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

2017-01-12 20:43刘玉成史琳琳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同学孩子

刘玉成 史琳琳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品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其中的道德观,认识论和科学精神综合了一个人所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伦理观念、文化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传统是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时应该保持和发扬。所以,为调查我校学生对古代经史子集、节日风俗、传统手工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了解,认同程度,特进行问卷调查!

一、发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只有37.8%的同学热爱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7.6%的同学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37.2%的同学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11.1%的同学没有兴趣参加。只有10.5%的同学喜欢读古代经史子集,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偶尔翻阅,甚至有9.3%的同学对此敬而远之。

2.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关于四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吃惊,只有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22.7%的同学只读过一本甚至一本也没读过。有12.2%的同学不愿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十分单一,缺少系统学习:将统计数据平均后,每个同学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只有三到四个,最多的获取途径是电影书刊,其次就是课堂。

4.少数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正确:13.4%的同学认为“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是腐朽封建,不应在现代社会发扬。

5.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欠佳:43%的同学不是十分愿意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出力

6.对传统文化的目前状态和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81.4%的同学认为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还有待加深,35.5%的同学在曾经或目前为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担忧,7%的同学认为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接受调查的同学在反省自己为什么对传动文化所知甚少时,除去所占比重最大的兴趣爱好(29.9%)这一主观原因,其次就是家庭的影响(23.2%)。乏能够沟通的人和氛围的熏陶,才渐渐流失了个兴趣。家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于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另外,也由于社会现实,家长们都觉得现在的社会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这功利的社会立足,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学些实用的东西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凡是那些对好工作没有直接作用的可以少学点,或者忽略。换言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家长们一直在重复的给孩子们灌输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重要,没必要重视的观念,导致大学们对传统文化作用的误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选择。

2.传统文化基层教育的缺失:24%的同学认为文理分科及受教育程度会影响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课堂被同学公认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大途径,是占据学生生活最大部分的活动。34.4%的同学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由于学校没有相关课程,无法更多的了解传承文化,渐渐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据了解,学生就读的初高中及大学大多都没有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即便有,也缺少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并且只对文科生开放,这让许多理工科的学生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当家庭不能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场所时,学生把希望放在了学校课堂上。但现今传统课堂的内容与模式都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得不到普及,从而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校园忽视,遗忘,形成目前重智育轻人文的教育趋势。

3.社会现实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竞争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大力提倡科技创新,鼓励人们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适应需求,这使全社会都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了创新方面,忽视了传统他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使得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冲突,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日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摒弃。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学生更关注于如何提升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而更加忽视了从小就应识习传统文化。

4.外来文化的影响:信息快速交流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文化交流的初期由于缺少经验而没有设置相应的管控措施,使得外来文化不论是否适合或好坏都毫无节制的引入我国文化市场,日漫、英剧、美剧和韩剧都获得了学生集体的关注和追捧,过多的追捧外来文化必然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三、应对策略

1.学生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调查得知类似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书籍都只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很少通过阅读学习传统文化。阅读课上学生们去图书馆的阅读是无规律性的阅读,不能挪出一些整块的时间来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借阅书籍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借阅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完成情况更无法保证。因此,要多开辟多条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来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参加一些博物馆的展览,到剧院感受一下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等。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家庭成为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培养孩子最好最直接的摇篮。在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针对当前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温暖水平的高低,往往也决定着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父母需要言传身教,用自己举手投足间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同的成长时期,孩子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

3.注重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

(1)在选修课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很好的召集学习资源,统一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同时使对感兴趣的同学在班级里相互认识促进交流,提升各自的知识水平。

(2)从阅读方面而言:在图书馆书籍管理方面做得更细致,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更容易的被同学挑选出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等活动。

猜你喜欢
传统同学孩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