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深化国企改革动真碰硬

2017-01-11 19:55
紫光阁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央企业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极大激发了国企央企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中央企业思想上坚决看齐,工作上精准对标,落实上全面提速,形成了主动改、加速改、全面改的良好改革态势。

打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

打好打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2016年以来,国有企业坚持以改革促瘦身,以瘦身促健体,以瘦身健体促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把“压减”工作作为主攻方向,坚决瘦臃肿之身。管理层级多、法人户数多,一直是国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部署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国资委立即行动,当月就明确了5家企业先行试点,7月明确35家企业重点联系,9月部署中央企业全部启动,11月进行了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仅仅半年时间,“压减”工作就取得了可喜进展。到12月中旬累计压减法人单位1777户。在“压减”过程中,突出专业化,精干主业。该退的退、能压的压,12月中旬已有84家中央企业实现法人总户数净减少。突出集约化,精简机构。不断优化机构职能、完善集团管控,很多企业形成了“集团总部-专业化公司-生产单位”的三级管控架构。突出精细化,精益管理。以财务指标为依据逐户分析,坚决止损、降本节支,1—10月,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同比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6个百分点。“压减”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企业战略抓“压减”,既清历史“旧账”,也算未来“新账”;坚持结合央企布局结构调整抓“压减”,纵向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优化配置,横向减少同质化经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坚持早半拍、快一步抓“压减”,力争工作进度快于时间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消除央企切肤之痛。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落实去产能有关部署,用“去”为提高有效供给腾出空间。把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作为“牛鼻子”,截至10月末,中央企业去产能、清“僵尸”已完成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1万人,全年预计完成400户处置治理任务。中国铝业通过处置10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预计全年同比增利10亿元以上,在集团减亏控亏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中央企业带头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截至10月底,中央煤炭企业退出煤矿53个,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512万吨,完成率110.4%;分流安置职工31380人,完成率89.2%。中央钢铁企业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019万吨,完成率141.7%;分流安置职工29679人,完成率111.3%,超额完成钢铁行业化解产能任务。

三是把降本增效作为关键环节,着力健科学管理之体。2016年,中央企业在降成本上动真格,大力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用“降”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电信、航空、建筑、军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央企普遍加大了系统降本、技术降本的工作力度,努力压降“两金”、提高资金集中度。1-10月,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压降1.3万亿元,存货压降1.8万亿元,已完成全年“两金”压控总体目标。中煤集团、中钢集团、中国铁物、中国二重等4家企业加大扭亏力度,预计全年实现盈利。

四是把剥离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有效方式,积极减企业负担之重。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由试点转为在全国全面推开,试点的10个省市通过分离移交实现了“专业的机构办专业的事”,其他省市也取得积极进展,已有59户企业与地方协商一致,签订了移交协议。兵器工业集团驻黑龙江的5家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后,每年减少补贴5000多万元。

推动落实中央企业重组整合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方式。在2015年完成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的基础上,2016年继续推动对10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组。这些企业的重组,有力应对了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产业大调整的严峻挑战。

一是瞄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我国国家实力的客观需要,重组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比如,重组后的国家电投加快推进了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有力推动了AP/CAP三代核电产业化发展和核电国际化发展。重组前,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在行业中分列排名世界第6和第8,重组后中国远洋海运综合运力、干散货、油轮和杂货特种船队运力规模排名世界第一。

二是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重组。中央企业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是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尽快突破瓶颈,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比如,铁塔公司并不是三家运营商铁塔业务的简单拼盘,而是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之路。成立以来累计节约投资806亿元,节约用地2.1万亩。中航工业与国机集团实现航空锻模合作,联手把万航公司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端模锻件供应商。

三是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效率推进重组。推进产品结构趋同、区域布局重叠、目标客户相同、同质化发展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减少重复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比如,宝武集团成立后,通过整合规划原宝钢湛江基地和原武钢防城港基地,可以减少投资约400亿元,减少1000万吨新建钢铁产能。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两家企业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重合,重组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建材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

加快改组组建投资运营公司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作重点是要动真碰硬、真改深改,在改体制、改机制、改模式上下功夫。改体制,就是要改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体制,按照出资关系,明晰国资监管边界,优化国资监管内容,完善国资委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监管方式,提高国资监管效能。改机制,就是要改出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决策和执行机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改模式,就是要改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新模式,坚持产业为本、资本为魂,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产业实业,一手抓资本运作,推动产融结合、产能互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质量。

2016年确定的10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都把试点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机遇,呈现出积极主动、快马加鞭的改革态势。比如,中粮集团以“管资本”为核心,优化战略布局,形成了农粮、食品、地产、金融四大专业化板块平台;优化组织结构和管控方式,构建起了“小总部、大产业”体系,形成了“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招商局集团推动业务结构从“三大主业”向“三大平台”转型,推动实业、金融和投资与资本运营的协调发展,总部机构改革力度空前,万亿资产、千亿利润的企业集团总部员工不到200人。诚通集团以资本运营促结构调整,主导设立了3500亿元规模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还对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中国铁物进行了托管,推动企业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此外,2016年,国资委在转职能严监督、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中央企业党的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出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中央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企业
企业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