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就会有新奇迹

2017-01-11 18:16冯颖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下沙邻里杭州

2016年的杭州,以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颜值高到没朋友。

9月初,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楚楚西湖,巍巍钱塘,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杭州既有千年古都的历史气韵、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也有锐意进取的创新活力、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习主席用如此美词,向全世界介绍杭州。

巍巍钱塘,奔向东海。

每当我飞过钱塘江边名为下沙的地方,就会有个大“V”字撞入我的眼帘。

这片被浩荡江水勾勒围绕成大写“V”字的热土,就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查看2015年版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表示钱塘江的蓝色,把下沙这个“V”字呈现得更为清晰。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常来下沙,看着开发区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学城的一片片校园绿树成荫。

2016年9月下旬,我又来到下沙,采访开发区所辖的下沙街道高沙社区和白杨街道邻里社区。

社区是什么?以我个人之见,社区是政府的“细胞”,是政府最基层的组织。

搜索引擎的解释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聚集在某个领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有数据说,社会学家给社区下的定义多达140种。

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人与人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交往和亲密的关系”。

有关部门安排的采访对象是高沙社区的书记张尔根、邻里社区的书记张敏华。

高沙和邻里两个社区,在改革开放的杭州,既有普遍意义又有代表意义。社区服务的对象是人,政府的公共服务、民生工程,最终都会在社区体现。

两位书记都姓张。

老张书记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下沙人。男。生于1957年丁酉鸡年。

小张书记是外来的新杭州人。女。生于1981年辛酉鸡年。

老张书记的故事,有很多是原住民对家乡下沙的生活记忆;

小张书记的故事,更多的是异乡者和一座新城共同成长记录。

提起张尔根,张敏华连连说:“他是老大哥,很有想法,绝对是一个传奇。”

每天清晨,我的微信朋友圈就会跳出老张书记的推送,他送给朋友们的,有时是一首好听的歌,有时是一首优美的诗,有时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每天都有一两个,有些天多达六七个。

采访中老张书记送我一本《下沙围垦实录》。这本2014年出的书,以珍贵翔实的史料,让我更加详细地知晓,直到1953年,杭州市的版图上才有了围垦而成的下沙。

老张书记和高沙社区由另一位作家采写。我的视线和文字就聚焦在邻里社区,对准张敏华及邻里社区的一群新杭州人。

和众人印象中“朝阳大妈”那样的居委会干部不同,邻里社区包括张敏华在内的10个工作人员很年轻,年龄最大的生于1975年,最小的1991年出生,平均年龄32岁。

我所记录,是和下沙新城共同成长的张敏华及很多新杭州人的缩影——

因你来这里芬芳了四季

太多的、众多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杭州,或者正涌向杭州。

于是,就有了不断年轻化的杭州。

于是,苹果公司把亚洲最大的APPLE STORE开设在杭州。

于是,腾讯、网易、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把总部搬到了杭州。

而这些企业又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来杭州工作。

这就有了杭州这座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众多的年轻人创造财富,促进消费,而这些资源使得社会保险等有了基础及保障。能够让年轻人满意的社会保障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当中国的不少城市人口已在不断地趋于衰老,杭州却因有不断地涌入的年轻人,而充满了希望。

在浩浩荡荡进入杭州的年轻人队伍中,有位来自海宁的姑娘张敏华。

那个时间点是1998年8月。考入浙江省轻工业学校的张敏华,想到可以把户口迁入杭州,很有些高兴。

由此,张敏华成为千千万万新杭州人的一员。

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而下沙,正是年轻人高度聚集之城:14所高校的20万大学生,开发区里十几万的劳动者,使得下沙的大街小路上走来走去看来看去的,都是朝气蓬勃的青春面孔。

邻里社区,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社区,入住的近万人(人数经常在变化)平均年龄只有21岁。其中有不少已经是90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80%,服务着近万年轻人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自己也是80后。

2001年张敏华中专毕业,学工科的女孩找工难,就进企业当了仓库保管员。

她和邻里社区(其实那时还是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的结缘,始于2004年秋。

在企业的三年多时间里,张敏华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就连自己不加告知就被提前解聘这样的懊恼事,她也可以从中找到学习劳动合同法的理由。

进第二家企业后,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有文字和没文字的知识。在下沙七格租住农民房的她,每周总有几个晚上,坐公交车到市中心的成人大学读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她考出了一本又一本证书,每月工资也增加到近三千元。

当张敏华对我讲着她赶到城区读夜校,拼命吸吮知识的求学往事时,我有些走神。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月黑风高夜的画面,颠簸的公交车上,张敏华一会儿打瞌睡一会儿被震醒。单趟就有将近20公里路,上班辛苦一天再赶来赶去的劳累可想而知。

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外表弱小的女孩子如此努力、如此拼搏?!

