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2017-01-10 21:36景晓波
劳动保护 2016年1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服务

景晓波

应急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与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自2003年成功应对“非典”后,大力推进“一案三制”建设,不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特别是在2006年,在全国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上首次提出发展应急产业。

要发展应急产业,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义。有关研究机构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应急产业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要把握好应急产业,首先要认识发展它的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它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过程分为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

应急产业就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简单地讲,就是以应用于突发事件处置为主线,把零散在相关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归集起来进行规划部署。应急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虽使用“应急”但涵盖了消防、安防、安全、防灾减灾、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紧急救援产业等。

加强应急管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已经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急服务业态发展迅速,各地纷纷打造应急产业集聚区,应急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和协会)成立并发挥作用,同时,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应急产品,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同时,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想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就必须加快解决产业体系不全、市场需求不足、关键技术装备缺乏等问题。为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支撑。

发展应急产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对加强应急管理和发展应急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方面要加快健全公共安全网“软件”,即管理机制体制法制,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公共安全网的“硬件”,即产品和服务体系。

发展应急产业,是保障公共安全的迫切需求。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据2015年统计,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1.86亿人次受灾,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6万人,直接影响了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应急产业必须立足编织公共安全网,研发覆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应对处置全流程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为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发展应急产业,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指标出现较多向好变化,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同时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市场波动等影响,这些向好趋势的基础并不牢固。稳增长成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经济基本面的关键。根据估算,2015年消防、安防、安全应急、应急通信、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反恐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超过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全社会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应急产业既可以为装备、材料、医药、通信、保险、物流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可能孕育出紧急救援服务等一批新的产业形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谋划应急产业发展

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制定扶持政策。在国务院应急办的指导下,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起草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即国办发(2014)63号文件。明确了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我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进行部署,是应急产业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系统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是实现到2020年全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聚精会神谋划“十三五”应急产业发展,围绕落实好国办发63号文件确定的重点任务,把应急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行业要考虑着力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着力壮大应急产业规模

研究运用财政、保险、标准、目录等手段,制定激发单位、家庭和个人应急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适时研究启动应急产业三年培育行动计划。

以不断增长的公共安全新要求为牵引,完善矿山、高层建筑、学校等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推动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支持重大应急创新产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及其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要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保险业相结合,将保险纳入航空应急救援、医疗紧急救援等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着力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

论证若干应急产业重点专项,并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掌握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装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应急产业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推动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技术装备投入使用。

要鼓励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技、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在应急产业中的应用。

着力推进应急产业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支撑的应急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救援、防灾减灾等应急服务发展,推动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采取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引导应急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着力加强应急产业国际合作

探索将应急产业及其有关重点领域纳入现有双边和多边政府间合作机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引导更多应急产业创新成果在我国实现产业化。

积极推动和倡导“一带一路”应急产业合作,鼓励企业以高端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支持中国应急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重大灾害救援,提升我国在国际应急救援中的影响力,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着力夯实应急产业管理基础

制定应急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加快建立应急产业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情况。

健全应急产品和服务认证制度,引导政府和社会购买产品和服务。

健全消防器材等应急产业重点行业管理,制定企业规范条件。加快筹备应急产业协会、联盟等社团组织,支持建设若干高水平的行业智库。

指导全国性应急产业展示交流,搭建应急产品和服务信息平台。

编辑 韩 颖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服务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