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2017-01-15 09:46韩莎莎孙之鹏张海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5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乳头状腺瘤

朱 强 韩莎莎 孙之鹏 张海峰*

(1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2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90例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朱 强1韩莎莎1孙之鹏1张海峰2*

(1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2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吉大一院收治的90例膀胱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90例膀胱良性肿瘤患者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1例,平滑肌瘤5例,副神经节瘤2例,肾源性腺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钬激光剜除术或者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最终由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出院后定期复查,平均随访8.6个月,未发现原位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良性肿瘤应早诊断、早治疗,确诊需要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诊断;治疗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移行上皮组织,其中90%为移行上皮恶性肿瘤。而膀胱良性肿瘤在泌尿系肿瘤中较为少见,但是这些良性肿瘤病理类型较为复杂,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吉大一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膀胱良性肿瘤患者90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吉大一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膀胱良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24例,年龄9~83岁,平均51.98岁,平均住院时间为8.4 d,患者中43例以肉眼血尿首发,30例以排尿困难首发,3例以尿路刺激症首发,其余以非泌尿系统症状首诊或体检发现,其中嗜铬细胞瘤2例患者均未出现排尿晕厥、血压增高等典型症状,1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因月经期出现血尿,由妇产科转入。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查,83例行膀胱镜检查,17例术前行病理活检。泌尿系统彩超检查时以发现膀胱内占位性病变为主。对于肿瘤较大及膀胱镜检查显示肿瘤基底较宽者,进一步行CT检查。57例行CT检查发现盆腔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与膀胱关系密切,未发现肌浸润和膀胱外组织及淋巴结转移。

手术时采用的是硬脊膜外麻醉或静脉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甘露醇冲洗,切除范围包括全部肿瘤组织及基底部周围1.0 cm以内的正常黏膜和肌肉组织,深度达浅肌层。行膀胱部分切除患者则切除肿瘤周围1.0 cm。手术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钬激光剜除术者共83例,7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2例副神经节瘤中,1例因触碰后血压迅速升至280/170 mm Hg紧急停止手术,择期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另1例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良性肿瘤剜除术,术中未出现血压波动。

2 结 果

手术平均时间46.3 min,平均住院日8.39 d。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诊断,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部分病例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或不典型性增生,副神经节瘤病例再行免疫组化检查,肾源性腺瘤病例伴有前列腺组织增生,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

3 讨 论

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最高。而膀胱肿瘤中大多数为恶性肿瘤,膀胱良性肿瘤所占比例<10%,除内翻性乳头状瘤、平滑肌瘤、嗜铬细胞瘤外,还有纤维瘤、神经鞘瘤、淋巴管瘤等类型。术前常规的尿、血检查,泌尿系统彩超及CT检查基本可明确膀胱占位性病变,但是无法确定肿瘤性质,除有典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等少数肿瘤可于术前明确诊断外,大多数肿瘤的最终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在临床上为较为少见疾病,但是随着治疗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报道逐渐增多。最早在1963年由Pottes等[1]报道,此病多发于膀胱三角区[2],多是慢性炎症刺激引起局部上皮异常增生所致,多数研究认为该病变是良性病变[3],治疗方式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钬激光剜除术,只有在肿瘤较大时采取开放性手术,但是由于其存在恶性变的可能,因此需要定期随访,童凤君等[4]报道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率为1%~7%,且多以尿路上皮癌的形式复发。吴秀玲等[5]通过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p53、PCNA表达和倍体研究,认为该肿瘤具有高度增殖能力,但是本研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1例,术后规律复查泌尿系统彩超或膀胱镜,6~12个月随访期未发现复发,因此认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疾病,无需膀胱灌注治疗[6]。

膀胱平滑肌瘤:膀胱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非上皮来源的膀胱良性肿瘤,多数患者伴有子宫平滑肌瘤。文献报道[7]其发病率占膀胱肿瘤的0.04%~0.5%,女性较男性多见,比例为4∶1,该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致癌因素导致的。多以排尿困难首发,可伴有血尿、下腹部肿瘤、骨盆疼痛及压力性尿失禁等,主要的检查手段包括彩超、肾盂分泌造影、CT、核磁和膀胱镜,秦超等[8]通过对3例膀胱平滑肌瘤的研究认为,当存在该病可能性时应行膀胱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早期手术方式多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现在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现在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钬激光剜除术,该病预后良好,偶有恶变病例[8]。我们的观察显示5例病例中,除1例因时间较早,采取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外,其余4例均采取经尿道内镜治疗,预后良好,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我们认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防止梗阻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膀胱副神经节瘤又叫做膀胱嗜铬细胞瘤:有报道[9]指出其发病率在膀胱瘤中少于0.5%,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好发年龄为30~40岁,组织学上起源于膀胱壁副神经节细胞,占全身嗜铬细胞瘤发生率的1%。典型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高血压,排尿时出现头痛或者晕厥。主要是原因为膀胱充盈过程中或手术操作时刺激瘤体,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脉快、头痛等表现。待膀胱排空后刺激变小,症状逐渐缓解。因此要求术前应用α、β受体阻断剂[10],严格控制血压后,择期手术治疗。我们研究中的2例患者的特殊之处在于,均为出现典型症状,其中1例术中出现明显血压增高,另1例则在整个病程中未出现明显表现,术后病理结果回报为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后为患者检查双侧肾上腺CT未发现异常。因此术前要进行相关检查和必要的术前准备,以防术中出现危险,一旦怀疑为嗜铬细胞瘤是则需要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双侧肾上腺CT检查,手术切除仍是较好的治疗方法[11]。

