄土高原区域苹果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苹果优势主产区呈现出“西移、北扩”趋势。郑小平、穆维松(2014)运用行业集中度和区位基尼系数,使用1980-2011年年鉴数据研究发现,我国葡萄种植集中度和不平衡程度有所下降,葡萄种植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扩张趋势。

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学者对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际间转移,即我国如何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母国经济效应上(陈景华,2010)。方慧、吕静(2012)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FDI已由1991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79.48亿美元,我国已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承接国。郑吉昌、朱旭光(2009)研究认为,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迁移,服务业跨国转移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冯梅(2009)认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以技术为先导、以服务业为重点。

产业转移的动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地区经济不平衡逐渐加剧,已成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魏后凯,2008)。巨大的发展差距尤其是巨大的区域差距,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基本诱因。另外,基于我国资本结构和经济环境等因素,我国所经历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金培、吕铁、李晓华(2010)研究认为,资本的逐利性自然驱使其流向回报率更高的领域,而产业转移使得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满足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的需要,满足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谢正阳、周海波(2014)研究发现产业和要素资源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地区发展的平衡及后发地区的经济起飞。傅允生(2011)通过对浙江地区的研究发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加快产业转移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升级转型的大局。

其次,生产成本的变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张国胜、杨怡爽(2014)认为产业转移的核心动力是企业利润最大化。郑鑫、陈耀(2012)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源自地区间平均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是企业转移中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是否能实现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影响我国产业转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冯根福、刘志勇,2010)。覃成林、熊雪如(2013)认为东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基础设施供给紧张以及环境管制的加强,使得东部地区产生的拥挤效应带来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和沿海欠发达地区区域市场需求潜力较大,要素资源相对充足,那么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力供给状况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石涛、张磊(2012)研究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发现,劳动力绝对供给能力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而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供给能力的减弱将导致廉价劳动力越来越稀缺。郑秉文(2010)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工人数在直线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不断增加,农民工的供给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随着沿海地区“用工荒”加剧、要素成本的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新趋势(贺曲夫、刘友金,2012;郑秉文,201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劳动报酬呈上涨趋势,但劳动报酬上涨并非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孙久文、彭薇,2012)。李颖、杨慧敏、刘乃全(2012)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优势是产业转移的动力。

再次,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引导与政府政策。李娅、伏润民(2010)认为政府政策仍是促进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且政策导向是降低产业成本和引导要素向西部集聚的重要外生力量。冯根福、刘志勇(2010)认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稳定,而推动产业转移可以实现政府的社会公平和稳定目标。

另外,迫于国际经济与产业环境的改变,新一轮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对东部沿海相对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而强化了东部向中西部加快产业转移的“推力”;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迅速改善、地方政府观念改变以及法治状况的改善,都增强了对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吸力”;中央政府有意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政府“有形的手”在产业转移中有可能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以上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可能加速东部地区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步伐。

产业转移的障碍

相关理论与产业转移的历史经验表明,产业集聚或集群效应是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一般先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这或许是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不大、速度不快和范围不广的重要原因。正如国内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然面临消费市场变化、要素市场约束以及经济环境约束等问题(郑江淮、高春亮,2005)一样,国内的区域间产业转移也面临诸多的障碍。

第一,产业结构带来的转移障碍。一方面以江浙为代表的沿海先发地区由于路径依赖和产业锁定效应使其产业结构并未明显提升优化,其产业迁移的沉没成本过大,导致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缺乏相应的内生机制;另一方面沿海先发地区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未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替代,没有形成推动传统产业转移的内部“推力”(傅允生,2011;刘金友、吕政,2012)。

第二,较高的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带来的障碍。程李梅、庄晋财(2013)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增加导致企业总成本不降反升;强行转移将导致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孤立困境。另外,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较高的运输成本也是限制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跨区转移的重要原因(范建勇、杨丙见,2002)。郑鑫、陈耀(2012)研究认为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运输费用对产业转移的发生及形态会发生重大影响。李娅、伏润民(2010)研究发现高额运输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大于中西部资源禀赋对产业转移的吸引作用。

第三,来自地方政府的障碍。沿海先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产业转移的拦截以及承接地区产业配套条件的不足给产业转移带来阻碍(吴晓军、赵海东,2004)。程李梅、庄晋财(2013)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量使得产业转移政策和现实脱节,承接地区集聚效应尚未形成。

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对于承接产业的中西部地区。第一,承接环境上的建议。应从软、硬环境上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去拉动产业转移,建议中西部地区应在以下方面做出改变:深化体制改革,理顺作用机制;制定产业转移规划,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贺曲夫、刘友金,2012;李娅、伏润民,2010;孙久文、彭薇,2012)。李娅、伏润民(2010)发现不断降低运输成本(贸易成本)可吸引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聚集。第二,在承接方式上的建议。程李梅、庄晋财(2013)认为集群式产业转移对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西部部分地区成功概率更大,应重点发挥节点企业、桥梁企业以及关键点企业的作用;李娅、伏润民(2010)认为“用政策换时间”以改变临界点是加速产业转移的可行途径之一。

对于转出产业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先,在国内产业转移方面,陈耀、冯超(2008)认为转出地区通过有选择的制造业转移,推动产业加快升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东部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促进产业转移与本地产业升级(贺曲夫、刘友金,2012)。其次,在面对全球产业转移时,陈景华(2010)认为在全球FDI转向服务业的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应积极抓住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的经济效应。