惟有心中的梦想。

2004年秋季的某天,张敏华在报纸上看到白杨街道招聘社区工作人员。虽然待遇并不比她当时的工作好,可每周可以有双休非常吸引她,因为当时她所在企业每星期只休息一天。

而张敏华绝对没想到,考进社区之后的日子仍然是每周休息一天,甚至十几年的除夕夜都在社区和居民一起过。

听张敏华说以往,我觉得当年的她单纯得可爱:为入户杭州就考中专;为有双休就考社区。目的明确。心无旁骛。

时间流淌到2004年11月。某天张敏华接到白杨街道打来的电话。自此她成为一名社工。至今再没换过工作。

看似平凡的社区工作,因张敏华用心热爱,才有了与常人不一样的风景。

张敏华告诉我,到街道报到后没多久,时任街道主任找她谈话,说要交给她一个新任务,带两个人,去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组建新社区。

当时已有两年党龄的年轻共产党员张敏华,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

2005年2月8日是除夕。过了初一到初七的春节假期,张敏华走马上任。

在张敏华的叙述里,我看见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沿途没有垃圾桶。破塑料袋被风吹到路边,看起来成了灰白色长龙。路上挤挤挨挨都是摆小摊的车,卖吃的,卖玩的。杂乱无章,肮脏破败。整个社区不见一道围墙。打架、偷盗、恐吓。居住者走在路上人心惶惶,已入住的几家企业都准备搬离,宁可让员工去租条件差些的农民房。

上任后,张敏华首先搞了封闭式管理。为整顿秩序,公安派来一个民警三个协警。社区开始楼道巡查,星级评比。错时上班,每幢楼都有24小时值班的宿管员。

张敏华说的这些,在开发区给我们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1990--2007)》中有记载。我在第749页的第七编“党务政务”“三、社区建设”章节,读到了以下文字——“2005年2月白杨街道受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对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进行社区化管理,成立了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社区。2006年3月,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更名为邻里社区。邻里社区辖区面积3.3平方千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户数3654户,人口总数1.8万人。”

这是有关邻里社区最早的权威文字发布。

邻里社区辖有邻里中心、东尚国际寓所、和达自由港三个小区。

2016年的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我先后四次去邻里社区。

从下沙十一号大街转入十二号大街,我看见路边竖立着比人高的牌子,白底红字写着“白杨街道邻里社区”。衬托着这块牌子的红色,最高处形状有些像中国结,正中那个“中”和边上的字连在一起就成为“中国社区”。

第一次看见这四个字,我不免有些惊讶。全中国有几家社区敢称自己是“中国社区”?看来此社区有些不一般。

走过桥先进入自由港小区,再过一个门才是邻里中心小区。一幢幢红白相间的高层公寓矗立在芳草绿树中,餐厅、阅览室、健身房、酒吧、网吧应有尽有,住宅内空调、电话、热水一应俱全……这不是商务型酒店,也不是高价商品住宅区,而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

某次我在拍摄公寓楼外墙,偶然发现墙面上的楼牌,藏青底色上的白字,并不是“邻里社区”而是“出口加工生活服务区”,中文下方还有一排英文。

这正是邻里社区前世的记录,一个历史见证。

9月24日上午,我走进邻里社区服务中心,抬头就看见正对大门墙上挂着的两张大照片,照片说明写着:“2006年7月,习近平同志视察邻里社区”。

两张照片上都有张敏华。一张近景是习书记和小张一起翻看画册,另一张大场面是习书记走在社区的路上,脖子上挂着工作证的张敏华边走边向习书记介绍情况。

我把照片上的张敏华和眼前的张敏华两相对比,感觉经过十年春风秋月,而今的张敏华更有韵味。

根据张敏华告诉我的具体日子,我找到了相关文章。

2006年7月20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有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民工入住的下沙邻里社区调研。

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向习书记汇报,开发区针对“创业之区”、“移民新区”实际,围绕服务十多万民工,专门建设了邻里社区,以打造“青春邻里、成长家园”为目标,引导广大外来务工青年实现由“外地打工者”向“杭州新市民”转变,逐步打响了“青春邻里、温馨邻里、人文邻里、文明邻里”品牌,创立了“新杭州人”社区化管理服务的“邻里模式”。

在社区阅览室,习书记向民工询问生活和学习等情况,还关照社区干部:“多开展一些民工喜闻乐见的社区宣教和文娱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民工食堂,他看到一旁小黑板的“今日菜单”上写有10只各种荤素小菜、最贵的卤鸭仅4元一盘时,他欣慰地对有关负责人说:“一定要善待民工、关爱民工,特别是在盛夏时节更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让民工吃好、休息好,确保他们身体健康。”

习书记高度称赞了邻里社区的外来人口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指出:“应把邻里社区确定为外来人口管理优秀示范基地,继续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全面的服务,在管理上继续总结探索好的经验,为全省提供良好的示范。”

