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2017-01-15 12: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胃肠

赵 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肿瘤科,辽宁 沈阳110000)

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赵 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肿瘤科,辽宁 沈阳110000)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方法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 86 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 43 例(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 43 例(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变化,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对照组,手术后肛门排气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语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 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胃肠肿瘤患者而言,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胃肠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胃肠肿瘤

胃肠道肿瘤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指胃癌、大肠癌以及结直肠癌。胃肠肿瘤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异常,多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患者免疫力,而且增加肠道黏膜水肿风险,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积极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及时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对于胃肠肿瘤的预后极为重要[1-2]。本文通过对比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86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分析病例,根据营养支持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35±3.57)岁,其中胃癌17例,结直肠癌26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2.43±3.45)岁,其中胃癌19例,结直肠癌24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分期、营养状况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实验病例纳入标准:①接受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胃癌、结直肠癌;②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3分;③手术前未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④明确排除肠梗阻,符合营养支持适应证,无治疗相关禁忌证;⑤患方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进入ICU治疗者;②晚期肿瘤患者;③合并肿瘤转移、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合并症者;④合并肠梗阻者;⑤无存活可能、生存期不足3个月、不可逆性昏迷者。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将鼻肠管和胃管协同插入至胃内,在进行最后一个吻合口温和之前,在麻醉医师协助下,将鼻胃管和鼻肠管牵拉至吻合口外部,将鼻胃管、鼻肠管送至胃肠吻合口下方20 cm左右的空肠内之后,缓慢拔出牵引钢丝,固定。术后第2日,将肠内营养剂(能全力)注入到管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利用输液泵将滴速滴速控制在20 mL/h,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日增加输入量(不超过患者耐受范围,最大剂量2000 mL/d)和滴速(低于150 mL/h)。对照组常规留置深静脉输液装置,经深静脉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所用营养剂类型、每日滴注量以及滴速与观察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1.3.1 营养状况评价:在入院时、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分别测量患者的体质量、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为: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离心保留血清后,应用全自动分析检测仪进行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检测

1.3.2 术后恢复指标:跟踪随访时间不低于6个月,观察统计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用时、肠蠕动恢复用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分析,若P<0.05,则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在营养支持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9.21±7.55)kg,血清白蛋白为(32.05±3.28)g/L,前白蛋白为(20.41±3.72)g/L,对照组患者平均体质量为(60.13±7.63)kg,血清白蛋白为(32.26 ±3.16)g/L,前白蛋白为(20.94±3.81)g/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实验组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7.28 ±5.17)kg,血清白蛋白为(36.83±4.09)g/L,前白蛋白为(27.15± 3.69)g/L,对照组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3.21±3.58)kg,血清白蛋白为(33.85±3.62)g/L,前白蛋白为(22.58±3.91)g/L,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手术后,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用时为(4.28±0.96)d,肠蠕动恢复用时为(3.17±0.84)d,术后住院时间为(10.31±1.97)d,对照组所用时间分别为(6.04±1.02)d、(4.83± 1.13)d以及(14.71±2.34)d,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胃肠肿瘤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多出现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摄入、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因此胃肠肿瘤患者往往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能够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风险,严重降低预后效果。营养支持治疗作为肿瘤患者改善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不仅能够调节体内氮平衡,而且能够为器官、组织正常代谢提供营养物质,对于提高胃肠肿瘤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4]。目前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案主要为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但是由于其容易出现肠道感染,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蛋白酶分泌,调节胃肠蠕动,在保护肠道免疫化学屏障完整的同时,将营养物质直接送至胃肠、肝脏等消化系统,分解代谢与人体生理特点更加贴切,术后肠道继发性肠道感染的风险较低。目前有研究认为[5-7]对于胃肠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明显高于肠外营养治疗,对于无营养支持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治疗。在本实验中,在接受营养治疗后,两组的营养评价指标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术后胃肠运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再次证实了虽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能够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营养水平,建议临床首选肠外营养进行胃肠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

[1]段 颖欣 ,李峻岭.围化 疗 期胃肠 道肿 瘤患者营养 状况评价及治疗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0(11):858-861.

[2]Shpata V,Prendushi X,Kreka M,et al.Malnutrition at the time of surgery affects negatively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J].Med Arch,2014,68(4):263-267.

[3]Neelemaat F,Meijers J,Kruizenga H,et al.Comparison of five 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s in one hospital inpatient sample[J] J Clin Nursing,2011,20(15/16):2144-2152.

[4]Silvers MA,Savva J,Huggins CE,et al.Potential benefits of early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adul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 pilot randomised trial[J].Support Care Cancer,2014,22(11):3035-3044.

[5]于东 柱.早 期肠内营养 在胃肠肿 瘤 术后的临床疗 效 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2):83-84.

[6]陈 伟 ,施 德 ,刘 振 国 .左 乙 拉 西 坦 添 加 治 疗 青 年 难 治 性 部 分 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3):456-458.

[7]付红兵,朱振新,许超,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 道 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 6(17):5079-5082.

R735

B

1671-8194(2017)02-0132-02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胃肠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