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啄癖的病因与防治

2017-01-14 20:29薛玉侠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啄食产蛋母鸡

蛋鸡啄癖的病因与防治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中相互啄食,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恶癖,是养鸡生产中的常见病。

1 发病原因

啄癖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

1.1 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过强,密度过大,垫料不足、寄生虫危害等均可引发鸡群啄癖。

1.2 饲料因素 日粮营养不全,蛋白质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均可引发啄癖,且全价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发这种恶癖。

1.3 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笼舍过小,运动不足,饲料单一,皮肤外伤等因素均可引发啄癖。产蛋后期由于死亡及淘汰,使部分笼位空缺,如并笼则极易发生打斗与啄癖。

2 常见类型

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蛋,啄趾等,啄肛,啄羽,啄蛋多见于产蛋鸡,啄趾则多见于雏鸡。

2.1 啄肛癖 啄食肛门及肠道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类啄癖,尤其是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蛋型过大排出努责时间过长造成脱肛或撕裂,其他鸡群发现后就会啄食肛门、发红的泄殖腔,损伤的多为高产母鸡。

2.2 啄羽癖 笼养蛋鸡由于缺少运动,或体内缺钙,就会相互啄食羽毛,一旦皮肉暴露出血后,就可引发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钙质缺乏等有关。

2.3 啄蛋癖 母鸡刚产下的鸡蛋,同笼或下层笼的鸡就会争相啄食,有时产蛋母鸡也会啄食自己刚产的蛋,主要发生于高产鸡群,诱发原因多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等原因有关。

2.4 啄趾癖 育雏舍内光线过强,或直接照射到雏鸡的趾、冠、髯等,或患有螨病的患鸡均会啄食脚趾或脚上的皮肤鳞片痂皮。

3 防控措施

防控本病时,首先应及时诊治发病原因,进而根据诊断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1 及时隔离 一旦发现互啄倾向较强鸡只,就应及时隔离,单独饲养。被啄部位涂擦龙胆紫消炎,防止受伤部位发炎。

3.2 断喙与修喙 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啄癖发生及减轻损伤。一般以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成功的断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减少饲料浪费。

3.3 光照控制 鸡舍光照不宜过强,一般以3瓦/m2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控制,光照过强,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则产蛋期多易发生啄癖。

3.4 饲养密度 饲养蛋鸡,饲养密度不宜过于拥挤,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则可明显减少啄癖的发生,特别注意限饲时,每笼不宜超过4只。

3.5 通风换气 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严格控制温、湿度,则可明显减少啄癖发生。饲养蛋鸡应尽量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烦燥不安。

3.6 日粮配制 提供全价平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45%~50%,注意动物性蛋白质供给和氨基酸平衡,避免饲料单一,使用棉粕时不应超过8%。日粮中添加0.15%蛋氨酸,每鸡每天补充1~3 g生石膏粉,饮水中添加2%食盐,则可明显减少啄癖发生。

薛玉侠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131311)

猜你喜欢
啄食产蛋母鸡
母鸡
母鸡下蛋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母鸡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啄食的母鸡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啄木鸟不患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