十二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张敏华为邻里社区一直在奉献。

张敏华说得很形象,社区初建时,年轻人下班后除了网吧别无去处。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或蹲或站,几元钱买一包瓜子花生,边吃边聊,一会儿,地上就是一堆白花花的瓜子壳花生皮。

眼前我听张敏华在介绍,这些年来,社区以亲情化管理、星级化制度、人性化服务,做到了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使入住的外来务工人员找到了真实而温暖的归属感。

在张敏华的讲述中,邻里中心2011年的改造称得上“脱胎换骨”,通过整治小店小摊,引进了美食广场、便利店等服务业,解决了流动摊贩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问题,完善了集餐饮、通讯、购物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业态。还设立了“何老师聊天室”、“知心姐姐热线”等心理危机辅导,为浙江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示范。

走上社区服务中心的四楼,我看见有间办公室门边上挂着金色牌子,红色镰刀斧头还有红字:市党代表、区人大代表。下面黑字写着张敏华接待点,接待时间是每周三、周五。

对面墙更是刷成大片红色,最高处有醒目的白字:“大事记”,下方有一条也是白色的横线表示时间轴,一个一个白色圆点标明年份,从2005年开始到2016年。某一年份边上以竖排的白色方块,记录着社区的大事: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浙江省百佳关爱农民工先进单位、浙江省党建示范社区、杭州市首批和谐社区等。

媒体报道也很多,2012年2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2014年8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社区服务新杭州人的“邻里模式”。至于省内的《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就更多啦!

而在服务中心一楼,整整一面墙上都是荣誉牌,我数数有18块。最中间那块看起来比较大,色彩也特别亮。我定睛细看,果然分量最重——大红国徽之下,第一排红字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第二排更大的红字是“示范社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时间是二〇一五年一月。

十八块金底红字的荣誉牌最上方有行大字:“荣誉见证成长,使命激励进步。”想来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自勉吧!

我在报道中看到张敏华个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直接问她本人究竟有哪些?

微信上她的回复是:“我不大记这些东西哎!”

再问,告诉了我一些荣誉的名称和时间:2010年“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奖”,2016年浙江省首批百名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省第二批千名好支书,省级G20先进个人。至于全国第五届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和省优秀社工等,获奖年份记不清。

“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的称号,真正恰如张敏华其人。

独自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最缺乏“家”的感觉。张敏华的努力就是一个目标:“社区一定要给这些新杭州人满满的归属感。”

来邻里社区工作后的每个除夕,张敏华都是在社区过的。2008年春节前夕的那场大雪,再次让大家看到了邻里社区的凝聚力,有近3000名外来务工人员留在邻里社区过春节,人数之多为历史之最。张敏华组织大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放电影,慰问演出,体育比赛……欢声笑语使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真切感受到了社区、乃至杭州这座城市对他们的关爱。

张敏华的名片最上方,印着邻里社区的标识:一个既像人字又像屋顶之下,有两个抽象的人欢快起舞——这就让我想起在社区听到无数次的那句话:“五湖四海皆邻里,邻里社区我的家。”

在社区,张敏华很像个知心姐姐,感情受伤的打工妹有她开导,想找对象的年轻人她来搭鹊桥,找定对象她来主持婚礼。

张敏华笑眯眯地告诉我:“冯老师,我们社区去年七夕办鹊桥会,今年七夕吃喜糖。我这个社区媒婆好欢乐好开心啊!”

我看到8月9日(七夕当天)她在的微信上发的“九宫格”照片,其中一张写着:“喜糖甜蜜蜜,明年的今天若有满月酒喝,再累也乐意啊!”

我和张敏华走在社区服务中心四楼。看见健身房里摆着乒乓球桌和台球桌,排练厅里一圈墙上都是曼妙的芭蕾舞剧照,小剧场里是一排排的座椅。

张敏华还在介绍:“我们的服务目标,是让所有居民生活更美满,想看书有阅览室,想学习有市民学校,想锻炼有健身房,想唱歌有小剧场,想跳舞有排练厅,想看电影有小广场,想家了我们还有聊天室。”

张敏华说过多次,看着邻里社区的小伙子大姑娘,就仿佛看到了十多年前刚来杭州的自己。她希望将十多年来自己在杭州收获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张敏华已实现了梦想小目标。而今天她的一切辛劳一切忙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新杭州人,实现一个个的梦想。

每次有新员工入住社区,张敏华这个社区市民学校的“校长”都会给大家上一堂课,介绍自己从一个中专生,边工作边学习取得本科学历的经历。由于年纪相近、经历相仿,很多人听后产生了共鸣,从而倍受鼓舞。

在我的采访中,张敏华再次回望自己的成长路,觉得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新杭州人,她为这座城市奉献青春,杭州予她深切关怀和丰厚回报;

