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体质学

2017-01-14 17:33次仁德吉次旦朗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藏医培根体质

次仁德吉 次旦朗杰

(1.西藏藏医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2.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藏医药学是我国民族医药学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学,隆、赤巴、培根是藏医学的核心理论,称之为人体的“三大因素”,其隆是藏医学五源之气,赤巴是五源之火,培根是五源之水和土。根据五源和三因理论,形成了藏医体质学理论,本文就以藏医体质学的分型及特点,提出了藏医体质学的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 藏医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

藏医学根据五源和三因分为7种体质,可归纳为单一型体质和混合型体质。单一型体质分别为隆之人、赤巴之人、培根之人;混合型体质为隆赤巴之人、培根隆之人、培根赤巴之人、隆赤巴培根之人。病理体质是三因平衡失调引发疾病的体质,可归纳为4种,分别是隆型体质、赤巴型体质、培根型体质、隆赤培根型体质。以下主要以生理体质的具体分型、特征进行阐述。

1.1 隆之人特征:身体中五源之气盛,隆的成分就会相对增多,这类人的体质特征表现为:背稍驼,干瘦,肤色青灰,身材短小,多言,体冷喜暖,行走时关节作响,睡眠欠佳,喜欢歌舞,也爱观看别人的歌舞,无事有事好诙谐,爱嬉戏,好斗,爱争吵,意志不定,易变卦,欲望强,爱吃肉,嗜好甜、酸、苦、辣味,这样的人像老鹰一样爱吃肉、不嗜睡,狐狸一样狡猾、不守信用,爱窜行,乌鸦一样爱干坏事,存害人之心等,先天寿命短、福禄欠。隆型体质的人预防疾病的能力差、易患心脏病,出现焦虑、心慌、健忘等症。

1.2 赤巴之人特征:身体中五源之或旺,赤巴的成分相对较多,体质体特征表现为:胃火旺,易渴,易饥饿,毛发和肤色偏黄,多汗,体臭,思想、行动敏捷,骄傲自大,不屈于人下,嫉妒心强,寿命、财运、身高均为中等,特别嗜好甜、苦、涩味及凉性食物。具有犹如老虎一样力大、本领高、易怒,像猴子一样机灵、反应快,像夜叉一样骄傲、难于训斥等特征。赤巴型体质的人易患热性疾病,病情发展快,易危及生命。

1.3 培根之人特征:身体中五源之水、土偏多,培根的成分相对会增多,体质特征表现为:体凉,肤色白净,偏胖,身体高大,耐饥饿,耐干旱、口渴,性格温和,忍让性强,相比隆和赤巴体质的人,寿命要长,福禄满堂,嗜好辣、酸、涩味及粗糙食物,像狮子一样力大体壮,有威慑力,像大象一样能耐性高,性格温和。培根型体质的人易患寒性疾病,病情发展缓慢,但治疗困难。

1.4 混合型体质特征:五源中2种或以上的成分相对偏多,三因也随之变化,进而形成混合型体质,可分为二合体质和三合体质。二合体质分别是隆和赤巴之人、培根和隆之人、培根和赤巴之人;三合体质汇聚隆、赤巴、培根3种的体质特征。体质特征表现为混合性的,如:隆和赤巴型体质,既有隆的特征,又有赤巴的特征。在混合型体质中,隆赤培根之人最为优等,其身体中五源和三因平衡,性能最强,与其它体质相比,具有身体健壮、防病力强,聪慧,长寿,福禄俱全等优势特征。

综上阐述,藏医7种体质从外形、情绪、健康、寿命等相比,三合体质即隆、赤巴、培根之人最为优等,其次为培赤之人,培隆之人,隆赤之人,培根之人,赤巴之人,隆型之人。体质特征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2 藏医体质分型与中医、印度医学的异同点

人体体质研究在不同的医学中有其独特的见解和科学含义。在中医学中,把人体体质根据阴阳五行分为五态人和五型之人,再细分为25种。《黄帝内经》中归纳出木、土、火、金、水5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在《灵枢·通天》中按照阴阳是否平衡,将人分为五态人,分别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衡之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又根据体质受到环境、疾病等因素表现的不同特征分为阴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可见,中医和藏医的体质分型依据各不相同,以各自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发展因素为背景,中医用阴阳五行思想为核心,藏医以五源三因思想为基础,但是,对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和人体和外界的整体性的理解和观念具有一致性,从而在人体体质的分型、辨证、调养等理论体系方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在研究方式方法上存在共性。

