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不同海拔区域转地饲养探讨

2017-01-15 05:30尹祥光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永胜县蜜源中蜂

尹祥光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畜牧站674200)

中蜂不同海拔区域转地饲养探讨

尹祥光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畜牧站674200)

丽江市永胜县是云南省“九五”期间投资建设的省级“优质蜜基地县”。全县养蜂生产的历史悠久,饲养中华蜜蜂(中蜂)3万余群,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据调查境内有主要蜜源植物9种,主要辅助蜜源植物60余种。其中海拔2000~2500m中凉气候地带的野坝子、野藿香、紫茎泽兰、人工种植牧草、杜鹃属植物遍布全县的山山岭岭;海拔1500~2000m以上中温气候地带的油菜、红花、龙眼、芒果、荔枝、益母草等面积广,蜜源丰富、而且开花泌蜜期正值旱季,蜜质好,能形成单一优质蜜。为产业化中蜂小转地饲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蜂因其具有分蜂性强,抗巢虫危害力弱,缺蜜期盗性强,好飞逃,口器短难采集深花冠植物蜜源,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侵入后抵抗力弱,导致中蜂养殖效益低,饲养只是定地零星散养,很少有一定规模的中蜂场。加之多年来定地饲养导致巢虫及疫病危害,未能使中蜂生产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致使中蜂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应有发挥,中蜂蜜的生产量不足,限制着产业化加工开发和养蜂生产效益的提高,成为永胜县中蜂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针对中蜂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中蜂饲养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通过不同海拔区域转地饲养实验,有效地提高中蜂的生产能力,增加中蜂生产效益,为中蜂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作了有益探索。

1 不同区域转地概述

当地对中蜂自然迁徙有民谚: “冬春飞河坝,夏秋上山丘”之说。

中蜂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永胜县降雨量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的山区、河谷区域。在树洞、崖下、岩缝、土穴等防风避雨处营造巢穴,繁衍生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性。虽经人为收回家中饲养,或者过箱活框饲养,仍未彻底改变其原始种性。

依据中蜂这一习性,我们组织20群以上蜂群若干群,采取12月~次年5月转地到海拔1500~2000m以上中温气候地带饲养,采集油菜、红花、龙眼、芒果、荔枝、益母草蜜;6~11月集约饲养在海拔2000~2500m左右中凉气候地带采集野坝子、野藿香、紫茎泽兰、人工种植牧草和杜鹃属植物蜜。形成区域内轮回转地饲养探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转地饲养取得的效果

(1)蜂蜜的年产量可由原来每群的3~5kg可增产至10~20kg,是传统定地饲养的3倍以上。随着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社会需求增加, “野坝子”冬蜜等中蜂蜂蜜价格逐年增高,是永胜县中蜂产业化发展的好产业。

(2)中华蜜蜂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蜂功不可没。特别是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和大面积人工种植药材、果树、蔬菜等虫媒植物,授粉产业为中蜂产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3)经过不同海拔区域转地饲养,形成冬春和夏秋中蜂不同蜜粉源采集和蜂群的更新,从而增强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抗性和自愈能力。

(4)根据大小蜡螟 (巢虫)在永胜县夏末秋初易发病的特点,由于转地饲养气候条件温湿度各异,蜂场及滋生巢虫成虫的机率大幅减少,有利于降低感染强度。

(5)针对目前部分蜂蜜质量差,药物残留,抗生素超标,重金属污染,浓度低 (小于42波美度)等现状,通过转地饲养的中蜂蜂群势强,泌蜡造脾积极,可在摇蜜机分离成熟蜜的同时生产巢蜜,直接进入市场,从而减少储蜜容器和销售中间环节,杜绝掺杂使假。

(6)发挥蜂群优势,开发中蜂综合效益。如果单靠传统饲养模式,由于蜂群更新慢,更换蜂王、造脾时段拉的过长,中蜂能提供的商品就很单一,通过转地饲养的蜂群,结合分蜂换王,蜂群造脾快,采集能力增强,就能生产一定量的花粉、雄蜂蛹等产品,是中蜂产品开发和蜜源歉收年份的经济弥补来源。

总之,中蜂不同海拔区域转地饲养产业化发展,是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推广应用的探索,我们要不断扩大实施效应,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技术,达到科学化、规模化生产,才能不断地获得中蜂饲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永胜县蜜源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中蜂保护与发展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蜜蜂采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