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使用生化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前景

2017-01-12 02:16田建清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

田建清

(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西孝义 032300)

我们知道,以往农业生产上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曾经极大地增强了我们防控能力,为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正因为农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不可缺性,才使得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过量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的“农药公害”问题变得日益尖锐突出。

1 我国农药市场发展概况和生化农药使用的现状

1.1 我国农药市场发展概况

国家农业部2011年6月15日出台颁布了1586号《公告》,停止22种高毒农药的登记受理和生产许可,并规定于2013年10月31日起已全面停止销售和使用特丁硫磷等10种高毒含磷农药。今年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针对狠抓高毒农药的管理答记者问说,现在高毒农药这几年国内已禁用了39种,还有12种限定只能在非食用作物上使用,高毒农药使用量比重已经从本世纪初的35%下降到2%,下一步还要本着“时机成熟一个禁用一个”原则分步推进,现在已经列入计划的近两年还将继续淘汰3个。随着我国不断淘汰或限制高毒农药政策和制度的出台,更加有利于今后研发生产以低毒无毒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结构升级。

1.2 生化农药使用的现状

从目前生化农药使用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农民长期以来首先是习惯了化学农药的高效快速性防虫治病害,其次是本身又缺乏保护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操作技术性强,施用条件的要求较高的生物农药的认识,停留在“使用成本高、见效慢”认识误区,而且产出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较难实现更高价值利益回报,导致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市场化低不易推广普及,不能健康有序发展。在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食用安全的今天,传统化学农药因其高毒高残留难以继续占据市场主导,生物农药短期内制约瓶颈又难突破,顾及人们追求“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生活理念,以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推广应用高效、经济、方便、低毒、低残留、对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安全的生化农药,也就是不偏废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农药等一些有益环保健康的物理、生态、农业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将是今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流和方向。

2 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利弊

2.1 使用化学农药的利弊

首先,使用化学农药的弊端。所谓化学农药就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功能的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化学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适应面广、操作简易、规模巨大、作用快速、效果显著和可以应急等诸多优特点,其次,使用化学农药的好处。使用化学农药的弊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盲目地加大剂量、增加用次以及缩短施药间隔等乱用和滥用造成的。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抹杀化学农药对于杀灭害虫、保证农作物稳产、丰产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完全否定或者缺乏科学根据地断言生物农药将很快取代化学农药更不可取。

2.2 使用生物农药的利弊

首先,使用生物农药的弊端。但是生物农药使用技能难掌握;防治效果较为迟缓;施用增产效益不明显;况且生物农药是活体生物农药,有效活性成分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温湿度、光照和酸碱性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这些都成为掣肘生物农药生产发展的“门坎”。

其次,使用生物农药的好处。相比于化学农药,现在,生物农药的内涵已大大扩展,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都属于这个范畴。生物农药多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毒性通常相对比传统农药低;对防治对象的选择性强,可以专一性作用于靶标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还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对人畜等生物比较安全,与环境的相容性好;对天敌比较安全;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另外,像施用寡糖、腐植酸类生物农药还具有增强植物免疫能力的作用。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使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性和巨大的潜力不断显示出来。

3 使用生化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对策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对立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双赢关系。进一步加快以生物与化学相结合,即通过对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结构改造相混配、复配合成的生物——化学药剂的生产和使用,既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弥补了生物农药缓效、使用成本较高的缺点,不仅有效地保护庄稼免受害虫和稳定的生育能力,并避免很多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3.1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观念

化学农药对人与环境的危害影响大,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缓慢,农民在拒绝高毒农药,接受生物农药时还存在心理和认识上的误区等,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相关企业应主动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展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可追溯的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对生化农药作用发挥和效益对比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不违规滥用农药诚信道德意识进一步强化,逐步实现主观主动和行动自觉。

3.2 加强扶持引导,政策补贴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从源头上强化管理,限制高毒农药随意购买使用,改变传统用药的习惯。同时,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对新型生化农药产品实行适当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及其他补贴政策,是生物——化学长足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国家近年来开始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这进一步为提高生化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比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3 加快推广应用,倡导绿色

结合农作物病虫害的特性、土壤与气候特点,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和应用的技术含量高、低毒性和副作用,破坏绿色生物化学农药药具有良好的效果,不断提高药剂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低毒、高效、安全生化农药的广泛推广使用,必将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赢来广阔的市场,美好的前景。

3.4 大力开发生物农药,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搞好病虫害的抗性治理

生物农药是二十一世纪农药发展的主旋律, 它的推广使用可以解决化学农药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目前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苏云杆菌在防治小菜蛾等抗性害虫方面效果非常好, 但是由于生物农药不易培养,药效来得慢, 防治对象比较单一, 防治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要在生产上大量推广使用还需要作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尤其是天敌培养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还需要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才能形成规模, 形式产业。

4 结论

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和绿色食品的开发利用,对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禁用和限用越来越多,为了加大生化农药的发展、推广力度,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减少使用化学能源和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化农药的实用程序、加强生化农业的管理力度、大力开发研究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为农作物的丰收打好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2001修订) 》,1997.5.8国务院令第216号发布施行.

[2]《关于加强农药残留监控工作的通知》,农业部,2000,07,12.

[3]《中国植物源生物农药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2014-2018年 》,中研智业研究院,2014年1月.

[4]魏艳敏.生物农药及其应用技术问答[J].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12(02):124-125.

猜你喜欢
高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河南购买高毒农药将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