藏医体质学与印度医学相比,具有近似点。据历史记载,藏医药历史发展中,与临近国家、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相互影响,其中与古印度医学影响较多。在印度医典《八肢精要》中人体体质也分为7种,分别为vitt之人,pitta之人,kapha之人,vitt 、kapha之人,vitt、pitta之人,pitta、kapha之人,vitt、pitta、kapha之人。印度医学的vitt、pitta、kapha,依次与藏医学的隆、赤巴、培根,意义大致相同,在体质特征表述中与藏医学具有相同点,但是,在人体形态的阐述和饮食嗜好的特征表述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印度医学的vitt型和藏医隆型人相比,两者形态大小相反,vitt型身材高大,而藏医隆型人则相反。又如kapha之人和培根之人的饮食嗜好表述各不一致,印度医学中提出kapha之人饮食嗜好为苦、涩、辛为主,而藏医学中培根之人的饮食嗜好则是辣、酸、涩为主等。

可见,藏医学体质学是在西藏古代医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反复积累和验证,研究并总结出符合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地理特性、生活环境下繁衍生息的群体特征,继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体现了藏医药先人的智慧,为藏区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体质辨证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

3.1 先天体质论在优生优育中的作用:藏医学人体体质的形成因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是人体固有的生理体质,后天性是生理体质受外界影响而发生的转变,还可能发展为病理体质。藏医《四部医典》中提出,父精和母血中五源的含量是决定人体体质的先天因素,同时孕妇的饮食、行为、情绪、环境等因素会影响胎儿的三因盛衰而形成不同的体质。藏医学提出的父精和母血在体内的作用机理相当于现代医学精子和卵子的机理。精子和卵子是在显微镜发明以后发现的,但藏医学的精血论与显微镜发明前西方胚胎研究中的“预成论”和“渐成论”相比更具科学性。藏医学提出具有五源的父精和母血的精华在母体子宫内混合后个体经过“鱼期”“龟期”“猪期”3个形态周期而不断发育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完善的人体组织结构。在《四部医典注释》中还具体探讨到:父精和母血中以隆的含量居多,同时母体在受孕中以隆的饮食和行为为主出生的人身体矮小,以赤巴因素出生的人身体中等,培根因素出生的人身体高大,三因平衡的人身体形态均衡,两者混合型具有掺杂的特点并易患病,但在形态和性格等方面比单一型相比略好,三因平衡者略差的特点,可见三因平衡的人体体质最为完美,反映了藏医早先优生优育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3.2 体质辨证指导选择性防治:先天体质也受个体的年龄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年龄大致分为儿童、成人、老人3个阶段,其各年龄段的五源盛衰而生理体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儿童为培根型体质,因其五源之气和火功能尚未旺盛,加之喜甜、少动,使三因中培根偏盛而呈现培根的特征。成人为赤巴型体质,其五源之火盛,胃火强而消化吸收能力好,表现出思维敏捷、动作灵活、防病能力强等。老人为隆型体质,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体内五源之气偏盛,出现皮肤粗糙、失眠、健忘、行动缓慢等。

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具有趋向性特征,如儿童属培根体质,其营养过剩、过食冷甜食之品、缺乏运动则极易发展为培根型病理体质,进而可引发消化不良、肥胖症、糖尿病等,加之先天体质相同则疾病发展快、治疗效果差的问题一并存在。成年人属赤巴体质,其食入过多的辛辣、热性食物,以及激烈的运动就极易引发热性病变。慢性病变因消耗体质而极易发展为隆型病理体质,特别是恶性肿瘤大量损耗身体防御功能,进而极易形成隆型体质特征等,因此,按体质辩证进行选择性治疗是符合人体特征的需求,以体质趋向性来选择和确定防治方案是体质学在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藏医体质学是以西藏文化背景、地理特性、生活环境所孕育的人群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古代藏医学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体质特征在指导优生优育、预防保健、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1]皇帝内经养生大智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7;

[2]八肢精要(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

[3]医药学选编(藏)第一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6,276-279.

[4]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民族出版社,1982.3.

[5]苏卡·落珠杰布.四部医典注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10.

猜你喜欢
藏医培根体质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