作为一名特殊的大家长,邻里社区因为有她,而芬芳四季。

每个故事都有岁月痕迹

杭州的氛围拼搏奋进,只要你肯进取就有成功的希望;

杭州的氛围公平务实,只要你有能力就有创业的平台。

杭州的成功,是年轻人的成功。出身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杭州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看到了诗和远方,正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轻人,相逢在邻里社区。

我请张敏华介绍几位采访对象:老家和杭州距离最远的;入住邻里社区时间最长的;来邻里社区后创业最成功的。

于是我先后见到了来自青海的马么由来,在邻里社区生活工作了13年的陈燕飞,已在杭州、宁波两市创办了多家餐饮公司的李仕芬。

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曾经在电视访谈中说:“美食叹人生”。

对远走他乡的游子而言,很多人的乡愁,惟有家乡的美食方能消解。

我第一次走进邻里社区的美食广场,就被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各种特色美食搞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出于对面食的偏爱,我一眼看见了“西北拉面王”。边上有“清真”标识。档口里面的墙上挂着一面三角旗,紫红底色上,有金色的字“模范美食档口”,三角的两条斜边也是金色的流苏。

档主来自青海省,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我问了他两遍,最后写下了“马么由来”四个字。看他的穿着打扮,是回族兄弟。

1982年出生的马么由来2001年就到杭州卖拉面了,2011年进入邻里社区美食广场开办了拉面档口,并和老婆入住邻里中心11幢。

他说自己做的拉面味道很好,关键在盖在面上的牛肉都是从青海空运过来的。既然敢称自己是“西北拉面王”,那必须保持西北的原汁原味。

小马评论说:“杭州的牛肉没有我们西北的好。”而清真餐饮中牛肉是主要食材。他的一儿一女,来杭州一段时间后又回老家了。因为在杭州小学读书,很难吃到清真中饭。

这天是9月26日。杭州阳光灿烂。最高气温超过32度。我和马么由来都穿着短袖衣服,还要享受凉凉的空调。

聊着聊着,小马拿出手机,给我看他姐夫刚发过来的照片,房屋田野一片白茫茫。他感慨说:“杭州这里还这么热,可我老家已经下雪了。”

邻里社区的秋热,对比青海某小山村的飞雪,无言地显示出这两个点地理位置的遥远。

小马说这几年农历过年自己都留在邻里社区,一是他们不过春节,二是过年回家的车票实在不好买。“我们赶去上海坐火车,36个小时才到西宁,还要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

最近几年春节期间“西北拉面王”的生意都不错。说起这,一脸憨厚的小马眼睛眯成了月牙。

工作和生活都在邻里社区,小马的开心都在笑容里。

和最远的马么由来谈过,张敏华又给我请来了在邻里社区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陈燕飞。

现为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宿舍管理员的陈燕飞,身穿浅蓝短袖工作服,手上摇着小扇子,和我谈起了在邻里社区十几年的经历。

我第一次听到陈燕飞这个名字,是在张敏华给我看的照片上。她说照片上的这些人都已经在邻里社区住了十年以上。

张敏华指着照片最中间那位:“他的婚礼是我主持的,他人生的大事比如娶妻子、生孩子、买房子、买车子都是在邻里社区。”

老家在新安江的陈燕飞2003年来到东芝杭州公司,当时还没有邻里社区,入住之地叫出口加工区生活服务区里的东芝公寓。2004年陈燕飞遇见现在的老婆,2007年5月在社区举办了婚礼。年底女儿出生。2008年买了人生的第一辆小轿车。2010年用多年的积蓄在老家盖了新房。2012年在下沙买了商品房。2014年9月女儿入读启源小学,现在已经是三年级学生。2013年陈燕飞给自己换了车,今年5月又给老婆买了辆车。

以前的陈燕飞是生活在邻里中心,现在的陈燕飞是工作在邻里中心。

我说想去东芝员工公寓看看,张敏华也说一起去。

打开楼道的保安门,陈燕飞告诉我这幢是女员工宿舍。他笑着说:“我是这幢楼里唯一的男人。”

东芝公司现在租了邻里中心两幢楼作员工宿舍,5幢住女同胞,4幢住男同胞。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一百多年轻人,大多数是80后,也有一些90后。

东芝公司在下沙,建有年产超过24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全球生产基地。

听我问产品,陈燕飞指着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说:“这就是我们公司在下沙基地生产的。”

我看到经典黑底上,有灰色的TOSHIBA标识。

宿管办里还有位女工作人员。墙上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钥匙。陈燕飞说宿管办24小时有人值班,每个房间的钥匙都放在这里,每个员工进房间都要来拿钥匙。这样年轻人的进进出出管理人员心中有数。

宿管员的职责除了管理,也要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收快件。房间的一角,堆着一个一个叠起来的包裹和纸箱子、盒子。女宿管员说:“现在的年轻人,吃的用的都是网购,我们每天都要收这么一大堆东西。”

