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5 07: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3期
关键词:脏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尹 宏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尹 宏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0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后,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一氧化氮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临床治疗前(Plt;0.0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后,心排血量指数、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临床治疗前(Plt;0.05)。结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接受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持续性血液净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应用价值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指的是感染、严重创伤和大型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性一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或是急性衰竭,随着近年来MODS发生率的提高,该疾病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因而临床医师也在探索一种更加有效且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持续性血液净化对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能够支持机体多器官功能,为营养治疗提供空间,增强氧合作用,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0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男性与女性比例33∶27,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56.4±18.4)岁,原发病情况:3例化脓性脑炎,2例多发性血管炎,1例膀胱癌术后,2例风心二尖瓣置换术后,1例高钾心律失常,3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脑血管意外,1例脑外伤,6例病理产科,14例药物和毒物重度,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

1.2 方法:右侧股静脉置管,双腔静脉导管深静脉穿刺置入,本次医学研究所用治疗设备为费森尤斯multifiltrate血液净化器(产品标准:YZB/GEM 1333-2010;规格型号:multifiltrate;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 2010第3452203号;生产商:德国Fresenius Medical Care全部60例观察对象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每隔1 d更换一次滤器,所用管路和滤器均为一次性使用产品,避免重复使用,治疗模式为CVVH(持续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配方:第一,250 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第二,等渗盐水3000 mL、浓度为25%的硫酸镁溶液3.2 mL、浓度为10%的氯化钙溶液1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1000 mL。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入10%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患者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速为3000~4000 mL/h,血流量设定150~250 mL/min。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一氧化氮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定指标,以及心排血量指数、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加以处理分析,χ2检验方法可用于处理计数资料,(±s)方法可用于处理计量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可用于处理其他数据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为:内皮素-1(80.40±5.36),同型半胱氨酸(28.38±1.53),一氧化氮(65.01±8.26),临床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为:内皮素-1(51.26±4.72),同型半胱氨酸(17.52±0.63),一氧化氮(90.65±10.43),由此可见,患者临床治疗后各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明显优于临床治疗前,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定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lt;0.05)。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为:心排血量指数(2.14±0.43)L/(min•m2),动脉压(69.41±7.53)mm Hg,心率(128.23±11.65)次/分,中心静脉压(22.39±4.24)cm H2O,临床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为:心排血量指数(3.18±0.74)L/(min•m2),动脉压(93.53±11.56)mm Hg,心率(85.12±9.34)次/分,中心静脉压(7.08±0.43)cm H2O,由此可见,患者临床治疗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临床治疗前,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lt;0.05)。

3 讨 论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指的是患者一个以上器官发生的急性功能衰竭症状,该疾病的主要诱发机制在于急性中毒、休克和严重感染等,患者通常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也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现阶段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方法[1-3]。

CBP能够经吸附、对流、弥散等方式将患者机体内多种有害的大中小分子物质清除,其对于MODS的临床治疗机制在于:第一,提供代谢和营养支持条件;第二,保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持续氮质血症的稳定性[4];第三,经间质水分的清除,达到改善组织的氧利用率以及微循环和细胞携氧力调节的作用[5]。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机体内环境平衡,并改善心、肺、脑、肾的基本功能,重建患者免疫内稳态机制,巩固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6]。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其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一氧化氮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定指标结果,以及心排血量指数、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均能够显著改善,且临床检查结果明显优于临床治疗前(Plt;0.05)。综上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改善,对于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一氧化氮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定指标以及心排血量指数、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具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张丽霞,吴广利,王丽辉,等.血液净化治疗大负荷军事训练所致横纹肌溶解症并急性肾衰竭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3):68-69.

[2]孙小兰.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7):16-17.

[3]周达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4例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144-145.

[4]尹巍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0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20(13):57-58.

[5]杨伟.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2(6):41-42.

[6]尹海燕,钟小仕,张锐.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内皮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29(7): 1181-1183.

R457

B

1671-8194(2017)33-0032-02

猜你喜欢
脏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多脏器功能衰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