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7-01-11 23:31李德了李玥瑶
关键词:症候汤加减气虚

李德了,李玥瑶*

(达州市开江县中医院,四川 达州 636250)

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研究

李德了,李玥瑶*

(达州市开江县中医院,四川 达州 636250)

目的 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9例分为两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35例研究组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显著。

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胃气虚;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转变,该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多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等治疗,长期用药的疗效欠佳。本文主要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脾胃气虚FD的治疗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脾胃气虚FD患者69例,其中,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本组患者性别比为20:14,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36±1.26)岁。35例研究组则实施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本组患者性别比为19:16,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35±1.64)岁。两组性别比、年龄差异比较,P>0.05。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病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均经胃镜检查等检查证实;均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合并肝胆等器质性疾病者、结缔组织、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胶体果胶铋胶囊,一次300 mg,一日四次;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一次5 mg,一日三次;15日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研究组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具体药方为:饴糖30 g、黄芪30 g、白芍12 g、桂枝12 g、大枣12 g、生姜10 g、炙甘草6 g;对于脾虚气滞者加党参20 g、白术20 g、陈皮15 g、茯苓15 g、木香10 g,砂仁15 g;对于脾虚食滞者去大枣加山楂15 g、神曲15 g、鸡内金20 g、麦芽20 g;对于脾虚痰阻加茯苓、白术、半夏、厚朴、陈皮、苍术各15 g;以上方药水煎取汁分三次口服,一日一剂,15日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4 效果评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医症候积分评定量表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进行积分,根据轻度、中度、重度等分别记为2、4、6分;并对治疗后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且积分下降在90%及以上为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且积分下降在60~90%之间为显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好转且积分下降在30~60%之间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差异显著时,方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比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研究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8.46±2.49)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7.94±2.1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3.52±1.02)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9.46±0.57)分;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比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

35例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愈患者13例、显效有11例、有效有9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94.29%;34例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治愈患者6例、显效有9例、有效有11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76.47%;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西医认为与 HP感染,胃粘膜理化损伤因子,十二指肠液反流,胃内容物潴留,免疫因素等,反复刺激有关。

祖国医学将FD归属于“痞满”“嘈杂”等范畴,病机为脾胃气虚,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温中补虚等为主。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其方由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其中的桂枝汤,内可调阴阳,外可和营卫。黄芪能够补中益气,升阳健脾,饴糖温中补虚、健脾缓急,大枣补脾益气,生姜温胃散寒;多药配伍温补脾阳,调和气机,温而不燥,刚柔并济,共奏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之效。本次研究中,使用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与张欣等[3]研究结果相符。提示,黄芪建中汤加减能够有效起到促进胃肠动力、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不良症状等功效。但中医药治疗FD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深层次多样性研究,多方位探讨中医治疗FD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FD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常规[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4.

[3] 张 欣.香砂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24,541.

本文编辑:王 琦

R259

B

ISSN.2095-6681.2017.01.174.02

李玥瑶

猜你喜欢
症候汤加减气虚
更正说明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