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2017-01-15 05:58段立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2期
关键词:腺叶激素结节

段立国

(阜新市彰武县中医院外科,辽宁 阜新 123200)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段立国

(阜新市彰武县中医院外科,辽宁 阜新 123200)

目的评价腺叶切除术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表达的影响,评价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将接受腺叶切除术的5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腺叶切除组,将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术的52例患者作为次全切除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表达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①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125.67±25.32)min,手术出血(75.81±10.29)mL、术后住院时间(5.34±1.0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8%)显著低于次全切除组(P<0.05);②腺叶切除组手术后血清TT3(1.72±0.52)nmol/L、TT4(92.58±10.25)nmol/L、TSH(1.83±0.59)mIU/L与次全切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腺叶切除术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影响小,手术创伤性低,且对病灶清除更彻底,建议临床推广。

腺叶切除手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激素

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结节,仍主张尽早对结节病灶进行手术切除[1-2]。但是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能够引发甲状腺相关激素分泌水平变化,对于机体内分泌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对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因此,合理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对于甲状腺结节预后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响,旨在初步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方案指导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分析对象,病例筛选标准[3]:①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3](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存在;体格检查证实有甲状腺肿块或者结节;甲状腺激素表达正常);②能够配合治疗,且在术后未接受甲状腺素片治疗;③知情同意手术方案,无手术禁忌证;④排除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者;⑤排除合并肝肾等其他系统功能障碍者;⑥排除妊娠、哺乳、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体。将符合筛选要求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进行组别划分,将行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腺叶切除组,将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次全切除组,腺叶切除组中男性19例,女性38例,年龄23~71(40.85±2.86)岁,病程3.0个月~15年,平均(8.53±1.31)年,结节所处位置峡部(10例)、左叶(12例),右叶(14例),双叶(21例);次全切除组中男性17例,女性35例,年龄22~72(41.06±2.73)岁,病程4.5个月~16.5年,平均(8.26±1.28)年,结节所处位置峡部(9例)、左叶(10例),右叶(13例),双叶(2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甲状腺结节病程、结节位置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腺叶切除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全身麻醉后,在胸骨柄上切迹位置作弧形手术切口,根据结节大小手术切口长度通常在4~6 cm,锐性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分离颈阔肌和颈阔肌后侧相关组织,对病变的甲状腺组织充分暴露以后,游离结节所处的甲状腺腺叶,向甲状腺下级方向对病变甲状腺腺叶进行分离,在到达甲状腺下级时,离断患侧甲状腺的下动静脉,向下垂直牵拉腺叶,分离甲状腺上级和甲状腺下级的腺叶,切断腺叶顶端血管分支,切除病变结节组织,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尽可能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在切除完成后,清点相关器械,冲洗术区,检查无异常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方法:患者同样采取仰卧为,但麻醉方式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切口位置在胸骨上切迹上两横指,常规作弧形手术切口后,分离皮下组织、颈阔肌以及对颈阔肌的后方组织,离断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向内上方对甲状腺右叶进行牵引,并沿着甲状腺右叶外缘对其进行分离(从上至下),利用内侧向前手法从外缘将甲状腺翻开,充分暴露甲状腺后面,对甲状腺结节处进行切除,手术中同样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留置引流管,无明显异常冲洗并缝合切口。在术后均给予切口换药、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准确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多少、术后住院时间,并在术后随访1个月,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同时在手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对血清甲状腺激素表达情况进行测定,检测指标包括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试剂均为德国Bayer公司生产,检测方法为免疫发光法,检测仪器为ACS180型免疫发光分析仪(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腺叶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是(125.67±25.32)min,平均手术出血是(75.81±10.2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是(5.34±1.07)d,术后出现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呛咳1例,低钙抽搐1例,甲状腺功能减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8%,次全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是(165.23±36.25)min,平均手术出血是(119.62±41.3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是(8.06±1.28)d,术后出现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4例,呛咳2例,低钙抽搐2例,甲状腺功能减低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两组间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间血清甲状腺激素表达变化比较:手术前,腺叶切除组血清TT3、TT4、TSH分别为(1.85±0.53)nmol/L、(100.89±21.67)nmol/L、(1.97±0.62)mIU/L,次全切除组血清TT3、TT4、TSH分别为(1.82±0.51)nmol/L、(100.78±20.16)nmol/L、(1.98±0.61)mIU/L,组间血清TT3、TT4、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腺叶切除组血清TT3、TT4、TSH分别为(1.72±0.52)nmol/L、(90.58±10.25)nmol/L、(1.83±0.59)mIU/L,次全切除组血清TT3、TT4、TSH分别为(1.78±0.49)nmol/L、(92.35±9.34)nmol/L、(1.84±0.57)mIU/L,虽然两组血清TT3、TT4、TSH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腺叶切除组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近,两组间血清TT3、TT4、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高发的甲状腺疾病之一,虽然其属于甲状腺良性病变,但是随着病情恶化进展,部分患者可能恶变发生甲状腺癌。目前临床常用甲状腺结节手术方式主要为甲状腺腺叶切除以及甲状腺次全切除,而目前临床关于甲状腺手术方式选择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腺叶切除手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治疗时间、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次全切除术,说明腺叶切除手术的损伤性更小、手术安全性更可靠,而对于两种手术方式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种手术对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均显著性影响,但是二者之间的影响力并无明显差异。此外,目前相关研究认为[4-6]与次全切除术相比,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甲状腺结节,有效降低二次手术风险,其根治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综上所述,腺叶切除手术是甲状腺结节根治性手术方案,其手术安全,且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1] 陈志军,刘曲汇,黄至尊.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4,14(1):64-66.

[2] 朱精强,苏安平.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6):635-639.

[3] 康鸿斌,鲁宽亮,杨金盾,等.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7):3302-3305.

[4] 顾书成,管小青,吴骥,等.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5):637-639.

[5] 丁文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109-110.

[6] 林嘉.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势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34-35.

R736.1

B

1671-8194(2017)32-0128-02

猜你喜欢
腺叶激素结节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