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兰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验案举隅

2017-01-14 11:49马哲龙吴晋兰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证属脉弦通阳

马哲龙 吴晋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00

吴晋兰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验案举隅

马哲龙 吴晋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00

经方内科杂症医案吴晋兰

吴晋兰主任中医师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杭州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善于运用经方辨证诊治内科杂症。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吴某,女,33岁,自主创业者。2016年7月8日初诊。工作压力较大,常感胸中烦闷,小便不畅,淋漓不尽,纳可寐可,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白微腻,脉弦。证属情志不畅、少阳胆热,治拟和解少阳、通阳泄热,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泽泻各12g,龙骨、太子参各15g,黄芩9g,制半夏、桂枝、茯苓、车前子、绵萆薢、大枣各10g、生大黄6g、牡蛎30g、生姜5g。7剂。并嘱煎药时加水600ml,煎至300ml,分3次口服。2周后复诊,自述服药后情志舒畅,小便不利有所改善,大便正常。后用小柴胡汤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为自主创业者,工作压力大,少阳胆经不利,郁而化热,则胸中烦闷。胆与三焦均属少阳,病变常能相互影响,胆气郁结,疏泄失常,则三焦因而不利,决渎失职,故见小便不利、脉弦;胆胃失和,胃火旺盛,则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白微腻。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通阳泄热;泽泻、车前子、绵萆薢清热利湿,方证对应,诸症转安。

2 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案

施某,女,66岁,退休工人。2016年7月10日初诊。咽中时有异物感,不欲饮食,神情默默,寡言少语,夜寐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曾经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属肝胆失疏,痰气互结。治拟疏肝理气、化痰降逆,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制半夏、厚朴、紫苏叶、柴胡、生姜、大枣各10g,茯苓15g,黄芩、生晒参各9g,威灵仙12g,煅赭石、海螵蛸各20,甘草6g。7剂。并嘱煎药时加水600ml,煎至300ml,分4次口服。1周后复诊,自述服药后咽喉舒服,纳食稍增,时有脘胀。原方加阳春砂、豆蔻各6g,续进7剂。

按:咽中时有异物感,中医学称之为“梅核气”。该患者情志不畅,气郁生痰,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之间,则咽中如有炙脔,脉弦。“神情默默、寡言少语、不欲饮食”与小柴胡汤证类似,故辨为肝胆气郁,疏泄失职,胆内郁热。方用半夏厚朴汤宣通解郁、顺气降逆;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畅达气机;方中加威灵仙消除咽喉不适,煅赭石降逆胃气,海螵蛸制酸和胃。诸药和用宣通郁气、畅达气机、燥化痰湿,俾气舒痰去,病自愈矣。

3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葛根芩连汤案

夏某,女,61岁,退休工人。形体肥胖,大便溏烂,少腹时有作痛,右下肢常有隐痛,用伤筋膏药后好转。舌质黯、舌下脉络瘀阻,苔白腻,有肠道息肉史,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史。证属脾胃虚弱、湿阻气滞,治以健脾化湿、理气止痛,方用资生丸加三七粉3g治疗。两周后复诊,自述服药后胃脘隐痛痞满,大便溏烂、便后腹痛,身体重滞,舌苔黄腻。证属阳气不振,痰热中阻,治以通阳理气、清热利湿,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葛根芩连汤加三七粉治疗。处方:瓜蒌皮、枳壳各15g,薤白、桂枝、陈皮、制半夏各10g,葛根30g,黄芩9g,炒黄连5g,茯苓、大腹皮各12g,阳春砂、豆蔻、甘草各6g,三七粉1.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复诊时自述服药后自感舒服,后续用此方加减调理服用。

按:患者有胆道息肉手术史和静脉曲张手术史,且年过六旬,阳气虚衰,脾虚湿阻,则腹痛时作,大便溏烂;湿蕴化热,痰浊瘀热互阻体内,则见于形体偏胖,舌苔黄腻;气机失疏,血瘀体内,则见舌下脉络瘀阻,肢体时有作痛。资生丸虽为健脾化浊助运之药,但用温阳之力不足,故患者服后感觉不适。而瓜蒌薤半夏汤能宣通阳气,化上焦之痰浊,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使患者体内阳气得充,痰湿得除;配合葛根芩连汤清热利湿,使得内蕴之热得以清泄;由于患者长期痰湿困脾,脾胃虚寒,三七粉予以服用3g时出现胃脘不适症状,减至1.5g时,既能起到活血化瘀之效,又无胃脘不适症状。

2017-04-17

#通讯作者:吴晋兰,E-mail:wjl_yhwy@126.com

猜你喜欢
证属脉弦通阳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湿温病“通阳”治法探究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通阳中药的特点及分类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滋肾通阳活血方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