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幼儿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2017-01-11 11:08王晓怡
好家长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幼儿

文 王晓怡

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幼儿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文 王晓怡

《指南》指出,集体生活适应能力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园从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入手,以节日、节气特征、园内外资源、周边环境等为主题线索,采用专题活动、渗透活动、社区活动等内容,借助游戏、表演、参观、调查、竞赛等活动形式,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并学以致用,获取理论到实践、实践到情感的提升,提高幼儿对自己在群体、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认识能力,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确立小班幼儿集体生活适应能力的目标及评价标准,提炼出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和途径,促进了幼儿集体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

生活适应 主题实践 价值

小班幼儿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积极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至关重要。社会化教育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相关,在终身教育中,心理调适、社会适应也是重要的目标。

(一)主题实践活动——促幼儿均衡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孩子活泼了、大方了,适应能力提高了。

1.学会了生活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更加热爱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秩序,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干,孩子获得了成功喜悦,他们做事井井有条,处事落落大方。

2.学会了学习

幼儿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主动关注,并有浓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增强了;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更可贵的是孩子们有了经验,在活动中想说、敢说、乐意说。

3.学会了做人

幼儿具有了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往能力,除了在园内孩子相处友好,他们乐意将自己心爱之物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有较强的任务意识和规范意识;幼儿具有同情心,会主动关心别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懂得了初步的社会公德和待人礼节礼貌,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二)主题实践活动——拓教师“资源”意识

看到孩子们的发展,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大家都认为:必须做有心人。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对老师的要求太高了,在活动中老师必须随时经常地调整预设计划,老师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去顺应孩子、分析孩子、调动孩子,将孩子引向更高的发展平台。教师心中装有孩子,眼中有了孩子,能尊重孩子需要、尊重孩子生活经验、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发现、大胆交流、主动表达。同时,教师们充分地认识到了环境资源的重要性,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身边的教育环境。

(三)主题实践活动——引家长观念改变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我们通过家园栏、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我们活动的目的和家长需要配合的地方,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收集资料,自身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意识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资源对孩子的影响,沟通对孩子的影响。他们会有意识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兴趣,家长们明白了孩子经验的积累对发展的综合影响,还会有意识地带孩子走向大自然、大社会,有些家长经常在双休日轮流带着孩子及孩子班中的同伴一起外出游玩,一方面提供交往机会,另一方面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四)多策略并举——拓宽实践活动方式

1.情感体验式

《指南》明确指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关心幼儿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注幼儿是否获得了体验,体验到了什么,应追求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来感觉表达自己的体验等。

例如:“夏之歌——关爱老人”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孩子们纷纷给爷爷奶奶送去自己的礼物;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给爷爷奶奶捶背,梳头等,所到之处都有孩子们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孩子们的一切举动带给这些老人们更多的是温暖和笑声。在活动之前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作业,调查《爷爷奶奶喜欢吃的食品》,孩子们总结出老人喜欢吃软的、有营养的、甜的食品,并把调查的结果自然而然用到看望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身上了,在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感动和关爱。

2.自主探究式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一个融合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放的、综合性课堂,实践活动就是给幼儿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发展。

如《秋之果》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地结伴进行挖花生活动。由于现在的孩子缺少动手能力,他们有的连花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何况是去挖呢!刚到花生地,就有孩子跑到老师面前问“花生在哪里呀?”还有的孩子却不能把花生完整地挖出来,他们又跑到老师面前问“为什么我挖出来的是破的呢?”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我们教师没有及时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发挥同伴的作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花生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可以把花生完整挖出来?”最后,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花生的特征和挖花生的技巧。

3.社会实践式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创新和合作的社会,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幼儿初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又是我们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例如《环保小卫士宣传活动》,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上街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各种环保旗帜和环保标志,行走在运城的街道上,告诉人们吸烟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感受了我是社会的一员,我也可以为社会出一份力。

开展“幼儿适应能力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是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它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更提升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让我们通过挖掘丰富的社区资源,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使幼儿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变得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幼儿园)

[1]廖巧玲.互动与渗透,大众媒介与儿童个体社会化研究

[2]吕修锋、许卓娅.试论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山东教育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沙漠里的精灵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