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

2017-01-15 09:12郭金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顾永超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草畜牧区新一轮

文│郭金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顾永超(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

文│郭金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顾永超(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十三五”期间国家又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此,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为核心,以促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实现牧区草原生态的有效恢复和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宗旨,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创新技术和配套管理体系为保障,以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将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分流牧区富余劳动力,对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经济与生态等关系有机兼顾,统筹考虑,力求规划科学求实,措施具体可行,目标切合实际,充分体现牧区草原补奖政的战略目标,达到从总体上遏制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形成合理利用、建设和保护草原的机制,使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牧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促进牧区农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落实好牧区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的重要性

1.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维护牧区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牧区草原面积辽阔,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保护建设好牧区的草原资源,对于维护整个牧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牧区通过推行封山禁牧、设施养畜、人工种草、秸秆利用等措施,大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促使天然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植被得以有效恢复、增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功能,有效治理和遏制天然草原退化沙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草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等因素,制约着草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发挥,影响着草原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草原牧区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这项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认真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切实维护好牧区的草原生态安全。

2.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牧区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牧区聚焦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护天然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为核心,以绿色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为抓手,着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务院和农业部出台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绿色牧区建设进程;把草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为打造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提供了新的路径举措。牧区只有抢抓这一机遇,有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才能保护草原生态,提高草原草层高度,增加产草量,优化畜群结构,实现草畜平衡。但是, 牧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农牧民群众世代放牧为生。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一部分农牧民尤其是禁牧区的农牧民将告别靠天养畜的传统生活方式,但饲草料基地和牧区水利建设滞后,舍饲养殖成本大,科技含量低,牧民发展舍饲养殖积极性不高,加之牧区特色产业发展慢,特别是优势加工企业缺乏,产业链条短,农牧民持续增收渠道窄、空间小、难度大。草原、土地流转不够规范,流转规模小,经营管理方式滞后,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进程,也给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增加了难度。

3.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促进牧区民族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牧区是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区域,也是全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承担着保护生态安全、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重任。虽然近年来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有利于全面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引导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促进农牧民转产就业,进一步改善农牧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对于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牧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牧区地广人稀、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相当大,由于投入不足,牧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等项目,草原的保护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接近一半草原没有实施围栏保护。

同时,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同时,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直接制约了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也使得牧民的生产、生活费用支出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牧区干旱缺水使相当多的人畜饮水困难,制约着饲草料基地的建设,使这些区域普遍面临人畜饮水困难和饲草料不足的问题,禁牧舍饲后农牧民面临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生计和畜牧业经济发展。

二、建议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广大牧区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总体上看,牧区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工作着手早、行动快,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来抓,政策研究不透,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各地开展工作不平衡,有些地方前期工作开展不扎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奖补工作的正常开展。草原牧区要坚持“政策引导、权责统一,明确责任、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补奖政策落实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尽快落实。对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突出抓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牧区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采取印发宣传材料,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增加政策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理解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为顺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补奖政策有效实施。

2.加强组织领导。牧区各级党委、政府是落实补奖政策的责任主体,各农牧村是落实草原生态补奖工作的核心环节,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要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村干部参加的落实新一轮补奖政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负责本地区补奖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服务和政策落实工作,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明确工作要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时间跨度大,工作范围广,涉及问题多,情况错综复杂。各级农牧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编制印发简洁明了、内容全面的宣传资料,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和环节要求,确保政策落实“不变通、不走样”。各级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一定要统一口径,做好政策答复和宣传工作。

4.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草原牧区自草畜经营制度改革以来,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甚至是人为因素,造成了一些地方村与村、户与户,以及家庭内部草原权属不清、利益分配不均等不同性质的矛盾和纠纷。新一轮草原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将使一些历史积累的问题集中凸显。所以,对此项工作的落实,牧区必须慎之又慎,工作过程中要本着有利于维护农牧民利益,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妥善解决一切不利于团结稳定的因素,确保高质有效完成补奖政策落实工作。

5.抓好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工作。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最核心的是减轻草原生态压力,最根本的是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封育制度。牧区要按照《国家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要按照各省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着眼减轻草原放牧压力,实现草畜平衡,明确禁牧区域、禁牧期限、封育建设、改良草原及实现草畜平衡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加强草原监管。同时,要认真解决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通过发展舍饲养殖、三产服务业等途径,保证农牧民收入不降低。

6.加强资金管理。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草原补助奖励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严防挤占、挪用、截留、冒领等现象发生,确保草原补助奖励资金足额兑现给农牧民群众,严防发生违规违纪问题,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落实,真正把这件事关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猜你喜欢
草畜牧区新一轮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新巴尔虎左旗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新一轮巡视,您有什么期待?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