膀胱肾源性腺瘤:又称作中肾管腺瘤、腺瘤样化生或肾源性化生[12],是来源于中肾管残留,为尿路上皮发生了类似末端肾小管组织潜在的细胞分化增值,常常伴腺性膀胱炎,多为单灶,可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移行上皮覆盖部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断段,男女均可发病,以中年男性多见,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原因包括尿路梗阻导致的尿动力学改变,膀胱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经尿道腔镜、膀胱灌注化疗等医源性原因,也有报道[13]认为长期服用镇痛类药物存在患肾源性腺瘤的风险。该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有排尿困难、血尿、尿频或尿痛等。由于肉眼与腺性膀胱炎、膀胱癌等无法区别,且有局部高复发率,术前确诊困难[14],常为术后病理所发现,常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才能确诊[15]。常采用经尿道内镜治疗,预后一般,报道[16]认为恶变倾向,因此应加强复查。我们观察的病例中仅有1例因梗阻症状就诊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无阳性发现,术后病理证实为肾源性腺瘤,随访6个月后未发现肿瘤复发。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病变,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30~40岁的妇女,但异位到膀胱者少见,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为尿频、尿痛、血尿,部分以排尿困难首发,症状常在月经来潮之前出现,部分患者有盆腔手术史。手术治疗应为首选方案,其中膀胱部分切除术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17],如不能将异位黏膜完全切除,则复发率高。我们的资料中,1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以月经期出现肉眼血尿就诊于妇产科门诊,之后转入我科治疗,手术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达到部分切除效果,术后随访8个月,未出现复发。

综上所述,膀胱良性肿瘤虽然临床少见,但是由于其本身存在造成尿路梗阻、血尿等临床症状,有些疾病存在恶变危险,因此加强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增加医师对此类疾病的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Pottes IF,Hirst E.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J].J Urol,1963,90:175-179.

[2] 刘佳琪,张新华.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7):200-201.

[3] Broussard JN,Tan PH,Epstein JI.Atypia in inverted urothelial papillomas: pathology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Hum Pathol,2004,15(12):1499-1504.

[4] 童凤军,任国平.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3):329-331.

[5] 吴秀玲,卢山珊,彭伯候,等.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及预后评价[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4):438-439.

[6] 夏桃林,杨明,张海,等.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的诊治与预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2):127-129.

[7] 叶锦,江军,靳凤烁,等.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5):283-284.

[8] 秦超,殷长军,吕强,等.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探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1(4):212-213.

[9] Karpman E,Zvara P,Stoppacher R,et al.Pheochromocytoma of the ueinaty bladder:update on the new diagnostic modalities plus case report[J].Ann Urol,2003,34:113-119.

[10] 钱立新,吴宏飞,眭元庚,等.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9):591-593.

[11] 刘勇,董震,毛新,等.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07,47(21):46-47.

[12] Young RH,Seully RE.Nephrogenic adenoma a report of 15 cases,review of literature.and comparison with clear cell earcinoma of the urinary tract[J].Am J Surg Pathol,1986,10(4):268-275.

[13] 黄英,张晓忠,邬绍文,等.膀胱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0,2(1):49-51.

[14] 张征,牛远杰,孙光,等.输尿管肾源性腺瘤一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0):638.

[15] 薛卫成,钱利华,沈丹华,等.膀胱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51-352.

[16] Hartmann A,Junker K,Dietmaier W,et al.Molecular evidence for progression of nephmgenic metaplasi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to clear cell carcinoma[J].Hum Pathol,2006,37(1):117-120.

[17] 臧光辉,杜广辉,郭小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3):209-210.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ladder of Benign Tumor with 90 Cases

ZHU Qiang1, HAN Sha-sha1, SUN Zhi-peng1, ZHANG Hai-feng2
(1 Qingdao Jiaozhou Central Hospital, Qingdao 266300, China; 2 The First Bethune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

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benign tumors of the bladder.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0 cases of bladder benign clinical data that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02 to January 2011, with literature review.ResultThere are 81 cases of inverted papilloma, 5 cases of leiomyoma, 2 cases of paraganglioma and 1 case nephrogenic adenoma, also in 1 case of endometriosis in all, and were 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r resection of bladder part. We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every patients had a periodic review, the mean follow-up was 8.6 months without recurrence.ConclusionBenign tumor of the bladder should b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al, diagnosis require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urgery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currently.

Bladder tumor; Benign tumor; Diagnosis; Treatment

R737.14

B

1671-8194(2017)25-0011-02

*通讯作者:E-mail:zhanghaifeng6071@126.com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乳头状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单、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