陈燕飞谈到和邻里社区的缘分,言辞间很多欣慰。“我是社区里第一个结婚的,社区帮我做了很多工作,张书记还主持了我的婚礼。”

陈燕飞的婚礼办得有些高调:《钱江晚报》登了很大一块版面,电视上也有报道。凡是有关邻里社区的报道,陈燕飞也是经常露面的人物。

虽然已经时隔多年,但说到婚礼,喜悦仍在陈燕飞的眉眼间。

至于在邻里社区成功创业的典型,张敏华认为非李仕芬莫属。她边说边打通了李仕芬的手机,忽然又想起李仕芬去了台湾考察餐饮。

我和李仕芬约定等他回来谈。

期间我和李仕芬在微信上聊了许多。

生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农村的李仕芬,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了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他读了一年高中就辍学,打工攒钱补贴家用。又省吃俭用入读黄冈烹饪学院。2001年,刚满20岁的李仕芬毕业后入职某酒店,从实习生做到了行政总厨。

老家那里的经济不景气,餐饮行业也萧条。为了让辛劳一辈子的父母有更好的晚年生活,李仕芬辞去总厨工作,独自到杭州打拼。先在下沙的企业食堂打工。2005年开始创业,做的还是餐饮,主要承包团体快餐。2008年入住邻里社区。

“在杭州漂泊了这么多年,租住过的地方不少。唯独邻里社区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特别是邻里社区居委会对我们这些外地来杭州打工人的各种关怀。2009年我在邻里社区开办餐饮广场,汇集全国各地风味小吃,希望许许多多像我一样从外地来杭州务工的人,能够吃到自己家乡的美食。”

“因为经历过了穷苦,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我特别珍惜政府、特别是邻里社区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后来餐饮广场始终以‘做好地道的家乡风味,用最实惠的价格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为宗旨,慢慢的在邻里社区乃至开发区影响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周边省市政府部门来考察调研,其中就有宁波高新区管委会考察团。2013年,在邻里社区居委会和张敏华书记的大力支持下,我被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优秀餐饮配套单位,引进到宁波高新区,在那里创办了分公司,把邻里社区的餐饮模式成功地移植到宁波高新区凌云公寓(新宁波人蓝领公寓)。”

这两段长长的介绍,是李仕芬发给我的微信。

之后,他又发来一段文字:“冯老师,我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对于邻里社区,我一直把她当作我人生中的转折点和事业上的娘家,讲述起来或许有些啰嗦,请您谅解。”

我之所以实录李仕芬这些微信,是因为他的真情实感。

我怕转述会降低他的情感温度。虽然他只读了一年高中,可是打工时的李仕芬喜欢阅读,勤于思考,所以才会有以上用词准确的表述。

李仕芬创办的杭州品泰公司,承包了邻里中心的主题餐厅,2011年邻里社区整治管理所有的饮食小摊,李仕芬和社区签约,投资几百万,建起了美食广场。

邻里中心的美食广场和主题餐厅都是从早到晚营业,每天凌晨5点到深夜11点,总有几个档口亮着灯,用热乎乎的美食招呼早起或者是晚归的劳动者。每天早上的用餐人数总在2000以上,九个档口井井有条,基本不用排队。即使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游子也能在这里品尝到家乡的美味,以慰藉纾解乡愁。

重阳节前夜,我告诉李仕芬明天去邻里社区,为此他特意从宁波赶回来。

李仕芬这样安排工作时间:周一周三在邻里社区,周二在大学城,周四周五在宁波,周六机动。至于星期天就留给女儿,或者练书法、打太极,从体能和精神上充电。

重阳节的中饭,我品尝了美食广场的面食。我和李仕芬两个人,买了一碗臊子汤面,一碗臊子拌面。再加一个大份韭菜鸡蛋手工饺子。共付25元钱。

面条口感筋道,臊子切得大小均匀,肉末肥瘦搭配正好。我吃光了面条,饺子却是怎么努力都吃不完。

我问李仕芬:“是不是因为你去买,分量才特别多、价格才特别便宜啊?”

他回答不是。因为在邻里美食广场,每个裆主对所有食客都一视同仁。

美食广场和主题餐厅的各个档口,价格由李仕芬的品泰公司控制。定位在一份菜或点心的价格从1元至10元,有不少是2元3元一份。

可李仕芬告诉我:“冯老师,我可以自豪地说,档主们跟着我干了这几年,已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买房买车了。”由此可见老祖宗说的薄利多销,事实还是有利可图。

饮水思源,知足常乐。是我和李仕芬交谈中听他一次次提到的词。他一再说:“感谢政府的政策支持,造就了今天的我。”

李仕芬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现在每年暑假,他都会带着女儿回黄梅老家,让女儿过农村生活。

怕我不知道黄梅县,他还特意介绍:“就是黄梅戏的发源地。”

我记忆中黄梅戏是安徽地方戏,严凤英马兰等黄梅戏名角,不都是安徽人啊?

