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15 12:40梁琦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职

梁琦

摘要:中职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意识,解决他们由于学习、交友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过去,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践性不足,效果也有限。如今,体验式教学法被提出,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理应被一线教师利用起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职;心理健康教学

引言: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注重师生之间的双边情感体验,具有实践性的色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迅速理解并深化所学内容,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一门作用于学生实际的学科来说,有必要利用体验式教学法走出理论性教学的困境和误区,切实发挥作用。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特点

(一)心理健康课需重视实践

心里健康教育的目标并非为了考试,而是最终作用于学生的实际,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进行理论的传授,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入一些案例、开展实践活动,而这也正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是自我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增强他们的自主性,真正将所学与自我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达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效果。

(三)注重同龄人间的教育

学生对课程内容感悟分享的过程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方法。同龄人之间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相近,使这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和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多分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1]。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自我实现、不断发现、独立创造、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优化。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讨论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拟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心理体验

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将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来加深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体验,首先,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设定心理感受场景,比如为了强化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教师让学生针对“我是谁?”这一问题写出10个句子来评价自己,对于积极的评价加一分,消极的评价减一分,让学生通过总分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定位,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改进自己。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模拟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活场景的模拟再现,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加深心理体验,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在美丽的春天中人们运动、快乐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自己就在这样的场景当中,从而感染学生,加深积极快乐的心理体验。

(二)组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學生在平时的学习及课下的生活中很容易在各类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很难及时的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不妨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开展一些情境表演活动,届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在具体的体验式教学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心理情景剧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例如情境表演一名来自于贫困农村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很难和同学和谐相处,室友为了帮助他特意安排了一次生日会帮助该同学解决问题和矛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和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利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对情境的理解去帮助主人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心理健康课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2]。

(三)开展案例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了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外,还可以结合身边、社会中发生的热门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是否合理,再借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体现开放化,总结学生观点上的错误但不直接说出,要结合正确的思想来说服他们,让他们真正认同。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还有效地锻炼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非常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体验式教学法下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自我展示中听取他人意见,展示自己的个性,加深了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全面认识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在不断的尝试中加强了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正如同学在课后感中写的那样:“我记得我将自己比作是一艘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的小船,有理想,有目标,却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困难容易妥协,容易放弃。教师在看了我的自述时还开导了我一番。教师说得那些我都还记得,那堂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缺点,教师的指导让我懂得了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没有谁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才能走得更远。[3]”

四、结语

教学理论认为“教无定法”,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最大化地提升教学成效。体验式教学是在新型教育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职生的素质发展,只有将这样的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到中职生心理健康课中,才能帮助中职生在体验中思考和领悟,助力中职生成为高质高能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鞠星.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58+269.

[2]谢育林.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职业,2015,26:119.

[3]陈慧.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4,34:71-72.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中职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