综合评述

由于所使用的数据库、研究方法的差异,我国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无论是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趋势,还是产业转移的动因、障碍以及政策建议,部分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一)研究数据

从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看,由于数据时间断选取的不同、数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指标选取的不同都会使得研究结果产生不同,容易产生观点上的分歧。并且大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宏观数据(如省级面板数据、行业数据等)分析来对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基于县级、企业级等微观数据进行分析的探究比较少。仅仅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很容易导致产业转移过程中问题分析不够全面、不够细致,以至于可能导致处理产业转移问题的战略错误,所以产业转移仍然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产业

从研究的产业看,通过关于三大产业转移的文献梳理发现,虽然学者对制造业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比较多,但仍存在较大分歧;关于农业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的转移上,而像苹果、葡萄、茶叶、桑蚕等“小众”农业品种的研究较少。虽然近几年学者对桑蚕、茶叶等农作物有所研究,但是与粮食转移研究相比,更显的模糊,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而国内对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于制造业和农业较少,并且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点比较局限。

(三)研究的视角

从研究的视角看,国外文献大多数基于微观视角,使用微观数据库,基于企业层面进行研究。如Kim(2007)、Liao等(2011)基于企业生产要素视角;Kronenberg(2013)、Holguin-Veras(2005)、Posada和Straume(2004)等基于企业层面的区位选择视角;Brouwe等(2004)、Artís(2007)等基于企业员工视角去研究产业转移。国内文献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大部分基于宏观面板数据的宏观视角进行切入,即通过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产业结构以及行业变化等视角去分析产业转移中的问题。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很少,这可能与过去我国企业数据不容易获得有关,但随着近些年企业层面数据透明度与可获得性加大,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仍具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并且基于制度、环境等要素的视角进行的研究比较少,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等因素也将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唯有全面研究产业转移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产业转移阻碍的对策。

(四)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仍以描述性统计为主。虽然部分学者引入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劳动报酬占比、空间维度等方法,但是使产业转移中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具体化仍显得牵强。并且部分学者用一个地区的产业比重降低或者升高并不能说明这一个地区是否出现了产业的转出或者转入,还可能是压缩或者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果(贺曲夫、刘友金,2012)。所以单单就某地区产业比重作为研究产业转移的指标是不确切的。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方法较成熟,如企业转移地理模型、LOGIT模型、空间集中度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总之,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当的进步和进展,但是,无论是从研究基础尤其是数据基础看,还是从研究对象(包括所研究的产业)、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看,产业转移领域的研究都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车维汉.“雁行形态”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11)

2.陈景华.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世界经济研究,2010(1)

3.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中国工业经济,2008(3)

4.程李梅,庄晋财.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中国工业经济,2013(8)

5.程叶青,张平宇.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地理科学,2005(5)

6.邓宗兵,封永刚等.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成因的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14(3)

7.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财经科学,2011(1)

8.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8)

9.方慧,吕静等.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2(6)

10.冯福根,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0(2)

11.冯梅.全球产业转移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管理世界,2009(5)

12.傅允生.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察.经济学家,2011(10)

13.贺曲夫,刘友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12(12)

14.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经济学(季刊),2014(4)

15.蒋殿春.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述评.南开经济研究,1995(2)

16.金培,吕铁,李晓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经济学动态,2010(8)

17.李颖,杨慧敏,刘乃全.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纺织业为例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2012(3)

18.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世界经济,2010(8)

19.刘红光,王云平等.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14(1)

20.刘天军,范英.中国苹果主产区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2(10)

21.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经济学动态,2012(11)

22.陆文聪,梅燕.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3.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宏观经济研究,2010(1)

24.覃成林,熊雪如.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农业经济研究,2013(11)

25.曲,蔡.“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基于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3(3)

26.石涛,张磊.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国民经济,2012(8)

27.孙久文,彭薇.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4)

28.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到相对均衡发展.经济学动态,2008(5)

29.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当代财经,2004(6)

30.谢正阳,周海波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12)

31.叶琪.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经济地理,2014(3)

32.张国胜,杨怡爽.我国制造业内发生了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吗——基于“五普”与“六普”的数据比较.当代财经,2014(11)

33.郑秉文.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用工荒”.经济学动态,2010(3)

34.郑吉昌,朱旭光.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财贸经济,2009(8)

35.郑江淮,高春亮.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5(2)

36.郑小平,穆维松等.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4)

37.郑鑫,陈耀.运输费用、需求分析与产业转移.中国工业经济,2012(2)

38.Liao,H. F. and R. C. K. Chan. “Industrial relocation of Hong Kong manufacturing firms: Towards an expanding industrial space beyo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Geo Journal,2011,76(6)

39.Kristin Kronenberg. “Firm reloc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Why do firms move, and where do they go?” Regional Science,2013,92(4)

40.YH.Kim.”Impa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industrial relocation through FDI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29(1)

41.Aleid E. Brouwer Ilaria Mariotti, Jos N. van Ommeren. “The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38(2)

42.Manuel Artís,Raúl Ramos,Jordi Suri·ach.”Job Losses,Outsourcing and Relocation:Empirical Evidence Using Microdata” General Information,2007

43.Jose Holguin-Veras, Ning Xu, Herbert S. Levinson etc.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Aggregate Behavior of Firm Relocations to New Jersey(1990-1999) and the Underlying Market” Elasticities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20055(3)

44.Pedro Posada and Odd Rune Straume (2004).“Merger, Partial Collusion and Relo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83(3)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