李仕芬再加解释,老家是鸡鸣三省之地,和安徽安庆一样有采茶调,黄梅戏真正的起源地就是黄梅县,要不怎么会叫黄梅戏呢!

我觉得他的名字有些女性化,随口问了句。他说父辈没有姐妹,他是长孙,爷爷想抱孙女,就给大孙子取了小姑娘的名字,之后还真的有了孙女。

从他的名字说到公司的名字。为公司取名“品泰”是追求品德如泰山。李仕芬尊崇“踏实、拼搏、负责”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李仕芬递上他的名片,我看到名字边上印着杭州和宁波两个手机号,名字下写着:董事长/总裁。

其时正向他提问,我顺手把名片夹进了采访本。

待我开始写有关李仕芬的文字时,才发现这张名片不一般。

我注意到,名片的另一面印着淡灰色的世界地图,竖写的黑色毛笔字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中间有一方类似印章的红字,红线框里是“品泰餐饮”。

名片正面一角有黄黄绿绿的两个LOGO,上面的图案有五片黄叶,中间淡黄,边上色彩渐浓呈现金黄向外辐射,黄色图案下还有绿色向两边伸展细细长长的两片叶子,黑色中文小字是:凌云餐饮美食广场;下面的图案是一黄一绿对起来的两个几何体,既像玩具积木又像围墙,黑色小字是:邻里美食广场。

我在微信上问李仕芬,名片上的文字、LOGO以及世界地图有什么含义?

李仕芬的语音回答听起来有许多噪音,他说自己在出差,坐在高铁列车上。

果然,我听到有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声音,提醒旅客进站上车。

说到两个公司的LOGO,李仕芬介绍含义还是蛮大的——凌云美食广场那个,上面被我看作是叶片的其实为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细长的两片绿色,内涵更加丰富:既是托起太阳的手掌,也是充满希望的禾苗,还是展翅高飞的鸿鹄。

邻里美食广场的LOGO,我基本看对了,两个几何体就是“邻里”拼音的第一个字母“L”的大写,两个“L”一上一下对起来围成一个建筑。

对此李仕芬解释:“我的企业是邻里社区培育出来、从邻里社区起步走出去的,我一直把邻里社区当作创业的家园,两个大写的字母围起来就像一座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觉。”

至于名片背面“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这八个字,李仕芬说“诚信”是自己做人做事的宗旨。用中国书法呈现诚信宗旨,因为毛笔字是中国文化的极好体现,有深刻底蕴。所以李仕芬希望把自己的座右铭,以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名片上,有一点中国风的感觉。

李仕芬认为中国书法有修身养性作用,家里书房备有文房四宝,他有时也会提笔练练毛笔字。

有关名片的所有想法都出自李仕芬的思考,虽然设计请了广告公司。他坚信有诚信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把公司的业务做大。所以才在名片另一面印了世界地图。

我有些感慨,李仕芬,这位出生于1981年的创业者,心胸眼界都够开阔。

他从湖北山村走出来,走到改革开放很前沿的杭州,又走到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可他并不到此止步,他的梦想舞台,已经放眼世界。

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某天,我收到李仕芬发来的微信,定位显示他是在大洋彼岸。

我又觉得,这不是也许而是必然。

就如众人都知道的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已经把世界地图印在名片上的李仕芬,迟早会走向世界。

马么由来、陈燕飞、李仕芬的故事,毫无例外地保留着岁月痕迹。

千里万里走到一起

采风正逢双休日,陪我们去采访点的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搞宣传的小潘、小黄。

一路行来,知道这两位也都是新杭州人——70后小潘是江苏人,军校毕业分配在杭州下沙,转业后也留在了下沙。80后小黄的老家远在东北,考进下沙大学城中的浙江传媒大学读书。

小潘小黄的共同点就是娶了下沙姑娘,于是房子孩子都有了,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我没有采访小潘小黄,请他们谈作为新杭州人的感受。

但他俩的笑口常开已经告诉了我答案——哲人曾说:幸福不一定用语言来表达,更有愉悦心情的显现。

2016年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清晨,下了几天雨的杭州一片蓝天白云。

张敏华常说,社区工作既要关注老,又要关注小,更要关注年轻人:于是社区经常搞很多活动。过年有“社区春晚”、暑假有“小候鸟”班,七夕的时候有“鹊桥会”,重阳节还有“百家宴”。

第一次到邻里社区,张敏华就告诉我,今年重阳节还要举办百家宴。因为去年办了之后,让社区里的邻居尤其是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老漂一族”,结识了很多新朋友,邻里之间多了走动。

