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家风,滋润三代

2017-01-12 08:32楼伊菁
莫愁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不争家风奶奶

☺楼伊菁

清正家风,滋润三代

☺楼伊菁

幸福的一家人

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孝顺老人、勤俭节约的家风代代相传,三代人的大家庭里充满了祥和与欢乐。

父亲杨林祥今年82岁了,曾经被评为上海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优秀党员,他和妻子同在公安机关工作了大半辈子,他担任市公安局交通处副处长,几十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妻子除了工作,还一副肩膀挑起了这个家,孝敬老人,抚育孩子,夫妻两人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滋润着孩子的成长。

孝敬老人

杨林祥的二女儿杨丽敏至今难忘,小时候曾将舅舅送给她的一个桔子带回家给奶奶吃,父母为此一直表扬她。从记事起,当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杨丽敏就看到爸爸妈妈将好吃的菜先挟在奶奶的碗里,爸爸还一再说:奶奶年纪大了,要让奶奶先吃……

在父母的影响下,姐弟仨从小就将奶奶放在第一位。杨林祥曾经外派工作两年,那时奶奶瘫痪在床,母亲要上班,姐弟仨就轮流担起照顾奶奶的重任。在厂里三班倒的大女儿杨丽华理所当然地睡在奶奶的身边服侍,而当时还在上中专住校的二女儿杨丽敏则特地买一辆自行车,姐姐上班后,她就从学校里赶回来给奶奶喂饭。晚上,照顾奶奶的担子落在下班回来的母亲身上。灯下,母亲一针一线为婆婆缝制衣服,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揩身换洗……

在父辈的影响下,当母亲1992年突发中风瘫痪在床时,女婿和媳妇也来轮流服侍。现在已经上班的孙女每周休息日也会赶来,陪奶奶在小区里散步。孩子们上班后第一个月的工资都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衣服、买点心。在邻居的眼里,这家的孩子都非常懂事孝顺。

勤俭节约

杨丽敏感叹:从小父母就教我们节约。按说,我们家的条件不算差,但父母的钱都资助了穷亲戚朋友。记忆中,家里的鸡蛋都是留给客人吃,从来不舍得自己吃。亲戚来时没带什么东西,但送他们走时父母总是把火车票、布票塞在他们的口袋里……我有个同学家里姐妹四个,父亲做竹匠,母亲没有工作,每月15号,我妈总要筹20元钱借给我的同学。

在父母的教育下,我20岁就不再用父母的钱,这么多年来我们姐妹兄弟也从来没有为金钱上的进出叽叽咕咕过。

又何尝是杨丽敏这一代子女,杨林祥的孙女杨芸从小也养成了节约的习惯,用她的话来说,你们节约我也节约。虽说是独生子女,杨芸从小穿校服,大热天也不舍得开空调;现在上班了,在外企工作需要注意形象,但她绝不会多买、滥买服饰;当父亲建议她买辆车上班方便时,她觉得暂时不需要;她给父母买最流行的手机,自己用父亲用过的手机……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会不争

杨林祥夫妇都是19岁入党的老公安,杨丽敏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没有一星点肉味,父母都把家里仅有的肉票捐给更困难的人。那个年代,每年机关加工资都有靠档的额度,可母亲总会把自己的额度让给人家。

杨丽敏现在还念念不忘,父母很低调,从不让孩子以警察家庭的子女为由搞特殊化。儿子杨李伟则赞叹说,父母对外面的不计较,与人不争,看上去吃亏了,实际上却得人心。父亲口碑很好,只要他出来讲一句话,很有影响力的。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很晚还没回来吃晚饭。杨李伟沿着父亲回家的街巷一路迎过去,竟发现已经下班的父亲饿着肚子,还在轮渡口指挥交通,父亲说这里秩序太乱了,不疏通不行!

杨李伟说,父亲在待遇上与人不争,但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却爱管闲事,争揽份外事。而他一旦与人讲起道理来,往往几句话就讲到点子上,令人佩服。邻居违章搭建,父亲过去讲了一句话:你的搭建影响到人家走路,你肯定是不对的。他只要讲话了,不会有人反驳,人家心服口服;动迁有钉子户,动迁组第一个来找我父亲去做工作,父亲一句话就撸平了人家的不平衡心理。在父亲的榜样力量带动下,我们从读初中开始,就从不与他人吵架,只会以理服人。

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说:“人家享受是人家的,你们没有必要和人家比。”不争,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攀比。杨李伟回忆,从小父亲在读书成绩上对孩子没有苛求,但在个人品行上要求很高。他感慨说:如果当初没有父亲严厉的管教和清正严明的家风,也许不会有我们今天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不争家风奶奶
张之洞的“三不争”
给奶奶按摩
艾草
奶奶喊你吃饭啦
不争与争
奶奶驾到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