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7-01-12 14:07肖元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活环境激趣情境

肖元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情境;生活环境;激趣;挑战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获得和兴趣志向,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蕴含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活泼、易于理解。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环境,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而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逐步抽象化,纵贯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学习的实际问题。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4~115页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根据教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在室外引导选出我们班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回到教室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问题的思考和学习上。教室里开始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着我又问:“能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结果?”这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过程。学生不仅懂得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为形成统计概念打下了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将用于生活的真谛与价值。 再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时,正是我校攀枝花交相应辉之时,整个校园都笼罩在美丽的红霞里,朵朵花儿铺满校园,煞是好看。我让学生分组捡花朵,然后动手摆一摆,第一行摆2朵,第二行摆6朵,小组探究:“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这样,我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觉得好玩、好看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体验的过程,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领会、理解、掌握知识,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这样的活动不但能让学生愉悦,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从而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渗透合作、谦让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数学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了有趣的生活情境。首先,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学会简单计算和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这样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三、依据数学认知水平,创设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学数学”、“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小朋友们,星期天、节假日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玩?(出示情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喜欢玩什么?

生:……

师:其实呀,游乐园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你发现了吗?

生:……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答这三个问题吧。

依次出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板书算式。

问题一:火车上有多少人?

算式:3+3+3+3=12。

问题二: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算式:2+2+2+2+2+2=12。

问题三:摩天轮上有多少人?

算式:4+4+4+4+4=20。

师:如果摩天轮上有22个包厢,一共能坐多少人呢?

引导学生想出是22个4相加。

师:22个4相加得几?学生感到有些麻烦了,回答不上,他们感到眼前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解决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顺势引入新课,学生便很自然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学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获得了相应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思维、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每个情境创设都能达到理想要求,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广泛深入地学习、与人探讨和交流,才能提高自己驾驭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主编)《教育小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左庆润.(主编)《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3月

猜你喜欢
生活环境激趣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规范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