从自己老妈身上,张敏华看到了来杭州子女家,帮助照顾第三代的老年人的不适应:杭州话听不懂,普通话不会说。外出乘不了车,就连在小区里,上下楼坐电梯都搞不清楚。

百家宴是邻里社区帮助外来老年人融入当地社会的暖心举动。这样的关心当然不止这一个。张敏华为社区外来人员60岁以上老人办理杭州公交优惠卡,看起来似乎是件小事,其实质却意义重大——公交优惠是一个城市一个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是否可以享受这份福利,曾经是市民和非市民的分界线。

邻里社区里不少老年“新杭州人”,享受到了这份政府福利。

重阳节午休时间,我在邻里社区的养老中心,看到张敏华正忙着准备晚上的菜。见到我,她又问“冯老师,你要吃啥?我给你做。”

那时张敏华已经做好了卤鸭爪、排骨炖芋艿、红烧油豆腐三只菜,并已经洗干净一条鱼,说是鱼必须现烧现吃味道才好。

养老中心是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套,厨房、卫生间,电视机、空调、洗衣机设施齐全。靠墙有一圈沙发。卧室里摆着两张床,铺着簇新的被褥。

我问张敏华:“这里不是日托养老吗?怎么还要准备睡觉的地方?”

张敏华边照看锅子里的菜,边回答:“老年人起得早要午睡,还有子女住宿舍的家长来看儿女这里就是‘旅馆,所以我们添置了这些被褥。”

等张敏华烧好菜,我们离开养老中心。社区广场大屏幕上,一直在持续滚动播放重阳节的公益广告。

邻里社区今年的重阳节活动有好几项,上午有为老人免费体检和理发,社区还为老人准备了礼物。毛巾、长寿面和洗涤用品放在红礼袋里摆满一地。工作人员说,红礼袋是祝福老年人生活红红火火、健康长寿。

下午3点钟左右。天色转阴。大风骤起。我问张敏华:“风这么大,晚上的百家宴还办吗?”

张敏华说负责百家宴的是吴梦,具体情况得问她。

走到离社区服务中心不过几分钟路的百家宴现场,我看见瘦小的吴梦正顶着大风和保安在挂横幅。边忙边嚷嚷:“不行啦,风太大了,我都快站不住了。”

我和吴梦走进一楼楼道避风。正好有电梯下来,我们就直奔最高的16楼。

吴梦说她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后,住在建德的父母不想独生女离家太远。正好开发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吴梦考上了,先在闻潮社区工作,2013年来邻里社区当党支部副书记,今年1月任社区主任。

站在高处的大窗前,我指着附近高高低低的楼问吴梦:“这一片都是你们社区啊?”

吴梦被风吹得说不出话,只是点头,摇头。

下楼我看见,三块红底黄字的横幅已经挂好。

大楼正门挂着的那条写清楚了当晚的主题“情暖重阳,温馨久久,幸福邻里,和谐家园——2016邻居节系列之自由港第二届百家宴”,其他两块一块写着“你好,我们是邻居”,另一块写着“感恩父母,孝敬老人,共建和谐”。

十八张大圆桌排成两排,金黄色的凳子在红红火火的横幅下很是亮眼。

大楼里一个一个窗户亮起了灯。

已经报名参加的人下班急匆匆回家,把早就准备好的食材做成美味佳肴,端下楼和邻居们分享。

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走过路过都要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还可以报名吗?我马上去端菜。”

天色渐黑。到了家家户户展示厨艺的时刻:广西人端上大盆有酸有辣有麻的肉,山东大哥拿来了大碗韭菜炒鸡蛋,手里还抓着大把蒜瓣。新安江大嫂一锅酸菜鱼才上桌就伸进来七八双筷子,四川小妹的红烧肉吃起来带辣味……

也有下班买了七包八包熟食直接就来的,一边打开包装一边检讨:“我们烧菜水平太烂,还是买的味道好。”

地上有堆成半人高的青岛啤酒箱子,桌上酒的品种五花八门:大桶的北京二锅头,小瓶的绍兴酒五年醇,也有装在矿泉水瓶子里的土烧酒。

主办者提供的消毒餐具中有玻璃杯,可我看见所有人都是大碗喝酒。

衢州奶奶和安徽外婆在聊天:“时间过得真快啊,去年百家宴的味道还没忘记,又是一个重阳节啦。”

我在这张桌吃个鸡腿,又去那张桌舀了酸菜鱼,吃一口椒麻鸡让我倒吸凉气,幸好有甜甜的卤鸭来吃进口。

听着耳边南腔北调,我问了几位爷爷奶奶,有四川的,有黑龙江的,还有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都是儿女在开发区工作,买了房把爸爸妈妈公公婆婆接来享受天伦之乐。

