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犊牛的饲养管理

2017-01-14 22:11周俊梅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初乳犊牛母牛

周俊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凤翔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奶犊牛的饲养管理

周俊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凤翔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

犊牛是指六月龄以内的小牛,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可塑性强,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六月龄以前是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成年的体型结构和终生的生产性能。随着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逐渐增多,人们对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越来越重视,而犊牛是奶牛场的后备主力,犊牛培育的好坏决定着奶牛场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但在广大养殖户(小区)中关于奶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导致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低,疾病多,严重的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下面就奶牛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简单介绍如下:

1 犊牛的生理特点

新生犊牛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此时犊牛的消化器官,尤其是前胃并不发达,皱胃是初生犊牛唯一发育并具有功能的胃。人工哺乳时,通过食管沟的反射作用,乳汁被直接吸纳进入皱胃,靠皱胃消化食物,如饮喂过急过快,乳汁很可能经闭合不充分的食管沟溢入瘤网胃间,引起异常发酵或消化不良,影响犊牛的正常发育。此外,新生犊牛胃肠空虚,没有建立正常的分泌、反射,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分泌不充分、不活跃,皱胃和肠壁上没有分泌粘液,神经系统不发达,皮肤保护机能较差,对外界承受力不强。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和合理的采食,犊牛开食料及植物性饲料,胃的发育日趋于健全,前胃的消化能力随之增强,瘤胃内的细菌群系逐渐建立起来后,当犊牛开始反刍时说明瘤胃已具备正常功能。

2 犊牛出生前技术准备

2.1 母牛圈舍准备

以通风良好、干燥卫生、冬暖夏凉和操作方便为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每只母牛按6~9m2的标准建牛舍。如有条件,舍内可安装换气装置,牛舍温度冬季要保持在5℃以上,夏季在24℃以下,湿度不超过80%。

2.2 母牛饲草料准备

结合当地饲草料资源价格,适口性及消化性状预备草料。草料品种要齐全,精料一般要有玉米、大麦、豌豆、油渣;粗饲料有苜蓿、燕麦甘草、麸皮及作物秸秆;添加剂类应有钙、磷、抗菌素、维生素等;一些饲料贮存和加工设备设施,如饲料贮存场(间)、粉碎机等也应尽量准备有序。

3 母乳的质量

因为母乳是犊牛初生至断奶的主要营养来源,所以让母牛产出品质高的牛奶并进行合理的饲喂是培育犊牛的基础。首先要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饲喂母牛要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产后的母牛要根据其食欲、乳房水肿状况和排粪情况及时调整饲喂方法喂量。

3.1 初乳期饲养

母牛生下小牛后七天内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能杀灭和抑制病菌,是初生犊牛不可缺少的食物,对其生长发育有其特殊的功能,因此为了使犊牛获得较多的营养,不但要让犊牛吃到初乳,还要尽早的吃上初乳。初乳的喂量,应根据犊牛体重健康状况来确定,第一次喂量可给1~2千克,哺喂初乳期为一星期,每天4次,挤出的初乳应立即饲喂,其温度约为35~38℃。

3.2 常乳期的饲养

犊牛在初乳期过后,便可转入饲喂常乳。母牛的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日喂3~4次,一天的喂量可按犊牛体重的8%计算。在这个时期应做到,一方面要给母牛适当增加精饲料,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早训练犊牛吃植物性饲料(包括青草、干草、精料),以增强胃的消化功能。在犊牛一周龄时,可在犊牛栏的草架内加入优质干草让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10~15日龄时补饲优质的精饲料。一月龄时日采食犊牛精料250~300 g,二月龄时可达到500~600 g,青绿多汁饲料可在犊牛20日龄时开始补喂。青贮饲料在断奶前禁止饲喂,可在断奶后逐渐饲喂。在喂给土豆、萝卜等块根、块茎类饲料时,一定要切碎,防止发生食道梗阻。

3.3 供给充足饮水

母牛所产的乳中虽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但是犊牛每天的乳量有限,从乳中吸取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中除喂乳和适当的饲料外,还要让犊牛饮用一些清水。补水的方法最初可在牛乳中加1/2~1/3的热水。要保证水量充足、清洁卫生,冬季可以对水加温,保证牛能喝上温水。

4 管理措施

4.1 出生管理

奶牛犊牛生下来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粘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并严格消毒。

4.2 犊牛断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奶牛养殖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多采用2月龄断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还可以缩短奶牛产犊间隔,增加繁殖利用年限,更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4.3 称重、编号和去角

犊牛的称重一般在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和断奶时分别称量体重,以便掌握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调整日粮,编号可采用耳标的方法。犊牛在7~10日龄时可去角,最晚不超过15日龄,以减少奶牛格斗时造成流产、伤害人体和破坏设施等情况发生。用烧红的烙铁烧烙角基部,直到角的生长点被破坏,并做好有关的生产记录。

4.4 运动

除天气阴冷外,生后10 d即可让犊牛户外自由活动,几周后还应当适应进行驱赶运动,每日1~2h左右,以增进体质。

4.5 环境卫生

犊牛一般单栏培育,对圈舍要经常打扫、勤换垫草,对犊牛的食欲、精神和粪便情况要随时注意和了解。新生犊牛最适宜外界温度为20℃,因此,犊牛床舍保温,牛舍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光照充足、完全新鲜。

做好定期消毒,消毒药物可使用碘制剂,或者2~4的火碱对环境和用具消毒。

此外,要做好犊牛的疾病预防工作。

2016-11-20 接收日期:2016-12-25

周俊梅(1969-),女,甘肃定西市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检疫和技术推广工作。

S823.2

A

1001-9111(2017)02-0085-02

猜你喜欢
初乳犊牛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