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声发射分析

2017-01-14 03:20徐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谱峰畸变耳蜗

徐军

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声发射分析

徐军

目的 分析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与耳声发射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部收治的听力正常耳鸣患者26例(43耳)作为观察组, 并同期选择20例(4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耳声发射结果, 分析观察组患者耳鸣匹配主调和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谱峰。结果 观察组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14耳(32.56%)、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20耳(46.5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21耳 (48.84%), 对 照 组 TEOAE 39耳 (97.50%)、SOAE 21耳 (52.50%)、DPOAE 37耳 (92.50%), 两 组TEOAE、DPOA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SOA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耳鸣匹配主调一般在1000~8000 Hz, 响度为10~15 dBSL;SOAE谱峰为1000~2000 Hz, 幅值为3~10 dBSPL;其中20耳SOAE中10耳有谱峰, 43耳耳鸣中, 只有5耳的耳鸣主调和SOAE谱峰相同。结论 耳蜗早期损伤与耳鸣症状具有密切联系, 它可提示医生尽早对听力正常而有耳鸣患者采取有效手段, 从而避免耳蜗进一步受损。

听力正常耳鸣;耳声发射;耳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听力正常耳鸣患者26例(43耳)作为观察组, 同期选择20例(4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3例, 女 13例;年龄22~57岁, 平均年龄(37.81±6.41)岁;其中男21耳, 女 22耳。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2~57岁, 平均年龄(37.61±6.46)岁;其中男20耳, 女20耳。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意参加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根据Feldmann法采用AC-40听力计对观察组样本进行耳鸣匹配, 并采用耳声发射仪(Madsen Capella)对两组进行检测。TEOAE:其刺激声呈非线性短声, 其波宽为40、80、120 μs, 刺激强度为30~80 dBpeSpl。DPOAE :刺激声为 f1/f2、f1/f=1.2, 纯 音 强 度 为 :L1=65 dBSPL、L2=55 dBSPL。SOAE:采用探头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耳声发射结果, 分析观察组患者耳鸣匹配主调和SOAE谱峰。TEOAE标准:相关性>60%, 强度为-5~20 dBSPL, 信噪比>3 dBSPL。DPOAE标准:强度高于本底噪声3 dB。SOAE标准:可在频谱上表现为孤立性窄带谱峰, 其强度高于本底噪声3 d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耳声发射结果比较 观察组TEOAE 14耳(32.56%)、SOAE 20耳(46.51%)、DPOAE 21耳(48.84%), 对照组TEOAE 39耳 (97.50%)、SOAE 21耳(52.50%)、DPOAE 37耳(92.50%),两组TEOAE、DPOA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A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耳鸣匹配主调和SOAE谱峰 观察组患者的耳鸣匹配主调一般在1000~8000 Hz, 响度为10~15 dBSL;SOAE谱峰为1000~2000 Hz, 幅值为3~10 dBSPL;其中20耳SOAE中10耳有谱峰, 43耳耳鸣中, 只有5耳的耳鸣主调和SOAE谱峰相同。

3 讨论

耳鸣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烦扰。曾有研究表明:采用纯音听力计作为耳鸣匹配, 从而找出耳鸣主调以及响度, 但是在临床上仅能进行主观评估, 为此逐渐应用耳声发射, 它是一种客观测试方法,主要生产于耳蜗外毛细胞, 从而通过微机械作用促使基底膜发生振动, 并从中耳处传出。目前国外将其作为常规测试方法之一, 对耳鸣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4]。正常人群TEOAE检出率一般<60岁为100%, 本研究结果中可看出:对照组TEOAE检出率为97.50%, 观察组则为32.56%, 由此说明耳鸣患者的TEOAE检出率低于正常人群(P<0.05);耳鸣患者在临床上无明显的听力下降等表现, 但是其耳蜗外毛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 由此可表示耳鸣可提示耳蜗外毛细胞出现早期病变[5-7]。在正常人群中SOAE男性检出率一般为40%~50%, 而女性则为60%~70%,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OAE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说明SOAE检出率和耳鸣无关。观察组SOAE谱峰和耳鸣主调频率相同的仅有5耳, 若耳鸣是由基底膜异常振动所导致, 则会出现SOAE和耳鸣一致。在临床上耳鸣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 曾有学者认为:耳蜗病变不是决定耳鸣的唯一因素。耳鸣是周边因素与中枢病变共同影响的结果。耳声发射在临床上主要反射耳蜗的功能, 虽然具有局限性缺点,但是对耳蜗新耳鸣诊断和检查仍十分关键[8-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 观察组TEOAE 14耳(32.56%)、SOAE 20耳 (46.51%)、DPOAE 21耳(48.84%), 对照组TEOAE 39耳(97.50%)、SOAE 21耳 (52.50%)、DPOAE 37耳(92.50%), 两组TEOAE、DPOA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SOA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耳蜗早期损伤与耳鸣症状具有密切相关联系, 它可提示医生尽早对听力正常而具有耳鸣患者采取有效手段, 从而避免耳蜗进一步受损。

[1]陈庆利, 龙宇, 汤智平, 等.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分析.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9):37-39.

[2] 陈颖, 遇违君, 崔景利, 等.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客观听功能测试的临床分析.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15(6):395-398.

[3] 李江丽, 高欣 , 廖培生.纯音听阈正常耳鸣青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36(3):424-425.

[4] 高妍, 王忠巧, 郑艳 .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TEOAE检测结果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 24(4):400-401.

[5]钟晓声, 杨海弟, 郑亿庆, 等.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特征.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 29(4):15-18.

[6]严羽, 康厚墉, 钱怡, 等.乙状窦憩室临床特征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6, 23(7):406-408.

[7]薛飞, 杨宏伟, 吴昆旻, 等.27例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4, 20(5):393-396.

[8] 秦静.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在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9):107-108.

[9] 杨霞, 高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听力正常的单侧耳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医学, 2015(11):1399-1402.

[10] 孙亚玲, 景鹏, 吴文文, 等.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精神性耳聋诊断中的应用.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6):34-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038

11601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鸣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主要是指患者在无外界声音刺激时耳内会感觉有声音出现, 这是一种自觉症状,同时也是一种主观感觉, 其发生率在临床约为17.00%。耳鸣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听力下降;②中耳病变;③噪声暴露;④使用耳毒性药物;⑤心血管病变;⑥代谢性疾病;⑦神经疾病。临床上部分患者可见耳内无明显耳损伤,仅出现耳鸣情况[1,2], 本院为了分析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与耳声发射的关系, 将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听力正常耳鸣患者26例(43耳)作为观察组, 并同期选择20例(4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耳声发射结果, 分析观察组患者耳鸣匹配主调和SOAE谱峰。具体报告如下。

2017-07-11]

猜你喜欢
谱峰畸变耳蜗
矩形截面单箱双室箱梁的畸变效应分析
大型焊接容器局部热处理防畸变工装优化设计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X射线光电子能谱复杂谱图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案例
耳蜗不全分隔畸形患儿耳蜗形态与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评估
岩性密度测井仪工作原理与典型故障分析
基于FPGA的二维谱峰搜索算法硬件架构设计
几何特性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