对各家各户端上家乡美味的百家宴,老人们都觉得很好。这样既可以一起品尝舌尖上的美味,也可以一起畅谈邻里情。

张敏华烧的葱油鱼终于端上来了,经品尝,大家认为味道还不错。她花了几个小时烧好的满大盆鸭爪,才上桌就被瓜分光。

当晚9点,张敏华在朋友圈发了多张百家宴照片:“谢谢各位的美味佳肴,今天就是冷了点,不过心是热的。明年一定给大家搭个棚子。”

重阳节的主角是老年人,每年的暑假班就是为小候鸟办的。7月6日,2016年的暑期班开班。有来自湖南的予晨和林林,也有来自江西的小勤,还有不少是浙江省内各地的小学生。叽叽喳喳一片带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很开心,很热闹。

开班第一天,张敏华到场欢迎孩子们,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写着每个人名字的小桌签。

我在张敏华的朋友圈看到,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在介绍小候鸟的活动:7月11日到22日中有6天她发了小候鸟的“九宫格”照片,54张照片记录着小候鸟笑哈哈的暑假生活,也记录着杭州这座城市对小候鸟的真切关爱。

张敏华操办重阳节百家宴和小候鸟暑假班的用心用力,让我眼前浮现出《孟子·梁惠王上》的那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的所作所为,是在身体力行两千多年前儒家文化的民生理念。

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她也传承着中国的美食文化。

我觉得张敏华对厨艺颇感兴趣,是因为看到她有说:社区就是一个厨房,社区团队的水平高,就能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让小区的居民都爱吃。

也因为听说重阳节我去邻里社区参加百家宴,张敏华立马回应:“我给你做好吃的。”

更因为她常发美食照片,还写下这么段话:今日下厨房,洗手做汤羹……

我由此在微信上问:“你对自己的厨艺很有自信?”

张敏华回复:“做菜更多的是一份爱而已,有了爱,味道会不好吗?”

有爱的菜当然会有好味道。

就像百家宴上各地的特色美味,也是因为有爱,才会千里万里地走到了一起。

全球每天搭乘地铁出行的人很多很多。

开往下沙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地铁中,年轻乘客比例最高的。

2012年11月24日上午,浙江省首条地铁——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历经十年谋划、五年建设的杭州地铁1号线全长47.97公里,共设车站31座。线路为“Y”状半环形骨干线路,南起萧山湘湖站,在九堡客运中心站分道,分别止于下沙文泽路站和余杭临平站。

四年过去,现在1号线在下沙“Y”型的终端已延伸到江滨站。

邻里社区的居民往返杭州市中心,不仅可以乘坐方便的地铁1号线,还有几趟直通车,如从马市街开往下沙高教园区东区的401公交车,在邻里社区门口就有上下站点。

这样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到邻里社区。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曾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五十多年过去了,历史走到今天,这篇著名演说影响了全世界无数人。

虽然邻里社区的新杭州人,不一定人人都知道马丁路德金的这篇演说。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梦想。

如果没有梦想,马么由来不会从青海的小山村来到杭州。

如果没有梦想,李仕芬不会把世界地图印在自己的名片上。

大数据表明,在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中,杭州赫然在列;

杭州的动漫、休闲、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等行业,对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年轻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由此,就有了“海内皆知己,天涯共邻里”的话语,就有了邻里社区服务中心玻璃大门上“五湖四海皆邻里”的红字。

10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加速破除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真正做到新老城市人,同城同待遇。

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十三五”规划里我看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依我之见,“共享”是加快发展的关键词,因为只有共享,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才。

有关数据表明,在二三线城市,政府需要投入超过10万元,才能保障一个人享受到包括医疗、教育、生育乃至交通等公共服务。邻里社区“老漂一族”的公交优惠卡就是由政府买的单。

人们选择在哪里生活与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看哪里的环境适合自己以及后代的发展而决定的。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抵达幸福的杭州,在这里孕育万千梦想。

梦想照进现实。越来越多的新杭州人在下沙成家立业。

我看到吴梦穿婚纱的美图。金秋十月她结婚了。对1988年出生的吴梦而言,人生之路,邻里起步。虽然她的第一份工作不在邻里社区,但她的人生大事结婚是在邻里社区。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有44%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杭州、苏州、南京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比去年增加八个百分点。

10月20日,2016年秋季招聘会在下沙文化中心广场举行,有161家企业推出的五千余个岗位,吸引住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来自公安局的数据称,下沙人口最高峰值曾达70万人,常态为56万左右。像潮汐一样涌来涌去的流动人口,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因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所有人喊出了欢迎口号:“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

青春。活力。创新。和谐。是邻里社区给我的真切感受。

而工作生活在邻里社区的张敏华、李仕芬、陈燕飞、吴梦……等新杭州人,用各自的故事告诉世界,有梦想就会有新奇迹。

作者简介:

冯颖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下沙邻里杭州
杭州下沙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邻里图书馆
杭州龙井茶园
长乐下沙的前世今生
邻里之间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杭州旧影
新城公交线路优化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